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息来源是新闻媒体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本.西方新闻界有一句行话没有一个记者能超出他的消息来源,记者提供的新闻的质量取决于消息来源的质量.如果媒体拥有广泛而强大的消息来源,无疑能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拔得头筹.但如果对消息来源使用和处理不当,也会惹来无穷的麻烦.因为事实性差错大多发生在消息来源上,匿名消息来源更是假新闻的温床,而且容易引起法律纠纷,从而影响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新闻来源作为新闻原料的提供者,与新闻部门进行交易的动机,既包括获得良好的社会形象,又包括避免不良的媒体信息。在公共关系产业迅速发展、记者队伍与所提供的内容之间不成比例的增长,以及记者考核体系"重量不重质"的倾向的格局下,利用公共关系的消息来源乘虚而入,一些组织和个人通过公共关系影响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示自己的形象、争取自身的利益。这些组织和个人影响媒介对他们报道的路径有:控制新闻渠道、制造新闻、信息补贴等。  相似文献   

3.
论新闻客观性规范与国际媒体的对华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客观性规范作为新闻行业的一种"行业策略性仪式",要求记者能在极短的截稿时限内,呈现正反两面的意见,并使用引语,说明出处。在中国环境下,由于我国各部门的新闻发布机制反应迅捷程度不够,不能及时提供足够的有助于记者发稿的信息,外国记者在报道时不得不使用最"方便"的消息来源,从而直接造成外国媒体对华报道的偏向。  相似文献   

4.
英语广播新闻习惯上都标明消息来源.新闻来源一般分两类:有来历的和没有来历的.在指明消息来源时,新闻中常常会用到"say"(说)这个词以及与"say"词义相近的词汇.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作文》2014,(3):50-53
在1995年,有人介绍一位华盛顿特区的高级记者给著名的UFO专家提摩·古德。记者给他提供了有关外星人在地球生存的信息,而给记者爆料的是一位美国空军高级军官。古德称记者为"约翰"———一位美国军方情报界元老,也是一名受人尊敬的作家、杂志编辑和记者,现在致力于报道有关航空界的专业信息。英国的希尔·牛顿勋爵也认识约翰,对其诚信度深信不疑。尽管约翰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对UFO感兴趣,但他并不是位相信者。他一直保持记者需要的开放包容的态度。多年以来,他一直在极力保护自己获取消息的渠道,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消息的来源为五角大楼的美国空军和联合参谋部。1986年,消息来源找到约翰。在约翰看来,消息来源的讲述宛如天方夜谭,故对其所言持保留态度。作为一名记者,约翰很担心他会成为五角大楼散发虚假信息的目标,但他不得不承认,消息来源在关于外星人存在这方面显得很严肃认真。他告诉约翰,尽管他不管媒体界、娱乐界,但包括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等知名人士都曾与他联系过。但除了约翰,他没有与其他任何人见过面。在随后的2年时间里,两人多次见面交谈。  相似文献   

6.
论记者拒证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记者拒证权是指在司法活动中,新闻记者拒绝作证提供消息来源的权利.其保护对象不涉及提供者而只针对记者.记者拒证权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信息来源,而不是信息本身.拒证权是利益平衡的结果,是寻求案件真相向新闻自由作出的必要让步.拒证权的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 (1) 拒绝公开信息来源的身份;(2) 拒绝开示可能曝光提供者身份的信息内容;(3) 拒绝接受询问;(4) 拒绝接受搜查、扣押.中国在记者拒证权问题上应当采取渐进式立法.  相似文献   

7.
姚明是"被退役"的,让姚明"被"退役的是美国媒体及记者,是他们根据事实和推理在姚明宣布退役前抢发了"姚明退役"的新闻。中国媒体及记者由于立场与美国媒体迥异,回避了"姚明退役"的首发新闻。"姚明退役"的新闻,折射出的是中国记者违背"记者不应与采访对象做朋友"这一新闻伦理,以及中国媒体习惯于误读"公众利益",进而导致中国媒体在"姚明退役"首发新闻上的失语。  相似文献   

8.
对《新闻记者》杂志2001-2019"年度虚假新闻案例"的内容分析表明,虚假新闻选题的共同点是"去政治性",内容突出接近性和趣味性。新媒体有取代传统媒体成为"年度虚假新闻案例"主要首发媒体的趋势。从首发媒体属地看,存在异地造假现象。大部分虚假新闻为"所有新闻要素失实",轻信信源是主因,单一信息源很普遍。辟谣主体多样化,数量上以同行纠错为主。巨大生存压力下媒体价值追求错位和后真相时代的情绪制造与迅速传染,是虚假新闻演化的重要因素。提出的治理对策包括开展新闻志向教育、加强消息来源把关、强化更正和惩戒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大众媒介的自我检视——美、加等国新闻公评人制度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称为"新闻病理学家"及"媒体雇佣的良心"的新闻公评人,是欧美国家新闻机构自我检视的常见做法.很多媒体希望藉由自我监督,加强与受众的联系,增进他们的信任,减少政府干预.本文对西方国家新闻公评人制度的起源与功能设计,美、加等国的新闻公评人制度,新闻公评人的具体职责、工作方式、职业素养、独立地位与遴选任命,以及新闻公评人制度的困难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新闻记者隐匿信息来源的拒证特权是我国目前立法和司法中的一个盲点。在新闻侵权诉讼中,如果强制记者披露信息提供者的身份,就个案而言,确实有利于案件事实的查明,但从整体而言,这势必会破坏记者和信息提供者之间的信赖关系,限制今后媒体采访的信息来源,导致新闻采访的基础丧失,最终威胁到新闻自由和市民社会的知情权。基于利益衡量,在新闻侵权诉讼中应当在立法中确认新闻记者隐匿信息提供者身份的拒证特权。  相似文献   

11.
新闻来源是指在新闻形成过程中向大众传媒及新闻记者提供新闻线索和背景资料的机构和个人.新闻来源是新闻事实的提供者、新闻资源的占有者和新闻权威的代理者,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传播的质量.为了克服新闻来源对新闻传播的控制,新闻传播者必须遵守新闻工作准则和职业道德,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调查核实新闻来源,力争真实、客观、公正地传播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12.
记者手记是一种新的报纸新闻报道品种,它与已有的消息、通讯等新闻体裁形成版面组合,从而构成对新闻事实的复合式报道。记者手记体现了媒介"参与"角色特点,也体现了复合式新闻报道模式的优势,使新闻报道更具记者的个性风格,并与消息、通讯形成传播的互补效应,提升了新闻传播品质。  相似文献   

13.
由于博客自身的独特魅力以及它所寄生的母体--互联网的大众传播性.在不长的时间里博客得以蓬勃发展起来.记者博客的出现与发展是博客创造的传播奇迹之一.记者博客融合了博客与传统媒体的优点,具有三大传播优势:拓展记者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通过互动,将信息的"叠加"效应和媒体的"放大"效应有效地结合;与媒体联动,提高和放大新闻的传播效应.记者博客欲承担传统媒体延伸的责任并得以良性发展,必须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记者应将开设博客看作是本职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确保博客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三是力求与读者有效互动,努力凸显其个性.  相似文献   

14.
贪腐新闻是指公开传播的有关政治人物(或组织)违反法律法规、党纪政纪、社会公德或公众期望等不当行为的信息。对贪腐新闻生产的考察可以了解社会权力是如何通过控制媒体而影响贪腐新闻生产的。在传统媒体环境下,我国的贪腐新闻生产受到媒介制度、审查制度以及各种潜规则的影响,遭遇到了生存困境。网络媒体改变了传统科层结构中媒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政治信息传播的等级制度,使得贪腐官员的信息封锁以及政府的审查难以完全实现,从而为贪腐新闻的生产提供了更多元的消息来源、传播渠道以及舆论监督的空间。网络媒体介入贪腐新闻生产的方式日益多元,作用也日益突出。但无论如何,网络揭腐仍然无法逃脱"被权力"关注的困境,媒体反腐败的深入开展仍需要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中 ,新闻的消息来源主要有记者的采访和通讯社的电讯稿。新闻翻译工作者可以通过 1)消息来源的处理 ,2 )功能词的省略 ,3)语态的转换 ,4 )词类的转化 ,5)词序结构的调整等技巧完成较高质量的电讯翻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重庆市56新闻媒体编辑记者基本素质、知识结构、职业状况以及职业兴趣等调查,以此强调:加强对编辑记者队伍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职业道德、新闻法规、宣传纪律的学习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早期中国的记者被称为"访员"、"访事人,"19世纪后半期,上海的报刊均称记者为"访员"。1905年郑贯公已经使用了"记者"这一称呼。从"政论报刊时期"到"新闻消息报刊时期"的过渡,是"访员"成为"记者"的新闻业界背景。从"访员"到"记者"称呼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对记者职业认识水平的变化和这个职业社会地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闻失真问题,采用归纳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影响新闻失真的主要原因是新闻利益化的驱动、记者民工化的错位、公民记者信息泛滥化的冲击以及监督新式化等,提出了加强媒体自身的职业道德自律、加强高素质的新闻从业人员培养、加强对网络的舆论监管等措施。研究结果对还原新闻真实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是受国际垄断资本集团一手操纵的;媒体精英与政界头面人物联系密切;媒体及从业人员受各国政府严格控制;歪曲报道和散布虚假新闻是西方新闻媒体的一个共同特征;当代西方媒体是超级大国推行信息霸权主义的舆论工具;"新闻自由"是超级大国推行强权政治和军事霸权主义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20.
转述引语批评性分析视角下的新闻语篇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批评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从消息来源、转述形式和转述动词三个方面入手,解读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上的新闻英语语篇,探究把转述引语的批评性分析引入英语新闻教学领域的可行性,目的在于提升英语新闻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