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力决定了规约性语言分支的法律语言具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从法律哲学的角度,探讨规定性法律文本翻译的复杂性和可行性,即归化与异化的辩证统一关系;法律文本类型的多样性;法律翻译的复杂性;法律移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可使我国规定性法律文本的翻译更准确、严谨。  相似文献   

2.
从功能角度进行法律文本/语篇分析的研究已经较为普遍,但应用于法律文本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研究却不多见。通过语篇功能分析来引入法律文本类型和法律言语行为的探讨,不仅可以为法律翻译及翻译质量评估提供新视角,并能构建出适用于汉英法律语篇翻译质量评估的宏观模式和微观模式,丰富法律翻译研究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策略是实现特定目标的最佳途径,法律移植是跨文化、跨语言、跨法域的法律规则迁移,是广义的立法活动,往往通过翻译途径实现。文化决定法律规则的意义,法律移植视域下的法律翻译是文化翻译,不是语言翻译。要成功实现法律移植的目标,译者需要发挥共同立法者的作用,以学术研究式的方法理解、判断、阐释、表达文本意义,要通过语境化的方法提供充分详实的文化语境信息,以保证立法者准确理解文本意义,做出科学的分析、判断。"丰厚翻译"策略能够解决意义传达中的疑难问题,彰显不同法律文化的异同,传达深厚的文化思想,有利于译者的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法律翻译,是从意义和风格上对法律概念、法律规范和法律文本等源语进行信息对等转换的过程,其跨越语言学、法学与翻译学三大领域。与商务英语翻译、新闻英语翻译等相似,法律翻译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西法律文化差异则是影响法律翻译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法律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根植于文化土壤,了解中西方不同法律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精髓,才能更好地进行法律翻译,达到源语与目的语的有机统一。文章尝试归纳出法律翻译中的三大主要法律文化差异及其影响,并进而探讨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法律文本中,any及其复合词的使用频率是比较高的。本文首先分析了其出现频率较高的原因,然后依据any及其复合词在法律文本中的语言结构,对它的翻译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法律翻译是法律转换和语言转换同时进行的双重工作,它包括法律笔译和法律口译.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法律翻译研究的内容、视角以及方法的梳理,本文总结了法律笔译和法律口译研究的成果及不足,并结合法律翻译的实质,指出影响和评判法律翻译的关键因素,应是交际目的、法律语言的文体特征和语用特征、不同法律体系与法律制度下的法律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7.
旅游翻译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在翻译过程中,除了语言差异之外,更需要考虑较多的非文本因素。汉英旅游文本在文体风格和表现手法方面有所不同,文章从接受美学角度,结合具体实例,对汉语旅游文本英译进行探讨。认为在接受美学视角下关照译文读者反应,才能采取指导性的翻译策略;采取指导性的翻译策略,才能综合运用各种翻译技巧;综合运用各种翻译技巧,才能有效实现旅游文本翻译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旅游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加深国际文化交流的手段,在我国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旅游资料翻译作为景区宣传和吸引游客的方式,也正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针对旅游文本利用等值理论,在词、句、篇章上进行语义的等量翻译,因语言结构及文化背景等差异,已不能满足目的语接收者对内容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本文在分析旅游文本特点及影响翻译因素的基础上,研究了目的论在旅游翻译中的有效指导作用,结合实际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旅游文本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李曼  柳明 《南方论刊》2007,(12):39-39,41
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日益增多的涉外法律事务对我国法律语言翻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目前法律翻译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法律语言的特点,提出法律语言翻译应恪守的基本原则,以期提高法律语言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任一鸣 《社会科学》2007,(4):184-188
在跨民族文学文本中,某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及其宗教信仰、民俗习惯等被放置到另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框架中加以表达,从而具备了文化翻译的功能。跨民族文学文本进入翻译研究视野的可能性,不仅仅在于其本身所具有的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转达功能,更应引起注意的是,对这样一种文学文本从文化翻译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是基于对传统翻译研究中研究角度或研究立场的拓展和延伸,以及对传统翻译研究中一些基本观念的重新审视和突破。从翻译的角度来研究跨民族文学文本,应成为当代文化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深入。俄语作为一种沟通的语言,在两国之间的交往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在俄语翻译中,词汇是基础,研究跨文化背景下的俄语教学中的词汇翻译,对于指导今后的俄语教学,提高学生们的俄语学习水平,完善俄语教学中的词汇研究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俄汉语中基本颜色词语义的模糊性与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糊性是非人工语言的本质特征 ,语言的模糊性最突出表现在词及其意义方面。本文探讨了俄汉语中基本颜色词语义的模糊性及其翻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俄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为例,对文化与翻译的关系进行了概括性的论述,并以丰富的俄汉两民族语言互译中的文化因素进行了一次理论与实践的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翁显良先生认为绘画贵在气韵生动;文学翻译要求意足神完。原文作者的“意态”不仅可译,而且非译出不可。积译时,译者需要“神遇”,领悟作者之意,忘却有形的一切,进行再创作。整个翻译过程要“得作者之志,用汉语之长,求形似之效”。译文必须达到与原文大致相同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拟声词作为一种独特的修辞手段被广泛使用在口头和文学作品中,达到独特的修辞效果。而俄语拟声词和汉语拟声词因分属不同的语系,在修辞色彩上存在异同。本文对汉俄拟声词修辞功能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以达到更好地掌握拟声词,促进俄汉语教学和有效交际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全龙华 《延边大学东疆学刊》2004,21(4):110-112,F003
在学习外语过程中,不少人将"翻译"视为理解外语的基本手段,然而,理解外语和翻译不是一码事,对外语的理解是要领会,要把握文章的意义、内容和思想,而翻译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将理解的东西用别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与此同时还要把力量投入到翻译理解力的培养上。  相似文献   

17.
谈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俄语水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学俄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公共外语课程 ,由于学生基础差 ,学时较少 ,在公共俄语教学中还存在着词汇记忆、翻译、听力、写作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来提高大学生的俄语水平 ,是我们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在这个转换过程中,为了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必然会出现语义非对等的现象。语言作为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由于各民族文化都具有独一性,使这种语义非对等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根据Verschueren的顺应论,以中文旅游文本及其英译本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中西方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规约不同,提出要做好旅游文本的翻译,译者应动态顺应目标语读者的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及社交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