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武建奇 《云梦学刊》2012,33(4):21-23
我的感觉是,我国社会科学学术管理和学术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有两个:一是社会科学的地位被贬低,二是社会科学管理被行政化. 一、关于社会科学的社会地位 社会发展的引领者:很多人习惯上以为自然科学是科学,社会科学不是科学.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杠杆,好像说的只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无干.其实,就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而言,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特殊节点上,社会科学甚至比之自然科学作用还要大.  相似文献   

2.
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两大科学,两大科学发展经历了交替领先的嬗变过程。原始科学混沌未分;古代早期,哲学社会科学思想萌芽在先;古代后期,自然科学思想萌芽呈后来居上趋势,科学发展显现优势向自然科学转移苗头;近代科学开始分流,自然科学脱颖而出,哲学社会科学落于弱势地位。现代社会哲学社会科学呈现后来居上趋势,为两大科学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未来发展两大科学必然趋向融合,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科学的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泉,社会科学普及则是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载体,是联系科学与民众之间的桥梁和中介,对于提升民众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社会科学普及的地位较之自然科学依然具有较大差距,其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应建立“大科普”的理念,促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机融合,当科普面对大众的时候,是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整体。  相似文献   

4.
借广西社会科学联合会成立的机会,就如何发展广西社会科学事业,我谈几点看法: 一、发展科学,其中包括社会科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党的十二大报告把发展科学确定为战略重点之一。这里所说的科学,不仅是指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在内。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没有社会科学的发展,同样不可能开创社  相似文献   

5.
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实证主义框架下的社会科学哲学(philosophy osocial science)研究,其基本主旨就是要将反思自然科学时所取得的成功方法、规律和观念,引入到社会科学的相同问题域当中,而且“统一科学”的这一主张跟“社会科学的快速发展契合在了一起”,用以提升社会科学学科的“科学地位”,①这成为20世纪前半期社会科学哲学的基本目标定位。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社会科学哲学处在自然科学哲学的阴影之下,研究相对沉寂。不过,1962年,库恩(TKuhn)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的出版,成为科学哲学(包括自然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哲学)发展的转折点,其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当代科学正面临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的综合。我国各社会科学学科在自身拓新的过程中,已有不少同志,试图从数学和自然科学引进概念和分析模型,来解答本学科的问题,从而使本学科具有更坚实的科学根基。这种努力无疑既有价值,又有挑战力,它会引起一代学风的改变,产生许多新的成果。 反思近代社会科学走过的道路,可以说,从一开始,社会科学就是在自然科学方法的激励之下产生发展的,并与自然科学的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自然科学一方面为社会科学提供了理解社会的总体“范式”,一方面又为社会科学的分析提供数学和逻辑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社会科学:复杂性的科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不少人(包括不少自然科学家)认为自然科学是科学,社会科学则不是科学(我这儿所说的社会科学,是广义的社会科学,是各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总和)。因此,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社会科学成果的价值有时就不被人们理解,甚至会受到不公正的对待。综合性大学也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的现象。这无形中给社会科学研究增加了许多困难。自然科学果真是科学的唯一形态,社会科学果真不是科学吗?人们习惯于用自然科学的眼光来审视社会科学,认为社会科学若是科学,就应当像自然科学,特别是像物理学。形成这种眼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  相似文献   

8.
科学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而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不过是科学连续体上的不同部分而已。把科学作为一个整体,从整体上来理解科学,而情境因素正是理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关系的纽带。情境因素所决定的主体相关度不是测量科学与非科学的尺度,而是决定在统一的科学连续体上的不同位置的尺度。当然,我们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居于统一的科学连续体之上,并不意味着忽视二者在产生、发展及各自的特征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强调"统一",并不排斥区别与个性。  相似文献   

9.
张瑞甫先生在1991年第5期《齐鲁学刊》上发表如题文章认为,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越来越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哲学考析。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联盟的科学依据。文章指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是人类科学文化  相似文献   

10.
关于人学的性质,学术界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可称为“人学——科学说”,认为人学是关于人的综合性的科学理论。这种观点最大的问题是很难解释所谓“综合性”。在科学史上,已发展出一系列以人为对象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学是不是这些学科的总和呢?持这种观点者最后不得不把人学定义为“一门社会科学”。他们说:“由于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但由于自然属性只是人的自然前提而不是人的本质属性,而且人的自  相似文献   

11.
“科技拜物教”在一些人关于“知识经济”的炒作之下,于20世纪末仍以兴盛。对此,必须冷静地分析。也正是在这种炒作中,使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日益突出。唐袅所著《科技属于人民———全球化与科技》一书通过对科学技术的精彩分析,提出了明确社会科学地位的新见解。目前对科学技术约定俗成的理解是指自然科学及其应用,认为自然科学没有阶级性,是公正的“纯科技”,并以此为由把社会科学排除在科学之外。正如书中写道:“仿佛技术和自然科学只是抽象个人用来呼风唤雨的什么阿物儿,不是一定社会历史环境的产物并且对其发生影响,简直同一定的…  相似文献   

12.
潘正祥 《学术界》2002,(5):25-27
科学 ,应该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国内外学术界现在对这一观点似乎没有什么异议。最近两三年 ,我国政治家和社会科学工作者为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 ,总是指出 :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进步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缺一不可。这无疑说到了问题的本质 ,但绝不意味着现实世界中的哲学社会科学已经能够与自然科学并驾齐驱、平分秋色。君不见 ,自文艺复兴以来 ,自然科学突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得以迅速发展。各类科技成果创造了难以估计的宝贵财富 ,满足了人类生存的诸多需要 ,于是人们对科技越来越推崇 ,而哲学社会…  相似文献   

13.
经过了“文化大革命”的风风雨雨,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科学的春天的到来,科学对社会发展和历史前进有着巨大作用,成了人们深信不移的真理。但在一些人看来,这里讲的科学,仅仅是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迄今未能得到科学的认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科学文化的巨大发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越来越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然而,就目前的研究态势而论,真正从哲学视角系统探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联盟的科学依据、内容机制以及方法与途径的成果却很少,本文试图就此作一哲学考析。(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联盟的科学依据首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是人类科学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本来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个世界在形态  相似文献   

15.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和日趋综合,使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够吸取自然科学成果。但是,由于这两门科学的性质和特点的不同,吸取自然科学成果于社会科学研究,需要有合理的和正确的途径,即要有科学的方法。开展社会科学研究吸取自然科学成果的方法论问题的研究,使自然科学成果对社会科学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避免各种错误倾向,有着重要的意义。吸取自然科学成果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涉及广泛的方面,本文着重分析几个比较带普遍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一体化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大趋势。这一趋势一方面表现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内部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另一方面表现为两大门类科学的相互融合和汇流。 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体化,主  相似文献   

17.
社会科学预测是运用社会科学和其他科学理论方法,预先分析推知人类社会历史领域事物未来状况的活动。作为科学预测,社会科学预测同样具有逻辑模型、哲学历史观基础和技术方法论原则等理论基础。 一、社会科学预测的逻辑模型 社会科学预测具有与自然科学预测基本相同的逻辑模型。自然科学预测通常的逻辑模型是统计归纳模型,其一般形式如下:  相似文献   

18.
谈社会科学的“软”与“硬”柏昌明谈社会科学的“软”与“硬”,不能不从科学的区分谈起。大家知道,科学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分,又有硬科学和软科学之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着不同的宏观研究对象和领域,──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科学研...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曾经指出:“自然科学的成果是概念。但巧妙地应用概念,却不是天生就会的,而是自然科学和哲学的两千年发展的结果。因此,研究科学思想史和哲学史的意义也就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4—55页)。列宁也说过:“要继承黑格尔和马克思的事业,就应当辩证地研究人类思想、科学和技术的历史”(《列宁全集》第38卷第154页)。当代科学发展的重大特点之一,是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的合流,即两大类学科在许多方面互相渗透、互相交叉,因而学习和研究社会科学的人亦应懂得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学习一点科学技术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一切科学文化知识的结晶,没有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学(包括这些科学知识的历史发展及其现状),是识不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去,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往往只是片面地强调哲学同社会知识甚至只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主义:合理性与局限性及其超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主义认为自然科学是真正的科学知识 ,惟有自然科学的方法才能富有成效地用来获取知识 ,它能够推广用于一切研究领域并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科学主义不仅推进了自然科学自身的进步 ,而且造成了其他研究领域移植、借鉴自然科学方法 ,促进了人文、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它的“统一科学”的思想 ,反映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汇流发展的趋势。但它追求工具理性、忽视价值理性 ,把自然科学的观念、方法不加限制地外推搬用并规范人文、社会科学 ,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用人文文化对科学文化加以补充和调节 ,实现两种文化的并协共进 ,是对科学主义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