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世纪 30~ 70年代政治文化全面制导着社会生活。报告文学特殊的体性与主体特殊的构成 ,使报告文学作家在政治归属与文学取向的选择中 ,更多地走向了政治。写作主体的单向归属导致报告文学歌颂———批判两极模式的生成。这种模式的存在有着某种历史合法性 ,但是它的极端形式具有价值评判单一化、现实反映片面化以及歌颂的反理性倾向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把“三个代表”写进党章,是因为党现阶段所处的时代环境已改变。作者从“三个代表”的3个方面考察了时代条件的变化,突出与时俱进的关键地位,紧紧抓住创新的核心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郭兆昆 《齐鲁学刊》2005,(3):106-107
真实是报告文学的生命,真诚地反映社会现实是报告文学的精髓。扫描20 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发展,可以清晰地看到报告文学的发展与时代同步的足迹。遵循写真求实之道,忠诚于社会现实问题,追求真实性与文学性的高度统一,仍为当今报告文学创作的可贵之处。  相似文献   

4.
从抗战初期的报告文学看中国作家的群体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期间中国作家的群体心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以初期而论,并非所有的人均如以往所定论的那样处在一种“廉价的乐观”之中。他们通过对民族灾难、国民觉悟、政府现状以及敌寇心理的不断思索,逐渐地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形成了较为成熟与一致的认识。只有把握住这一点,才能准确地疏理出其后抗战文学之所以能够走向蓬勃与辉煌的脉络,并且寻找到这一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徐茂华  卢鹏 《学术论坛》2012,35(5):107-109
雷锋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具有穿越时空与横贯东西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雷锋精神具有时代性、整体性、世界性。准确把握雷锋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实质,立足时代主题,充分发挥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周淼龙 《云梦学刊》2013,(5):158-160
2012年中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的重大收获,是章罗生先生出版了他潜心研究多年的《中国报告文学新论:从新时期到新世纪》。这值得为作者贺,为中国纪实文学研究界贺,为未来的报告文学学科贺!  相似文献   

7.
与时俱进是江泽民同志一年多来论述最多的问题之一。与时俱进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科学概念,它的的前提是把握时代本质规律,关键是洞察时代发展趋势,途径是紧跟世界进步潮流,目的是走在时代前列,精髓是创新。完整准确地理解了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从马克思主义创立伊始,到列宁主义的诞生,再到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两次飞跃,直至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以及胡锦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进程,就是一部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9.
陈炜 《兰州学刊》2004,(2):39-41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一种具有开放性的理论体系 ,而不是一种完满的自足体系。可以伴随时代的进步、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进步 ,可以不断的接受社会科学理论中的各种有益的成分。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现实的和富有生命力的原因所在。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 ,突破了泛意识形态化的理论体系 ,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 ,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叙述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叙述学和文体学视角对 2 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作了考察和探讨 ,旨在揭示这一文体的结构的运行规律。作者认为 ,从叙述视角、叙述时间、叙述结构、叙述者类型和非叙事性话语等层面来看 ,2 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叙事模式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过程 ,表现出与别的文体样式既同又异的特征 :一是从传统的“一元化”格局向“多元化”格局转换 ;二是叙事性和非叙事性呈阶段性更替 ;三是非叙事话语形成了正反合题的话语格局。 2 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文体是在不断解构和建构中获得新质和活力的  相似文献   

11.
左林霞 《云梦学刊》2004,25(3):76-79
“二四六分明”之说与唐人近体诗的创作实际相去甚远,通过对《全唐诗》中的近体诗的考察发现,五言近体诗只有第二字的平仄“分明”,第四字的平仄可以“不论”,七言近体诗只有第二、四字的平仄“分明”,第六字的平仄可以“不论”。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将“二四六分明”改为“二、四分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