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曼舒  齐寅峰 《管理学报》2009,6(3):406-412
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从沧州明珠高额现金股利分配入手,对我国一些上市公司高额现金股利政策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发现,从利润流和现金流角度分析,沧州明珠均属于非理性派现,但派现后市场反应平淡,既没有热捧,也没有负面反应.公司派发高额现金股利根源在于限售股股东放弃一些对于非限售股股东而言净现值大于零的项目,从而发放高额现金股利,达到加快回收其投入资金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股利变更公告的股利信号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上市公司发布的股利变更公告,提供了一个比之前文献利用年报研究股利市场反应更为干净的方法,研究上市公司股利发放的市场反应。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各种股利发放变动与公司现金流、盈余之间的关系,从而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信号传递效应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发放并没有信号传递效应;股票股利发放只是传递了关于公司当期净利润的信息,并没有传递关于公司未来盈余的信息。具体来说,市场对现金股利变更的反应不及对股票股利变更的反应敏感;同时发现,现金股利的变更与公司现金流、盈余之间并没有显著关系,而股票股利的变更则参考了当期净利润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驰宏锌锗高额股利政策入手,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分析高额股利政策的动因.研究发现,国家近年来出台的鼓励分红的政策、驰宏锌锗公司本身想要向市场传递公司经营业绩良好的信号的意愿、驰宏锌锗公司的股权结构以及股权分置改革都是促使驰宏锌锗发放高额股利的动因.  相似文献   

4.
曹裕 《中国管理科学》2014,22(3):141-148
利用我国沪深两市的4093个公司年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查了公司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控股股东现金股利分配倾向与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控股股东具有偏好现金股利的显著倾向,并且这种倾向不受股东性质的显著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偏好现金股利的倾向在高产品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更加显著,控股股东要求支付更多现金股利的倾向随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增加而增加。通过运用代理成本理论和股利"掏空"理论对结论进行分析,表明产品市场竞争起到了良好的外部治理机制作用,可以较好地抑制经理层的道德风险和控股股东通过其他方式对公司进行"掏空"。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代理理论,研究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公司治理在根本上是对代理问题的治理,是对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治理.现金股利能够缓解股东与经营者、大股东与小股东代理冲突,发挥公司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6.
后MBO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现象是公司股利政策和MBo研究的一个交叉点.本文的实证分析发现,后MBO上市公司偏好现金股利.支付现金股利的公司家数占比、现金股利支付水平都高于上市公司总体.股票股利支付水平平均也高于总体.后MBO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率与公司现金流量、资本公积金累积、资产规模等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负相关.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并未显著影响公司的股利发放.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否定了MBO会导致公司高现金分红或称"恶性分红"的命题,认为MBO公司一直实行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股息分配,并未因股权变更而改变股利政策.这对进一步研究该类公司的治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罗琦  吴哲栋 《管理科学》2016,29(3):112-122
学者们围绕公司代理问题与现金股利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所得结论不尽相同。结果模型认为代理问题越严重的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越少,而替代模型认为治理质量较差的公司倾向于支付更多的现金股利以保持良好的声誉。在公司股权结构集中的情况下,公司代理问题主要存在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探讨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如何影响公司股利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不同导致公司代理问题的差异,从而对公司股利政策产生影响。以2006年至201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分析样本,采用Tobit模型考察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与公司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并借鉴Fama and French的价值回归模型测量代理问题严重程度不同的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价值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当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进行利益侵占的可能性较大,公司发放现金股利可以减少代理成本,股利支付率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成正比。当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上升到一定程度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协同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缓解代理冲突的必要性较小,股利支付率随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减少。同时,与控股股东协同效应较强的公司相比,当控股股东表现为利益侵占时,公司支付现金股利的治理作用较强,现金股利的价值效应较大。 基于股利支付水平和现金股利价值两个维度的研究结果表明,替代模型对于解释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具有适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控股股东代理问题影响公司现金股利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也对中国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公司现金分红具有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迎合理论的思想,运用Logistic模型来探讨我国社会公众投资者的现金股利需求和上市公司是否发放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社会公众投资者对现金股利的需求表现为股利折价,投资者的现金股利需求对上市公司是否发放现金股利具有一定的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发放行为表现出对投资者现金股利需求的迎合.文章并进一步从制度因素和投资者预期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9.
股利政策、盈余持续性与信号显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基于盈余持续性的概念,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的股利类型、股利支付率与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了大股东派发现金股利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我国上市公司中派发了现金股利的公司其盈余持续性要强于未派发股利的公司,而且在净利润和营业利润上也表现出更强的增长能力.但在派发现金股利的公司中.股利支付率的大小与盈余持续性强弱并不成简单的线性关系,股利支付率高的公司在盈余的整体及其组成部分上并未表现出更强的盈余持续性.最后,大股东对于现金股利的偏好并未显著影响到盈余的持续性.由此,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能够成为以持续性衡量的盈余质量或未来盈利能力的附加信号.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因素一直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我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主要对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每股收益、总资产周转率和现金股利存在正相关关系,公司的成长性和每股现金股利存在负相关关系,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与现金股利分配没有明确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We study a continuous‐time contracting problem under hidden action, where the principal has ambiguous beliefs about the project cash flows. The principal designs a robust contract that maximizes his utility under the worst‐case scenario subject to the agent's incentive and participation constraints. Robustness generates endogenous belief heterogeneity and induces a tradeoff between incentives and ambiguity sharing so that the incentive constraint does not always bind. We implement the optimal contract by cash reserves, debt, and equity. In addition to receiving ordinary dividends when cash reserves reach a threshold, outside equity holders also receive special dividends or inject cash in the cash reserves to hedge against model uncertainty and smooth dividends. The equity premium and the credit yield spread generated by ambiguity aversion are state dependent and high for distressed firms with low cash reserves.  相似文献   

12.
本文实证研究了中国市场化进程差异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以及市场化进程,在不同产权类型最终控制人的公司中对其现金股利政策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市场化程度越高,公司倾向于发放更多的现金股利;市场化程度的这种影响,在由非国有产权控制的公司中更为明显。并且发现,最终控制人性质不同的公司,股本规模对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我国2004~2008年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检验终极控制股东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现金流量权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显著负相关;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分离度与现金股利支行水平显著正相关.这表明终极控制股东并不是把现金股利作为“掏空”的工具,而是把现金股利作为掩饰“掏空”的面具.  相似文献   

14.
股利政策的股东财富效应:来自中国股市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国内现有文献关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股利政策的信号传递理论、代理成本理论和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上市公司通过股利分配实现股东高回报率的股东财富效应研究较少,而国外从税收政策变化和税负差异的角度研究股利政策财富效应并不适合中国的情况。为此,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的特殊治理结构,以2003-2004年所有分配股利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股东财富效应。研究表明,分配现金股利使非流通股股东实现高回报率,流通股股东获得股票股利的较高短期收益率。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xamines whether independent modesof distribution can act as effective externalmonitors of managerial action. Becauseindependent agents are owners of the clientlist, control of an essential cash-generatingasset is concentrated in the hands of informedpurchasers. A consequence of this concentrationis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agents tochastise bad management by moving customers toalternative management teams. Therefore,insurance companies that use independent agentsshould exhibit lower levels of opportunisticbehaviour. By studying 42 UK life insurancecompanies over the period 1990–1997 this studyprovides evidence that independent agents doreduce life companies' free cash flow,managerial expenses and shareholder dividends,while increasing policyholders' reserves.  相似文献   

16.
新股发行、盈余管理与高管薪酬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研究认为基于会计信息的高管薪酬制度安排是高管实施盈余管理的诱因之一。本文以新股发行过程为特定的研究背景,实证考察发行公司会计信息对高管薪酬激励产生的直接影响。通过对我国资本市场2001-2007年的新股发行公司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第一,在控制其他因素影响下,公司高管通过盈余管理显著提高了货币薪酬水平。第二,实施高管股权激励的发行公司与没有实施高管股权激励的发行公司相比,前者现金流量的平均水平显著较低,而操控性应计的平均水平显著较高,表明实施高管股权激励的公司很可能普遍存在收益增加的盈余管理行为。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高管的盈余管理行为显著增加了其股权激励价值。近几年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高速增长以及相关约束机制的缺乏很可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徐细雄  刘星 《管理学报》2012,(3):459-465
通过在职消费、过度投资、自由现金流和现金股利支付4个变量间接测度管理者攫取的控制权私有收益,并运用中国A股市场数据实证检验权益、债务和可转债3种不同融资方式下(横向比较)以及可转债发行前后(纵向比较)企业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可转债发行将导致在职消费和自由现金流的降低以及现金股利支付的增加;但在抑制管理者过度投资中可转债并未发挥积极作用。研究结果为优化我国企业融资结构,完善内部公司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也将为促进我国资本市场金融创新提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的股利分配决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假设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的条件下,建立恰当数学模型研究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对公司股利分配决策和外部融资决策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对未来经营环境比较乐观时,其现金股利分配水平和债务融资数量将随着其过度自信程度的提高而增多;当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对未来经营环境比较悲观时,其现金股利分配水平和债务融资数量将随着其过度自信程度的提高而减少。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水平和债务融资数量随着公司股票价格上涨和债务融资利息率上升而减少;股权融资数量随着公司股票价格上涨和债务融资利息率上升而增加。论文研究工作在理论上扩展和深化了Deshmukh、Goe和Howe等人的相关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股权结构内生性的假定,采用面板数据动态地研究了上市公司的派现行为对股权制衡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中小股东并不把上市公司的派现行为(至少是正常派现)视为控股股东的掏空方式,在控股股东完全控制的上市公司这种情况更为显著.考虑到股权结构在静态指标上表现出外生性的一面,同时采用联立方程模型研究发现股权制衡与上市公司派现水平之间存在着联动作用:派现水平越高,上市公司的股权制衡度越低;股权制衡度越低,上市公司的派现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20.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现金能否作为保障技术创新投入的资金来源颇受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本文以2007-2013年沪深两市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OLS和固定效应模型,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超额现金持有与技术创新投入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投入和现金持有以及超额现金持有呈正比,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会提高自身的现金持有以应对技术创新的需要。进一步区分公司所面临的融资风险后,发现我国的民营上市公司、融资约束上市公司以及债务期限结构较短的公司技术创新投入和现金持有、超额现金持有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