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外汉字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及其在整个语言教学中的定位是决定对外汉字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因素。正确认识对外汉字教学的性质、任务、汉语的字词关系,可以为对外汉字的教学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难点,本文探讨了如何将许慎的"六书"理论应用到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实践当中,突破汉语教学瓶颈,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李蕊  叶彬彬 《学术探索》2012,(4):171-173
通过介绍"语文分进"模式下实验班的汉字教学经验,探索适合非汉字圈学习者的对外汉字教学模式。不但尝试设定符合非汉字圈学习者汉字习得规律的教学内容和培养能力的目标,并且采用合理组织教学汉字、隐性处理汉字理性知识、不脱离语境学习汉字和认写分流的汉字教学策略,在提高汉字能力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证明了语文分进的对外汉字教学模式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语言的陷阱     
这里要谈的语言自然是我们的母语——汉语。之所以首先强调这一点,乃是因为在当下的语言教学中,英语教学所占用的时间和精力,恐怕早已超过了汉语。汉语的书面形式是汉字,汉字是表意文字,其造字法早在两千年前就为学者所归纳,是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六法"。  相似文献   

5.
李文焘 《学术界》2007,(5):223-229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汉字教学中遇到的形声字与会意字的争议问题、解释字义过程中是否需要追溯字源的问题、解释字义时唯物与唯心的争议问题进行了剖析和探讨,得出了以下结论:在对外汉字教学中推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式的学习、研究和教学方式;教学者更应注重教学的实际效果,正确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精神与物质的关系,继承与发扬的关系;明晰汉字学术研究与实际教学的界限,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汉字的学习者尽快地掌握汉字的音形义.  相似文献   

6.
留学生汉字教学的新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汉字难,主要难在笔画表意文字与字母拼音文字的巨大差异。我国目前的汉字教学效果欠佳,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本文提出汉字教学的新思路,包括针对外国学生的学习特点,调动一切认知手段来识记汉字;深入研究汉字的结构特点,科学安排识字顺序;加强字词教学的结合,改革汉字练习的内容与方式等。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验,得出结论:在汉语学习的开始阶段,单独开设汉字课,采用符合外国学生认知心理的教学方法,是突破汉字难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7.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尤其是针对非汉字文化圈的俄罗斯留学生来说,学习汉字更是存在诸多的困难。由于对外汉语教师教学方法使用不得当,使得俄罗斯留学生在汉字掌握上很不理想,本文拟从对外汉字教学方法入手,分析存在的不足,寻求适当的对俄汉字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汉字是表意文字,它同表音文字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时中,汉字的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这主要表现在对汉字的字形、读音、意义的学习上。现在计算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汉字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技术在汉字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汉字读音的教学、汉字书写的教学、词汇的教学等方面。多媒体技术运用得好,不但能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而且能提高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在目前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身体装饰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一环,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客观地记录了这一现象,从"笄"、"梳"到"珥"、"賏",从"钗"、"钏"到"佩"、"帏"等汉字,都昭示着古代身体装饰文化的鲜活存在,通过对这些汉字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断饰品从竹、木到骨、石、玉再到金属之发展过程,推断其从实用到纯粹追求美观之演化轨迹。  相似文献   

10.
王建国 《中文信息》1998,15(4):98-98
北京市九·五重点研究课题——中小学《规范码》教学试验研究课题已取得有益的试验成果。 《规范码》是国家教委926工程研制成果,它符合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符合汉字自身的结构特点,符合我们汉民族的用字习惯,符合汉字自身的结构特点,符合汉字自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万叶假名"与中国的汉字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用汉字的音和意记录日语。而韩国的"吏读法"类似于"万叶假名",韩国的"吏读文"也是利用汉字的音和意记录韩国语。韩国从公元前后开始学习汉语,用汉字记录了本民族的语言,韩国人采用了"口诀式"、"书记体"、"吏读文"等多种方式。日本人也效仿这种方式创出了属于自己的文字。可见在日本的"万叶假名"的形成过程中,"吏读文"给予它很大的帮助,可以说没有"吏读文"就很难想象"万叶假名",同样没有汉字也很难想像"吏读文"和"万叶假名"。  相似文献   

12.
汉字历来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大难题,对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尤为如此。在长期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也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处于从属的地位。根据汉字的特点,针对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学习汉字时出现的问题,通过总结汉字教学方法,使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的教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海燕 《理论界》2009,(6):145-146
汉字是留学生尤其是使用拼音文字体系的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最大障碍.如何提高留学生习得汉字的效率,并使他们通过汉字的学习学好汉语,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非洲留学生来华学习人数的递增,非洲留学生的汉字教学已成为当前讨论的新话题。针对零起点非洲留学生开设汉字课,不仅是国际汉语教学推广的需要,同时也是提升高校国际化程度的需要,由于非洲留学生没有汉字基础,因此针对零起点非洲留学生的汉字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过对当前非洲留学汉字教学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对零起点非洲留学生开设汉字课的必要性,并从零起点非洲留学生汉字课的内容和方式的特殊性出发,进行汉字课教学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5.
重庆1048个乡镇级以上地名,总共使用汉字2220字次。使用了595个不同汉字。超过一半的所用汉字用在了地名末尾。这些地名尾字多数是通名汉字。使用次数最多的5个汉字分别是"龙、溪、石、家、山"。重庆地名用字有如下特点:尚"龙",与"龙乡"龙文化;山、溪、石、坪、坝等地名用字反映了重庆的地形地貌特点;"桥"字地名与"桥都"文明;姓氏地名多,是"插占为业"移民政策的结果;通名变专名,现代地名命名方式之一;异体字。  相似文献   

16.
汉字传入朝鲜半岛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悠久的历史中,汉字在朝鲜半岛生根发芽,形成了以汉字为核心,涵盖政治、经济、历史、语言文化的汉字资源.汉字资源与朝鲜半岛社会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系统地梳理朝鲜汉字资源文献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正确把握汉字对朝鲜半岛的影响,进一步把握汉字、汉文的价值,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越南对华裔的汉字教学一直以来侧重内隐模式而忽视汉字内在规则的传授。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汉字本身所富有的隐性规则和知识,忽略了汉字是形、音、义三结合的文字特点。对越南华裔学生而言,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应该协同发展。在汉字字形的各种知识中,笔画、笔顺知识难度低,部件、独体字、合体字、形似字等知识则难度相对较高。因此,对低难度知识,教师可采取外显-内隐-外显的教学顺序;而对难度高、内容复杂的知识,则可采取内隐-外显-内隐的教学顺序。外显教学的策略主要是注重规则的讲解,内隐教学的策略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字感,关键是培养汉字内部细节的字感。知识的外显教学可通过直接讲解、对比归纳、图片呈现等方式把字形规则凸显出来;内隐教学则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游戏把汉字的外显知识加以内化和储存。  相似文献   

18.
支架式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良好地处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在此阐述支架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分析其特征,并讨论了此教学法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日韩常用汉字规范异同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文利  杜丽荣 《学术界》2005,(5):135-139
本文依据《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等现行汉字规范标准,主要从字形角度对日文常用汉字和韩文常用汉字进行了定量分析,对中日韩三国常用汉字字形规范的异同作了总结,以期为三国乃至“汉字文化圈”国家的“书同文”和对日、对韩留学生的汉字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曹丽芳 《东岳论丛》2005,26(4):106-111
汉字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是汉字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一些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探讨,也取得不小的成绩。但在以往的研究中,较多关注的是一些具体问题,在理论建设上还嫌不足。“汉字文化学”的理论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探讨汉字与文化关系。“汉字文化学”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汉字,并解释汉字现象;二是对汉字在构形中所携带的文化信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