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档案学简介     
档案学是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学科。档案学是专门研究档案的形成和特点、档案管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档案事业的性质、任务、作用和发展规律。它研究的科目和领域包括:档案管理学,文书学,文献编纂学,方志学,科技档案管理学,影片、照片、录音、录象档案管理,档案保护技术学,中国档案史,外国档案史等。由于近代档案内容、成份和构成材料的多样化,档案管理手段和技术的现代化,研  相似文献   

2.
陈愚 《广西社会科学》2004,(4):194-194,F003
档案文献编纂是中国档案文化的组成部分和典型体现。它透视出中国档案文化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档案文献编纂的选题表明档案文化是一种“官方文化” ;档案文献编纂的从事主体表明档案文化是一种“精英文化” ;档案文献编纂的历史文化进程表明档案文化是一种有着强劲再生能力的“元典文化”。对档案、档案工作以及档案文化事业产生了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吕祖谦作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同时又是优秀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者,关于他的研究可以方便人们更好地理解南宋时期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变化。通过选取最能反映吕祖谦档案文献编纂特色的若干实践成果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剖析了他创新编纂体例、独特选材视角、探究史料细节、采择文献完备等独具特色的档案文献编纂方法,揭示出吕祖谦在编纂文献汇编时包含的经世致用观念及其背后所隐含的心态。  相似文献   

4.
白寿彝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一生为倡导建立历史编纂学学科倾注了大量心血.在20世纪60年代,白先生首次提出历史编纂学是一份重要的"史学遗产"的观点,倡导对传统史学的编纂思想、编纂理论和编纂方法进行发掘、分析和评价.之后,他又多次撰文论述历史编纂学的内涵及其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从理论层面上为历史编纂学学科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宏观架构;由他主持编纂的多卷本<中国通史>,采用"新综合体",实现了编纂体系上的重大创新.白寿彝先生关于历史编纂学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对我们今天构建历史编纂学学科体系有重要意义,值得认真总结并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5.
钟放 《云梦学刊》2004,25(3):15-16
国史修养对世界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世界史研究者可以充分借鉴中国传统的历史编纂学;二、具备深厚的国史修养才能使“比较研究”令人信服。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
公共行政作为一个复杂的、多层结构的开放系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复杂性和广延性,具有现代多学科的特征.当前,中国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在总体上还比较薄弱,对多学科的研究路径明显重视不够,公共行政学的理论体系不够独立与成熟.多学科研究方法的引入,对于建构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推动公共行政学的学科发展,使之成为一门成熟独立的学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代表们、同志们:建立档案学会,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档案学术研究,对于丰富我国社会主义档案学、推动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我热烈地祝贺江苏省档案学会的诞生,并积极支持和赞助档案学会的活动。档案学会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主要任务是对档案工作的实践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探讨,并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它是一个做学问的组织,是广大档案工作者和热心  相似文献   

8.
方国瑜先生治云南地方史、民族史,历来重视云南金石文物资料的搜集、编纂和研究,并在少数民族金石档案学领域做出重大贡献。在云南金石档案研究方面,他的独到见解已自成一家之言,他的治学思想和金石论著已成为云南学术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
以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民主改革档案“活起来”为旨归的整理,既可扩展西藏民主改革的研究领域与深化我国档案学研究内涵,又可推动民族地区档案学学科创新。本文考释已有研究成果,并从定量和定性的时空经纬,探寻四方面创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的研究宗旨、由西藏拓展至四省涉藏地区的研究范围、用档案讲好西藏民主改革故事的研究内容、黄氏三重证据法与档案学理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其目的在于回到历史发生场域,聚焦红色档案资源的整理,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实现伟大的历史跨越,以之推进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0.
《学术探索》2013,(5):F0002-F0002
《民族档案史料编纂学概要》一书运用档案史料编纂学原理、原则和方法,探讨史料、档案史料、少数民族档案史料的种类、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回顾我国少数民族档案史料编纂的历史、现状及成就,评述和介绍民族档案史料编研成果,阐述民族档案史料编纂方法与技术,包括材料的查找、挑选、转录、加工、编排、译注、公布、出版等,并对从古至今我国满、藏、彝、白、纳西、傣、蒙古、回、壮、瑶、羌、撒拉等少数民族档案史料编纂公布的丰富实践经验进行思想总结和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11.
学籍档案是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深入研究其价值的基础上,从增强档案意识、加大开发力度、构建数字化管理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学籍档案价值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是档案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信息时代,档案工作者必须利用计算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积极地为社会需求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3.
教学档案工作是高校院系资料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在反映和维护学校教育教学历史真实面貌、为教学服务、为学校经济建设服务、为学校管理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高校院系教学档案是指学校从事教学、科研等各项活动中形成的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具有十分重要的凭证作用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城建档案信息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的实施,必将使城市建设规模迅速扩大,由此形成的城建档案数量急剧增多。重视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充分开发利用城建档案资源,不断提高其利用率,是发挥档案信息资源效益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刘艳辉 《云梦学刊》2005,26(2):141-142
档案业务培训是提高档案干部自身素质和档案管理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档案部门应注意从培训对象、内容、形式、管理以及培训效果等几方面着手,搞好档案人员培训工作,从而更好地达到培训目的,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馆基础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档案馆开发信息资源,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是主动服务社会的主要途径。因此,基层档案馆必须提高对档案编研工作的作用、意义及其必要性的再认识,克服不足,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培养一支精干、高效的档案编研工作队伍,改进编研方法,提高档案编研作品的质量,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主动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对于档案事业来说,优质的档案工作者是档案事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档案部门的人才培养刻不容缓。虽然有不少的文章充分论证了培养可以使档案工作者更胜任档案业务工作,但事实上,我国的档案机构对于档案人员的培养仍不够重视,很不利于档案事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有必要再对档案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予以重新认识,将人才培养工作提高到战略管理的层次。我认为档案馆的人才培养从心理角度上来说,是激励档案工作者的需要,从战略层次上来说,是提高档案领导者水平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保证档案事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提高项目档案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率,档案质量的优劣是一个关键性的基础,因此,档案质量的综合评价就成为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基于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充分考虑了影响档案质量的各种因素,并且综合了各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能够为档案质量的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理论指导,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9.
档案管理是高校的重要基础工作。新时期高校档案工作具有数字化、信息化的特点。电子档案的应用,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同步归档,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等问题,提高了对高校档案管理和开发利用的要求。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适应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开发利用好档案资料,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