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改变了灾区旅游环境状况,改变了灾区现有旅游产业基础条件,加剧了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的矛盾。如何实现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是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业恢复重建最具挑战性的难题。本文结合旅游业在汶川地震重灾区恢复重建中的地位,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如何协调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如何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发挥其基础性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汶川地震重灾区的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首先界定了相关的概念,接着介绍了旅游资源概况,分析其旅游资源整合的条件,提出了相应的整合构想,最后指出整合中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根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汶川地震灾后农村恢复重建专项规划>,汶川地震灾区共有4834个受灾贫困村列入了灾后恢复重建范围.  相似文献   

4.
2008年10月以来,汶川地震重灾区四川省广元市立足本地实际、着眼长远,率先在地震灾区提出"低碳重建"理念并切实付诸行动,积极探索后发地区发展低碳经济、转变增长方式之路.  相似文献   

5.
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安县千佛山景区带来严重的破坏和影响,如何客观科学地认识和评估地震灾害对景区的影响,如何进行地震灾后的旅游重建,如何考虑当今和未来千佛山景区的科学发展,这些都是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灾区贫困村恢复重建是按规划推进的,其监测评估具有预防、纠偏、总结、知情参与、责任与合法性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恢复重建监测评估内容涵盖恢复重建需求、恢复重建规划、组织过程、质量与效果等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前后相续,共同决定了恢复重建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2008年8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总需求高达1万亿元.其中将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企业的捐赠和对口援助.而在重建中,大多数资金将投向道路、建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工商业的恢复,很多如钢铁、化工、建材、能源等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也逐步向灾区大量进驻.这些产业的立项和建设使得区域碳排放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而如何实现绿色重建、低碳重建是目前四川灾区灾后重建中亟待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大力支持地震灾区抗震救灾,恢复生产,促使灾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各项建设尽快恢复和超越灾前规模水平,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围士资源部、财政部以及省国土资源厅相继迅速制发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令第526号)、<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8]21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川府发[2008]20号)、<国上资源部关丁实行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特殊支持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19号)、<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贯彻国家和省灾后恢复重建国土资源支持政策的实施意见>(川国土资发[2008]65号)等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灾区恢复重建和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若干优惠政策倾斜.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6号)《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已经2008年6月4日国务院第1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积极、稳妥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学习、工作条件,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相似文献   

10.
汶川5&#183;12大地震灾害造成破坏之烈、波及地域之广,为近百年来所罕见。其中,重灾区达10万平方公里,包括绵阳、德阳、阿坝、广元等6个市州,88个县、区和1204个乡镇,涉及2700多万人。随着救援阶段的结束,灾后重建开始提上议事日程。汶川灾区的恢复与重建该从何处着手?灾区的生态环境如何修复和改善?请看环境专家如是说——  相似文献   

11.
由于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原定于3年恢复重建的任务要在两年内全面完成,因而如何在抢时间抢进度搞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同时做到全面实施好《水污染防治法》,这个问题确实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2.
博客记     
对汶川地震的关注仍将持续。6月8日,国务院发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6月中旬,灾区一些村寨出现险情;次生灾害的威胁,使灾区群众避险安置大转移刻不容缓。也许地震灾后重建的过程会很长,但重建不是回归,应当是建设更好的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3.
"汶川"重生     
聆听"汶川" 自2008年5月12日那一场浩劫开始,"汶川"便跳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重建近两年来,来自"汶川"的喜讯也一直不断. 地震发生后,根据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把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的指示精神,特别是回良玉副总理要求扶贫办要抓紧制定贫困灾区灾后重建规划的重要指示,以及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条例>、国家抗震救灾总指挥部重建规划组有关要求,国务院扶贫办编制了国家确定的汶川地震51个极重、重灾县内4834个受灾贫困村的灾后恢复重建 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14.
与以往地震灾害恢复重建不同,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从一开始就将扶贫开发纳人到与灾区恢复重建的全部过程,无论是开始的应急响应,还是恢复重建规划的制定,甚至到规划的全面实施,扶贫开发都融入到了整个灾区恢复重建的体系之中,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灾害防治及其灾后恢复重建历史上的创新,同时也是中国乃至世界防灾减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创举,不仅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胡君 《职业时空》2008,4(1):6-6
自然环境是人类的栖息之地,也是人类生活的物质之源,又是人们的游览观赏对象。近几年来,改革开放的大潮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旅游资源的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保护好优美的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如何正确处理好旅游环境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在四川汶川地震灾区进入恢复重建的关键时刻,心理援助和社会体系重建也随之进入了第二阶段,社会工作迎来了进入灾区的重要时刻。全国各地,多支社会工作服务队先后多次进入灾区,完成他们特殊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安家》2008,(7):96-101
2008年6月12-14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配合<四川汶川地震灾后城乡住房恢复重建规划>,赴地震灾区进行为期两天的居住情况及居民意愿调研.  相似文献   

18.
汶川县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汶川大同)是顺应汶川地震灾区物质和精神全面恢复重建的需要而成立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机构自2009年成立至今,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有声有色地开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要闻资讯     
《老年人》2009,(6)
两年将完成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任务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5月12日在震中汶川县映秀镇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出席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过后,恢复重建是当务之急,但我们应该怎样规划呢?我们不是为了重建而盲目地搞规划,而是为了汶川地震灾区人民子孙后代的长住久安,为了国家安定而规划。在这次的重建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汶川的地震灾害地质构造,冷静地思考,科学地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