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地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国父”,这是因为他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印度的民族解放事业,引导印度摆脱殖民主义的桎梏,走上了独立自强的道路。甘地在领导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改革的斗争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包括哲学、伦理、宗教、社会政治等等的学说。他的思想不仅对印度人民,而且对争取民族独立的亚非人民以及反对种族歧视的美国黑人运动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1985年冬,我国南亚学界聚会于南京,对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发表不少见解。有的专家认为,这种斗争方式是符合印度国情的,甚至是印度当时争取民族独立的最佳手段。的确,在甘地生前,各国学者中也有不少人以为印度没有使用暴力便赢得了独立。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一非暴力主义的内涵我们可以接受民族解放存在着两条不同性质的道路——暴力革命和和平改良道路的观点,但是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决不等同于后一条道路。它作为指导民族解放的理论原则和意识  相似文献   

3.
1988年1月30日是印度独立运动领袖甘地遇刺四十周年。在印度近现代史上,尚难找出一位历史人物,其影响、作用和地位能与甘地相匹敌。甘地在印度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数十年。尽管当今世界对其人其事其思想的评论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其爱国爱民爱和平、坚持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却为世人所推崇。当前,国内外对甘地的研究早已越出历史评论范围,而是深入到甘地在哲学、伦理道德、宗教文化、社会福利、经济思想、世界政治等方面的思想和观点。在西方和印度一些大学中还设有专门研究甘地的课程、讲座,授予研究甘地的学生以学位,出版研究甘地思想的刊物,一股“甘地热”正方兴未艾。本文拟就近20-30年来国内外出版的一些研究甘地的重要著述略作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现代印度伦理学是在20世纪上半叶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和社会改革运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进入20世纪,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主义者和依附于殖民者的封建保守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反英斗争和社会改革运动。为了适应民族解放斗争和社会改革运动的需要,印度先进的思想家和民族运动的领袖们在继承印度古代伦理观的基础上,吸收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提出了种种新的伦理学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学说有:提拉克的“为世界服务”说,甘地的“非暴力”学说,泰戈尔的“普遍之爱”的人道主义,奥罗宾多的“神圣人生”论,拉达克里希南的“精神宗教”说等等。这些学说虽然都披着宗教的外衣,承袭古代宗教伦理学说的一些基本观念,但是实质上它们反对神学蒙昧主义和  相似文献   

5.
圣雄甘地是印度伟大的思想家、社会改革家和政治家,他的妇女观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其宗教哲学的核心入手,探讨甘地解除妇女枷锁的主张,分析甘地对妇女的基本看法,并对甘地的妇女观作出评价。作者认为,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甘地的妇女观未能跳出两性传统性别角色的窠臼,也未能指明实现男女平等的根本途径。归根结蒂,它是为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服务的  相似文献   

6.
甘地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杰出领袖,他领导印度国大党和广大群众,经过艰难曲折的斗争,赢得了印度独立,为民族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实现资产阶级民族革命,建立独立国家是印度资产阶级的要求。甘地的领导适应了这个要求,并确保了资产阶级在运动中的领导权。因此,说他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是资产阶级政治家,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仔细研究一下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史又会看到一种非常醒目的现象:甘地是国大党领袖,却中途退党,此后,作为国大党领导人,他自己并不是一个国大党员, 自从1920年他  相似文献   

7.
甘地一生为争取印度独立多次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最后一次是准备开展著名的“退出印度”运动。要求英国立即退出印度,这是他在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印度面临紧急关头时提出来的。他宣布如果英国拒绝接受,将领导开展一场非暴力运动来实现这个目标。甘地的想法得到国大党工作委员会和全印委员会的赞同,形成为著名的“八·八决议”。虽然,由于英国当局的大逮捕,剥夺了他实施自己计划的可能性,但这场运动还是以变化了的形式,如  相似文献   

8.
朱明忠 《南亚研究》2002,(2):38-44,66
甘地的非暴力主义 ,是 2 0世纪上半叶印度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是一种社会政治哲学。甘地试图用它来解决社会政治的各种矛盾与纷争 ,解决人与人、团体与团体、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争端与冲突。这种非暴力哲学既继承了印度传统宗教与伦理学说 ,又吸收了许多西方现代政治哲学和人道主义思想 ,可以说是一种东西方思想的融汇。 190 6年 ,甘地在南非领导印度侨民反对种族歧视斗争中首先提出这种学说 ,后来回到印度 ,在开展民族独立和社会改革运动中又不断地实践和完善它 ,使之逐步成为一种较为完整的政治学说。这种学说不仅对印度人…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当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用武力反抗帝国主义的剥削和压迫时,在甘地的带领下,印度民众走上了另外一条反抗的道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使印度完成独立。甘地的非暴力主义是当时印度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下的特色产物,但甘地的非暴力主义不仅仅是印度大众反抗英帝国主义的精神食粮,而是更广泛的社会哲学,是真理,它政治上要求自治,经济上要求平等,也是一种崇高的社会道德。  相似文献   

10.
莫达汉斯·卡拉姆昌德·甘地是印度现代史上有着重大作用和影响的人物。甘地的阶级性问题是评价甘地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在分析其阶级性时,必须把握住基本的东西,即揭示甘地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活动的阶级内容,特别是甘地的活动和思想在客观上所起的影响和作用。从甘地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活动反映的阶级内容看,甘地既不是印度资产阶级的代表,也不是印度地主阶级的代表,而是印度农民小生产者的代表。  相似文献   

11.
甘地是当代印度人民的伟大革命领袖,杰出的社会改革者和宗教改革者。他把毕生奉献给了印度的民族独立事业,引导印度走向了独立,他给印度人民留下的精神遗产是极其丰富的。甘地热爱中国,一直关怀着中国革命的发展,对我国的抗日战争给予了道义和物质上的支持。他的哲学和社会思想不但在印度民族运动中起过巨大的作用,而且对亚非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也有过相当的影响。本文拟对甘地哲学和社会思想中的几个主要问题、甘地与中国的关系作一概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在后殖民文化研究中 ,一个令人感到奇怪的现象是 ,甘地和甘地主义一直处于缺失状态。本文试图从印度传统的村社制社会问题出发来分析甘地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进而理解甘地在后殖民文化研究中缺失的原委。  相似文献   

13.
七十年前,印度比哈尔昌巴兰地区爆发了一场靛蓝农民反对英国种植园主的抗租斗争。这一斗争得到了印度社会舆论广泛的同情和声援。1917年春天,从南非回国后不久的甘地,在靛蓝农民的大声疾呼下,深入农村,进行调查,在比哈尔发动了第一次“坚持真理”运动。这次斗争的成功,为20年代初甘地发动的大规模反英斗争(?)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三、影响印度工人阶级发挥其历史作用的几种因素如前所述,印度工人阶级较早出现在东方的世界之中,而且曾走在亚洲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前列,在东方和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印度工人阶级却未能合乎逻辑地取得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权,更未能取得独立后之执政地位。相反它在独立前基本上或在相当大程度上在思想上、政治上乃至在组织上依附于资产阶级,充当其追随者或在其领导下行动;独立后继续在资产阶级统治下悲苦地生活着。人们不禁要问,印度工人阶级为什  相似文献   

15.
1985年12月28日是印度国大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日。印度隆重地进行了纪念活动。国大党主席拉吉夫·甘地在一次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恒河是印度的“精神之河”,而国大党可以称为印度的“政治之河”。这一生动的比喻形象地勾画了国大党一百年来在争取民族独立运动中和独立后的印度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印度国大党的成立是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的诞生标志  相似文献   

16.
在印度近代史上,抵制官立学校、兴办民族教育并非始自甘地。1905—1908年,在由孟加拉开始而后扩展到全印的轰轰烈烈的抵制和司瓦德西运动中,已经出现了要求抵制官立学校和兴办民族教育的热潮。它构成了当时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场斗争尽管在规模上不及后来甘地领导的运动,但作为一个创举,在唤醒知识界关注教育问题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对殖民当局的冲击也是很强烈的,它取得的许多经验教训为后来甘地领导这方面的斗争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尼赫鲁与甘地在未来社会的设想方面存在着根本分歧。在独立斗争时期,他们不仅通过言论和著述经常表达和宣传自己的设想,而且通过通信和会谈交换各自的看法。20年代末,尼赫鲁与甘地通信,坦诚地陈述了他们之间的观点分歧。30年代初,尼赫鲁与甘地利用清晨散步的机会,交换各自对过去、现在、特别是将来问题的看法。40年代中,尼赫鲁与甘地先通信,继而直接交谈,讨论了各自对未来印度社会的设想,并打算将这个问题提交给国大党工作委员会,进行高度民族意义的公开辩论。尼赫鲁与甘地的分歧具体表现在两个层面上。  相似文献   

18.
在讨论印度国大党的长期活动以前,我们必须明确说明这个党的性质。我们认为,国大党是印度人民的群众性反帝运动的领导者,它的活动主要就是开展这一运动。尽管国大党有许多弱点,但它不仅是反帝或民族解放斗争的象征,也是这一斗争的主要工具、组织者和代表者,而且直到印度独立为止一直处于这个地位。国大党领导的这场运动既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但它是印度人民实际开展的、历史上确实存在的反帝运动。因此,  相似文献   

19.
略论甘地之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8年1月30日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领袖甘地在德里被刺身死。这时离1947年8月15目英国殖民政府移交政权印度得到独立以后不到半年。甘地为印度独立战斗一生,却在独立成功时被本国人而且同是印度教徒的刺客当众枪杀。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政治谋杀事件,也不是一个宗教狂热分子的一时冲动的行为。试看当时报载和事后文献所记的值得注意的几点情况。  相似文献   

20.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与亚洲许多国家不同,采取了一条以非暴力斗争形式为主的道路。正因为是以非暴力斗争形式为主,以往许多学者认为,印度民族运动只是一种“改良活动的累进”,没有质变,没有经过民族革命。认真考察一下印度民族运动的全过程就会看到,这种论断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事实上,印度民族运动如同其它国家的运动一样,也经历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最初是民族改良运动,后来发展为民族革命运动。这个转变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