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8世纪中叶,清朝统一了新疆。为巩固统一、加强西北边防、保持社会稳定。清政府从东北,热河,陕西,甘肃等地调拨满洲八旗、索伦、锡伯及绿营官兵驻防新疆。清廷尤以满洲八旗官兵驻防为主导,从而形成了满洲八旗在新疆的驻防体系。此驻防体系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化。建省前。以军府制下的满洲八旗、绿营驻防为主,到建省后,军制改革,以勇营制为主体,满洲八旗体系缩减,再到辛亥革命时,满洲八旗衰落,化兵为民。新疆满洲八旗驻防体系的变迁,也折射出新疆政局和社会生活的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清朝统一新疆之后 ,在当地长期实行军府管理制。这对于巩固西北边防、抵御沙俄侵略、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经济和文化、加强民族团结、防止分裂割据、维护国家统一 ,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清代新疆军府制的内容丰富而复杂 ,深入了解其内容 ,能更好地认识边疆管理制度和民族政策 ,了解清朝治理和开发新疆所采取的各项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是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与暴力恐怖势力。要始终把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三股势力及其分裂破坏活动,要坚决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  相似文献   

4.
新疆地区不仅是我国西北的边陲之地,而且它地域辽阔,物产丰富。自古以来,聚居在这一地区的维吾尔、蒙、回、哈萨克、柯尔克孜等各族人民,便与内地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有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清代前期,由于封建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于是新疆与祖国内地的商业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内地的丝绸、布匹、茶叶和各种铁器农具,源源不断地运往新疆,这些产品深受天山南北的蒙、维吾尔、回、哈萨克、柯尔克孜等上层人物和广大人民的欢迎。同时,通过频繁的商业贸易,又把新疆丰富的农、畜产品和玉石等,运往内地,亦受到内地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人民的喜爱。这种商业贸易,不仅进一步加强了新疆与祖国内地的联系,而且还有力地促进了新疆和内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这在客观上又有利于清代祖国的西部边防的巩固和封建的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杨增新统治新疆时期,在民族与宗教政策上,利用娴熟的政治手腕,注重怀柔与牵制并行,笼络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对他们分而治之,在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同时,实行政教分离政策,反对门宦制度及“泛伊斯兰主义”在新疆的传播。通过以上措施,在他统治时期,新疆的社会政治达到了相对稳定的状态。杨增新的民族与宗教政策,虽然有实用主义的特征,但他在复杂多变的政治形态下保持了新疆的统一与稳定,粉碎了外国势力的企图,维护了祖国西北边疆的安全与统一。  相似文献   

6.
清王朝在统一新疆后,为了加强对当地的有效治理,巩固其统治,大批的遣犯和流人被发往新疆各地。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这些特殊移民群体不仅在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当地教育、社会习俗等文化方面亦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清廷重臣阿桂,一生曾四至新疆,在清军收复天山南北以及随后展开的治理与经营等方面均有较大的贡献,这对新疆政局的稳定、清政府在新疆统治基础的巩固、中国西北边防的加强,乃至对清代中央政府增强对新疆的管理与认识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影响。但传统的清代文献对此却仅有片段记载,且多有牴牾,令人不知所从。而乾隆朝满文寄信档等清代新疆稀见史料,则保存了较多的相关历史细节,可资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探讨阿桂任职新疆时期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8.
清代伊犁将军府的设立 ,对巩固西北边防 ,抵御沙俄侵略 ,稳定社会秩序 ,加强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 ,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新疆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该文论述了清政府设立伊犁将军府的历史地位、人选及其兴衰过程  相似文献   

9.
新疆自古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战略屏障。为了防御北方民族的侵扰,稳定河西,屯垦新疆成为历代统一王朝经略边疆的重要目标。凡有军兴,必有屯政,兵屯成为解除国家威胁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和保障。因此,历代兵屯在西北边疆经略中发挥了戍边、保证军事后勤供应和稳定社会的作用,具有先行主导的重要战略价值。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进疆大军的生产建设,初步奠定了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为国家西北边疆安全、新疆行政管理制度建设和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时代作用。  相似文献   

10.
1884年新疆建省,促进了新疆社会发展,使近代新疆社会变迁达到了顶峰。收复新疆失地、经济实力增强以及讨论和制定建省方案,为新疆社会变迁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为新疆社会变迁构建了全新的组织体系。通过建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对新疆地区的有效治理,废除腐朽落后的伯克制,在边疆民族地区慎选官吏,改变了分而治之的民族隔离制度,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制度开始走上近代化轨道,增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抵御外敌入侵,巩固西北边防。  相似文献   

11.
对新疆城镇化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新疆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新疆所占面积和所处地理位置相比仍显不足。一些突出问题仍不能有效解决。如:城镇化水平低,进展缓慢;城市布局北重南轻,结构不平衡;城市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较弱;依托绿洲的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制造了负面影响,等等。应针对这些问题改变观念,真正认识城镇化的对发展新疆经济、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促使新疆城市维吾尔族语言文化变迁的深层因素是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的发展。而双语教育的开展促使维吾尔族教学语言的多元化,从而促进新疆城市维吾尔族文化变迁。党的正确的民族和民族语言政策为新疆和谐语言关系的构建提供了基本保证,和谐的民族关系决定了和谐的语言文化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新疆城市化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城市化不仅存在城市数量偏少、经济规模小、南北疆发展不平衡等特征,更存在城市化率的速度超前于经济发展速度、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等问题。应该针对这种现状,积极推进工业化,加大城市化力度,从而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对于推动新疆经济发展和实现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和对口援疆工作的开展,为加快新疆跨越式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新疆城镇化步伐也将进一步加快。但是,绿洲的分布格局决定着新疆城镇的格局,绿洲内外的生态状况也制约着新疆绿洲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只有正确认识新疆绿洲城镇化遭遇的生态瓶颈,采取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同步进行环境资源建设,并充分运用包括环境法在内的法律武器,才能确保新疆的城镇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新疆普通高校毕业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培养计划”是为新疆培养基层人才,培养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独特的教学管理模式,对此开展探索实践研究,将为新疆普通高校毕业生培养工作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城乡统筹发展是社会、政治、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新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只有深刻认识新疆城乡在制度、经济发展战略、产业性质以及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才能准确找到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师市合一体制,是推进兵团城镇化建设、实现兵团的特殊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接轨的有效方式。该文探讨兵团新建城市政权设置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兵团新建城市政权组织的法治化问题、兵团师市合一体制的制度优越性和缺陷分析等三个法律问题,以期对兵团新建城市政权建设的法治化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晚清民国时期新疆的社会生活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至民国,新疆社会中的衣、食、住、行等物资消费生活出现了明显的近代化趋势,婚姻制度和婚姻习俗逐渐走向文明,新式文化教育开始出现,传统娱乐活动也发生了变化,话剧、电影等随之出现,一些西式娱乐活动和西方近代体育运动成为人们新的娱乐方式。外来因素和社会内部变革力量是造成近代新疆社会生活变迁的重要原因。从时间上看,战时变迁是近代新疆社会生活变迁非常重要的时期。从空间上看,新疆城市的社会生活变迁水平要高于农村和牧区。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新疆与俄国的贸易,从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经历了近百年不寻常发展历史。新疆的出口物品以茶叶、棉织品为主;俄国以棉织品、毛织品、毛皮、金属制品,以及呢料纺织品为大宗。双方货物多以土产品为主,涉及牲畜、毛皮、纺织品、茶叶等。双方贸易几乎遍及了伊犁、塔城、吐鲁番等新疆各地,无论是产品结构,也无论是贸易总量,新疆与俄国贸易,都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浓重的笔墨,值得后人关注。  相似文献   

20.
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比较典型的欠发达地区——新疆南疆地区的5座城市作为研究区域,借助国内外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方面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在指标系统构建和灰色关联技术的支持下,深入分析南疆地区城市化与绿洲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联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的经济增长、人口迁移、社会化服务功能和水平提高是胁迫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由于排放而产生的人均负荷及生态环境条件是支撑、约束和限制南疆地区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根据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结果,可以把南疆地区5座城市分为高等耦合度与中等耦合度两种地域类型: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库尔勒市和南部的和田市属于高等耦合度城市,而西部的3座城市属于中等耦合度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