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高教管理体制变革新形势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高校权利文化是我国高等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高等教育领域涉及大学生权益诉讼案件和争议问题骤增,如何解答并构建学生主体权利实现的法治基础与制度体系,应从高校教育管理主体与学生主体的多维度法律关系入手,以权利文化背景下制度完善和权利实现为根本,重塑传统管理本位下权利保障理念,从高等教育关系、教育教学关系、多元化法律关系上保障学生主体权利。  相似文献   

2.
村民自治制度的设计,赋予了村民诸多的自治权利,然而,村民在实现自治权利的过程中,受到乡政、乡村强势群体和其它乡村社会主体的多重干预,村民自治过程中事实的权利与法律赋予的权利差异较大。要破除实践障碍,促进村民自治权利的实现,就得合理界定村民自治法律关系中相关主体的权限范畴、培育村民的权利观念、科学设计保障权利的程序性规范。  相似文献   

3.
论和谐社会秩序建构中发展权视野下的农民政治权利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秩序建构中农民政治权利保障是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的必要条件,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实现农村社会稳定的稳压器,是全面发展的保障。现实中,农民存在权利表达渠道过窄、参政机会较少和村民自治运行中形式化倾向严重等现象。究其原因,不仅有国家立法阙失、农民维权组织的缺位;更是社会歧视的广泛存在,农民政治权利主体意识阙如的结果。赋予农民国民待遇、畅通利益表达渠道、优化村民自治,强化民主程序等必将成为保障农民政治权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和谐秩序建构中农民政治权利保障是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的必要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实现农村社会稳定的稳压器,是全面发展的保障。现实中,农民存在权利表达渠道过窄、参政机会较少和村民自治运行中形式化倾向严重等现象。究其原因,不仅有国家立法阙失、农民维权组织的缺位;更是社会歧视的广泛存在,农民政治权利主体意识阙如的结果。赋予农民国民待遇、畅通利益表达渠道、优化村民自治,强化民主程序等必将成为保障农民政治权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民对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新创造。但在其运行过程中却遇到了村委会与乡镇政府关系不顺、村乡两级干部对选举有厌倦情绪、村委会与村党支部权利界限模糊、村干部素质亟待提高等问题。文章认为,加强对村民自治的领导、理顺和完善各项农村政策、提高基层干部素质、减轻农民负担,是改善目前村民自治状况的根本环节。  相似文献   

6.
权利文化是构建高校制度体系和实现权利保障的理论形态,权利时代背景下重视和保障权利问题已成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在高教管理体制变革新形势下,高教管理领域法权冲突体现为一种特定的法律现象和权利义务均衡关系,学生主体权利保障已成为法权关系矫治的主要问题,在以权利为本位基础上,最终解决主体权利多元化冲突的实质主要体现为三方面维度:一是以权利文化构建权利实现的法治基础与制度体系;二是以法定权利强化公权规范体系建设与法权保护;三是以法权逻辑创设学生私权维护与救济体系。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时期,乡村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与新农村建设实际不和谐的矛盾。通过对H县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当前乡村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部分乡镇干部观念滞后、政府在转型过程中对农民实际服务偏少、乡镇干部和农民对待乡村干部的产生方式观点不一致等诸多问题,阐释了基层主体对强化乡镇作用与大力推进村级自治以及尽快撤消乡镇一级政府进行改革的两种思路,从精简机构与人员、推进基层自治、加强农民组织等方面提出了深化乡村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民自治,其实质是民主理念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实行与贯彻。村民自治活动应当遵循合法、民主、权利保障和权利制约等基本原则。在民主与自治的框架下,合理架构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内外部关系。  相似文献   

9.
当下大学生的权利被广泛关注,但是大学生的权利却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和维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权力保障。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中,大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权力却微乎其微。权利必须用权力来维护和保障。由此,应正视权利和权力的本质区别;在学校管理中赋予大学生合法的地位和身份,给予其参与管理学校的权力;组建大学生自治组织,用相对独立的权力维护其权利,从而加强大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权力来使大学生权利得到根本性的保障和维护。  相似文献   

10.
村民自治在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村民自治的基本内涵在于"四个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村民自治实施中相关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农民的政治参与、"村两委"之间的关系、民主监督、村民自治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乡政村治"等五个方面。从未来走向看,村民自治将向着权利保障、社区重建、民主化和制度化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完善村民自治,而村民自治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需要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改重点是村"两委"的关系、村民大会与村民代表会议的关系、村委会中的男女比例关系、少数派村民的权利保护与多数派村民的利益的关系、村民自治权与救济权的关系等五大关系.与此同时,应加强村民自治的权利救济,切实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制度创新的主体系统应该是一个多元系统,内含中国共产党、政府、农民自治组织及广大农民四个层面。其中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主体,政府是核心主体,农民自治组织是中间主体,广大农民是基础主体。四大主体间的互动与合作,促成了中国农业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农民成员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农民成员权是指由中国法律制度确认的,有农民身份者在村社集体关系中享有主体地位和利益份额的法律资格。中国农民成员权是特定范围农民的群体性权利,可使集体权益回归农民,维护村社组织本旨,实现土地保障功能。在私法中,以成员资格为基础安排主体制度,以集体利益为基础安排客体制度,通过成员权衍生权利体系展现权利内容。同时,按照法定程式行使成员权,并依据多种意志共治实现成员权变动。  相似文献   

14.
村民自治是指生活在法定村庄范围内,具有自治权利主体资格且能够行使权利的自然人通过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以村民委员会为依托组织,对本区域的村庄社区的公共事务、公共事业依法进行管理、参与的群众性自治活动。其特征表现为地方权威来源的社会性、行使权利的直接性、自治权行使的有限性、自治主体意识的复杂性、自治民主价值追求的非国家形态性,其价值追求体现为民主。  相似文献   

15.
宜昌新农村建设必须凸显农民的主体地位.而坚持以农民为主体首先必须解决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问题.因为分散的农民显然无法行使乡村治理主体的权利.重构农民互助组织是农民对接市场与社会的现实要求.美国发达的的农业互助组织及其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可以为我们所借鉴.着力构建农民互助组织在政策配套、信息化的扶持、金融支持以及信用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6.
居民委员会特别法人的组织性、其自治权的权利(力)属性,及其职能公共性,决定了居民委员会作为公法人必然需要章程法律化为载体以提供强制力保障,居民委员会的职能履行现状也迫切需要章程法律化保障自治权利,同时防止内部操纵与权力滥用。章程的法律化有利于特别法人制度目标的实现。《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内容具备法人章程的基本要素,应作为居民委员会法人章程,结合实践需要修改组织制度与职能范围规定,加入民事主体规定以实现公、私法规范的衔接。  相似文献   

17.
从国家与社会的视角出发,通过解读建国以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程,探讨农村社会管理主体的演变。研究指出,建国以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逐渐成长为国家意志贯彻和公民自我管理契合的良好平台,自治性不断增强,形式日益多元,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与功能也逐渐凸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也是新型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形成和完善,管理理念逐渐以人为本,主体日益多元化、社会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村民自治权法律关系是法律所确认和规范的,基于村民自治实践而发生的,自治主体之间所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笔者试图通过对村民自治权内在法律关系的分析,探寻村民自治过程中存在主体、客体和内容等内在要素,使其权利与义务的设置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社会中,农民经济身份被固化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社会身份被固化为"农村居民"。农民身份的固化,在经济发展层面不利于农民权利的保护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社会治理领域则不利于农民自主地位的保障和善治目标的达成。在农村社会治理中实现"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一方面需要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转变为"市民",使之成为农业生活活动中具有独立身份的主体;另一方面需要将"农村居民"转变为"公民",使之具备社会治理主体之地位,能够通过自治组织实现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20.
农民问题是中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与核心,在新农村政治建设中应当把农民权利的保障与实现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这既符合党和国家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的基本精神,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需要。要从宪法高度上认识农民权利的重要性,确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保障与实现农民的民主权利,最终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