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拉克战争对我国石油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伊拉克战争对我国石油安全的影响 ,应该要有新的视角或分析框架 ,既要有宏观的眼光又要具有前瞻性。伊拉克战争是对我国石油安全的初步考验 ,考虑到其对国际石油和战略格局的长远影响 ,伊拉克战争也是对我国石油安全的严重警示。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 ,石油安全是一个崭新的概念 ,其内涵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市场、贸易和价格问题 ;它既是一个国内问题 ,又是一个国际战略问题。做好应对国际石油供应中断和油价上涨的物质和心理准备、处理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走国际能源安全合作之路等 ,应视为我国主要的石油安全战略手段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资讯快车     
《老友》2012,(1):46-46
◆12月15日,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因挪用公款、滥用职权获刑2年,缓期执行。——新华网12月15日◆商务部正式发布公告:对美部分进口车实施"双反"措施(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实施期限为2年。——新华网12月14日◆最后一批美军将撤离,持续9年的伊拉克战争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3.
伊拉克战争并没有改变海湾石油的重要性,却使海湾地区的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变数加大:美国和俄罗斯对沙特在石油市场和欧佩克的主导地位构成严峻的挑战;伊拉克在石油市场上正在逐步回升的影响和伊朗政局发展的不确定性,使得海湾地区石油地缘政治格局进一步复杂化。  相似文献   

4.
谁会想到,一场伊拉克战争,竟让原本充满希望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变得扑朔迷离起来。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对伊拉克战争,欧洲在支持还是反对战争的问题上发生公开分裂,而且分裂的程度为半个多世纪以来前所未有。战争爆发前,以法国、德国和比利时等为主的欧盟“核心国家组成“反战阵线”,坚决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危机;以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欧盟国家以及即将成为欧盟成员的多数中东欧国家组成“主战阵线,发表联合声明坚决支持美国的对伊战争;而像芬兰、丹麦之类的一些中小国家则在战争问题上保持“中立,不愿多言多语,表现出左…  相似文献   

5.
《社区》2009,(23):4-4
《圣经》对布什的影响有目共睹,从来没有哪位总统在处理国家事务时像布什这样强调宗教。在伊拉克战争前夕。布什还很不慎地将这场战争比喻成“新时代的十字军东征”。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的伊拉克石油换食品计划让少数具有门路和手段的人发了大财——既有伊拉克人,也有西方人。  相似文献   

7.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高度重视对公众舆论的控制,长期以来打着新闻自由的旗号,在全球范围内发动舆论宣传攻势,不遗余力地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以配合其经济、政治和军事战略的推进。2005年末,美国媒体相继披露了美军雇人搞亲美宣传、写文章花钱在伊拉克媒体上发表等消息,引起国际舆论哗然。其实这只是美国对伊拉克宣传战略的一个方面。无论在发动对伊拉克战争之前以及战争进行之中,还是在战后的伊拉克重建进程中,美国都千方百计调动宣传机器,干预和控制新闻报道,以营造有利于自己的舆论环境,其一向标榜的新闻自由从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8.
20 0 3年 5月 1日 ,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对伊拉克战争取得胜利。由美国主导的伊拉克战后重建正式拉开帷幕。这场战争留给人们太多的思索。战争的缘起 ,美欧之间、美国与英、法、德、俄、中等大国之间和各大国在联合国中围绕伊拉克问题展开的较量 ,战争的结局 ,伊拉克的重建 ,以及这一切所产生的强烈冲击和巨大影响 ,都值得人们认真思考、深入研究。伊拉克战争及其战后重建 ,将使中东地区和阿拉伯世界的政局、国际秩序和世界格局产生冷战结束后最深刻的变化 ,也将使大国关系的发展出现新一轮调整。这种调整和变化必然对中国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战略…  相似文献   

9.
面对SARS危机的法学审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发生的两场战争促使人们重新面对人类自身。一场合法性备受质疑的伊拉克战争或许会给伊拉克人的未来带来希望 ,但战争带来的灾难 ,以及与战争相伴随的抢劫、私刑和各种暴力事件 ,却现实地摆在伊拉克人和国际社会面前。实际上伊拉克战争使伊拉克人遭受着双重劫难。没有政府以及政府建立的秩序 ,这种无政府状态对战时社会和民众制造的伤害 ,将大大超过战争本身产生的灾难。一场没有硝烟的遏制SARS流行的战争 ,显示了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和相互合作的必要性。人们充分意识到 ,人类社会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许多情形下面临着共同的命运。法国《…  相似文献   

10.
布什政府将提升民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中心目标。总统将自己的第二次就职演说也贡献给了这个题目,2006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注重的是国外的民主传播状况,而白宫也发起了一系列用来提升全球民主的行动,不仅是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但是,在阿富汗、伊拉克或是其他民主前景曾经相当乐观的阿拉伯世界国家,如黎巴嫩、巴勒斯坦和埃及,美国的努力并没有成功。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参与伊拉克战争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参加美国对伊拉克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澳大利亚卷入有涉美国利益的历次战争或冲突一样,是澳美同盟关系平稳发展的体现。对澳大利亚来说,它是一场履行同盟义务和着眼于国家未来安全的保险战争;是一场密切澳美同盟关系借以实现其经济利益以及提升其在地区乃至国际性事务中的地位与影响的战争;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澳大利亚参战体现了西方世界对外战略的基本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2.
美国打击伊拉克的目的是:通过控制伊拉克和中东地区石油,钳制欧洲的石油来源,以能源供应短缺打击欧洲的经济增长,动摇欧元的基础,促使欧元解体,从而维护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的霸主地位。伊拉克战争是美元与欧元之间的第二次较量。欧元虽然在短时期内难以动摇美元的霸权地位,但在伊拉克战争后,欧元与美元的较量还会继续。  相似文献   

13.
伊拉克战争使“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陡然升温的俄美关系面临考验。俄罗斯能源资源使其在中美俄新型“能源三角关系”中处于左右逢源的有利地位 ,能源外交成为振兴俄罗斯的重要手段。俄罗斯在加强与美国能源合作的同时 ,出于维护自己在“后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石油利益与美国展开外交斡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博弈论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美国作为世界上的头号超级大国,其战略目的是维护其世界霸权,因此在伊拉克的问题上美国新保守主义一直坚持这一强硬的战争立场,力图用武力解决伊拉克问题.而法国在伊拉克的问题上则反对美国做法.试图用博弈理论来分析伊拉克战争中的法美外交上的分歧,以期有一个不同的视觉来看待国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伊拉克战争后英美特殊关系仍将是英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石和有力倚靠。谋求和巩固世界霸权,美国意识到自己必须寻求和得到亲密盟友英国的坚定支持。战略目标上的共同需要将使英、美在特殊关系中相互依赖。因而,伊拉克战争后英美特殊关系将具有长期性并仍有活力。  相似文献   

16.
2003年3月20日的伊拉克战争不仅严重违反了国际法律准则、践踏了伊拉克的国家主权,而且损害和削弱了联合国的权威及其作用。战争过后,国际社会必须理性地审视并积极应对这场战争给国际法律秩序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相似文献   

17.
与冷战后的前三场战争相比,刚结束不久的伊拉克战争在战争指导思想、战争目标层次、战前外交努力及军事的政治服务效能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伊战将对美国霸权产生利弊并存的影响,美可能据此对其战略做出某些方面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作为地缘政治专家及油气问题权威,洛佩兹揭示了石油和地缘政治之间貌似简单、实为深奥的内在联系。《石油地缘政治》一书深入剖析了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尤科斯事件、尤尼克事件等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与发展。该书是继《石油风云》之后解读世界油气问题的又一佳作。  相似文献   

19.
伊拉克现代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民族构建问题,即阿拉伯人与库尔德人之间的民族冲突以及什叶派与逊尼派之间的教派冲突;伊斯兰教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与现代化价值观念的冲突;石油对伊拉克社会的影响;战争对伊拉克现代化的破坏作用;伊拉克政局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老友》2011,(2):31-31
联合国安理会2010年12月15日通过三份决议。取消对伊拉克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导弹和民用核活动领域的制裁,结束“石油换食品计划”的所有剩余活动,并延长伊拉克发展基金各项安排至2011年6月30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发言中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