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教育从中世纪的大学算起,它已经约有八百年的历史。我国高等教育如果从北洋大学算起,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高等教育学真正作为一门学科,是本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事情。从这时起,美国的各大学已设有60多个高教博士点,先后培养出四千多名博士研究生。在我国,对高等教育的研究起步更迟。如果从1978年建立中国第一个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的专门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作为起点的话,我国把高等教育学单独作为一门学科,也只有近十年历史。我们省刚成立不久,总的来说,高等教育的历史还很短,  相似文献   

2.
杨广云 ,男 ,上海人 ,1 960年生 ,1 98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并留厦门大学高教所工作 ,1 986年攻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 ,1 988年至 1 993年留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 ,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1 994年回国 ,现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教授、副所长。近年来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基本理论研究 ,出版著作多部 ,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上海高教研究》等刊物发表了多篇论文。吴光辉 ,男 ,湖北武汉人 ,1 970年生 ,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 ,先后获得日本语言文学学士、日本文化硕士学位。 1 994年曾作为外国人特别研究员留学日本…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学     
我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建于1978年5月,原是高教研究室,1984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改所。这是全国第一所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的专门研究机构,也是我国最早的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和目前唯一的博士点。1988年7月,经国家教委批准为全国高等教育学重点学科点。  相似文献   

4.
潘懋元教授于1978年主持创办了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1984年改建为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这是我国在高校建立的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至今已满20周年。20年来,潘懋元教授和厦大高教所提出前人没有提出的问题、阐述别人没有过的观点,对我国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潘懋元教授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的奠基人,而且以他敏锐的观察和思考,始终走在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前列,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并阐述了一些有突破性的见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理论发展道路上的一位急先锋。一倡导建立我国的高等教…  相似文献   

5.
加强高教理论的研究与建设,是建国卅五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在以四化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里,更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对此,在高教战线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同志的重视与关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近几年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及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等教育学会相继成立,两百多所高等院校成立了高教研究机构,出版了一百多种高教理论刊物,在高等教育的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都出现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由潘懋元同志主编的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也即将问世,高教理论研究的这种蓬勃发展的局面,是建国以来所未曾有过的.可是,我们还应看到,我  相似文献   

6.
郭丽君教授,女,1975年生,湖南湘潭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博士。2006—2008年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从事教育学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湖南农业大学高教所副所长、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院校研究学会理事、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高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区域分布合理,民族学院、民族自治地方民族高等院校和普通高校民族班相结合的教育体系。但是,以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揭示其客观规律的著作却一直未能问世,为了弥补我国民族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这一空白,我院院长哈经雄研究员主编了《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学》一书。本书在科学地分析民族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教育学和民族学等学科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了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所属全国性专业研究会,是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研究会的前身是“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专业委员会”,创建于1984年。2003年,根据中国高教学会高教学[2003]33号通知的精神,“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专业委员会”作为中国高教学会的分支机构,改为现名。学会秘书处设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现任理事长为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郑树山。本会主要是由全国各类高校院校长及管理人员、高教管理研究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组成的学…  相似文献   

9.
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高等教育学专业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以及高等教育学领域核心期刊论文三类数据作为数据来源,基于词频分析法,借助Bicomb和CiteSpaceⅢ,对2009-2014年间高等教育学的研究重点进行多角度分析,结果表明:教学评估、素质教育、彰显特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深度合作、教授治学等是近6年的重点研究领域;立德树人、内部治理结构、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成为高等教育学科的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创立、再造与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学经历了"学科初创"、"学科认证"、"学科再造"直到今天的"学科转向"四个阶段.这一发展历程展现了高等教育理论探索与改革实践之间的互动逻辑,同时表明,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具有浓厚的本土气质.在新世纪,高等教育研究重心开始向行动研究转移,这预示着中国高等教育学将进一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发展与成就。2005年,广东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荣获“首届全国高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称号。成为包括清华、北大等高校在内的全国69所获奖机构之一;这一奖项的获得来之不易,是历经几代人奋斗的结果。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前身是成立于1985年的广东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室。至获奖时已整整经历20年的光阴;从1996年学校成立高等教育研究所起则历经了10年的时间。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研究所(室)在高教研究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承担和参与了省厅以上各类课题20多项,其中包括省级以上的高教教改课题,人文社科课题,重点高教…  相似文献   

12.
厘清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开展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前提,是获得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科学结论的保障。目前,学界对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逐渐增多,但对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内涵、基础、原则等基本问题仍然认识模糊。从本质看,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是对高等教育的研究,是相对于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其他学科方法的研究,是对高等教育同一问题运用两门以上学科方法进行的研究。从事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研究者一定要有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基础、高等教育哲学的理论基础和高等教育学之外两门以上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基础。进行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必须遵循外观与内省相结合、现象与规律相结合、方法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潘懋元教授是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奠基人,是这个学科的学术泰斗。早在1957年,潘怎元教授就已从高等教育的特殊性:高等教育对象的年龄层次、专业教育的性质及其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均与普通教育有很大的差异,撰文倡议建立"高等专业教育学"或'腐等学校教育学",并组织他所在的厦门大学教育研究室编写了我国第一部《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但因]958年教育大革命之后,我国教育科学研究一再遭到摧残和挫折,这种创议未能得到应有重视。1978年,潘想元教授主持创办了我国第~个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4.
我校高等教育研究所在20年的建设与发展中,以为学校改革与发展实践服务为中心,科学定位,强化职能,整体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科研业绩,培育了一个发展势头良好的人文学科———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建立了一个以公开刊物为依托的学术阵地———全国优秀社科学报,荣获首届全国高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为高教所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校向科技与人文并重的现代科技大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肖海涛 教授     
肖海涛,1965年生,湖北浠水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华中科技大学第一批高等教育学博士、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第一位博士后,现为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主要致力于大学理念研究、高等教育学校制度系统研究、现代高等教育思想研究及新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发展研究、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等。出版个人专著2部,合作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主持和参与文化素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学制改革研究、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高等教育思想研究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存在概念混用的“失语”现象,此两者虽有联系但更有差别,前者是人类活动的范畴,后者则属于学科范畴。高等教育研究往往反映的是高等教育过程中表面的、局部的、带有偶然性的现象,而高等教育学研究则应当反映高等教育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规律。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从功能分类来说,具有基础性和理论性;从理论来源来说,具有多科性和开放性;从研究内容来说,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从研究目的来说,具有普适性和践行性。高等教育学的上述特征反映其学科性质。  相似文献   

17.
深大学人     
杨移贻研究员1949年生,广东揭阳人,现任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1981年1月毕业于肇庆师专物理系,1981至1985年在肇庆师专物理系任助教、讲师;1985年至1989年在广东省高教局任《高教探索》杂志编辑、副主编;1990年调入深圳大学,历任深圳大学宣传部副部长、党委办公室副主任、校规划办主任、校办主任等职;1995年至今任深圳大学高教所所长。期间在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进修哲学和高等教育管理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2001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英国兰开夏中央大学研修半年。1986年开始从事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在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管理、比较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规划等领域取得一定成果。现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和高校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深圳市教育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8.
潘懋元教授是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奠基人,是这个学科的学术泰斗。早在1957年,潘懋元教授就已从高等教育的特殊性:高等教育对象的年龄层次、专业教育的性质及其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均与普通教育有很大的差异,撰文倡议建立“高等专业教育学”或“高等学校教育学”,并组织他所在的厦门大学教育研究室编写了我国第一部《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但因1958年教育大革命之后,我国教育科学研究一再遭到摧残和挫折,这种创议未能得到应有重视。1978年,潘懋元教授主持创办了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育学院助理教授李惟嘉(Weijia Li)博士于2014年6月18日应邀莅临重庆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高教所、外国语学院部分老师及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参加了学术交流活动。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蒋华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三独立"学科标准在现代科学背景下已过时。在以对象和规律为内容的新的"两要素"学科标准视域下,高等教育学的独立学科地位已确认无疑。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存在分离、并列和借鉴关系:分离关系体现为高等教育的科研活动、社会服务活动超越了教育学范畴;并列关系体现为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大致相同,但又独具特点;借鉴关系体现为高等教育学能够应用教育学的一些知识。这种混合关系不仅意味着高等教育学不隶属于教育学,更为高等教育学作为一级学科在理论上提供了合理性证据。高等教育学新定位为一级学科建制,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是一种可能的学科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