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首先对技术进步的内涵、测算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论述,然后对广西物流产业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建立卫生行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实证分析了卫生行业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卫生行业投入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影响,而且影响显著为正;政府卫生投入对中西部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卫生行业的非政府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则恰恰相反.在得出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卫生行业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经济学原理,人们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考察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时期,"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明显差别.在多数时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投资和出口,是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当前的四川,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明显大于消费,消费如何才能取代投资成为"驾辕之马"?  相似文献   

4.
战昱宁 《统计与决策》2005,(18):105-106
本文利用索洛"剩余法"对技术进步在浙江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了测量,得出结论尽管人们对技术进步重要性的意识增强,但是在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还很小,浙江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资本投入来完成.因此,加强技术进步,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安徽通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一年的发展,金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增长,相关实证分析显示:金融规模的扩张和股票市场的发展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虽然股票市场的发展滞后到第七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才超过了金融规模的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其贡献度一直在增长,这表明,虽然金融规模的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较大,但是成立只有十几年的股票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很大的潜力;而金融发展的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且有些时期对经济增长呈负作用;保险市场的发展并没有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显著促进作用。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为了安徽的金融发展更快更全面地促进经济增长,安徽股票市场的发展应摆在比传统金融中介发展更优先的位置,应继续加大企业从股票市场的融资力度,同时应大力发展多元化金融体系来提高金融发展效率,加快保险机构改革并提高保险业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6.
文章将资本、劳动和能源消耗作为生产要素,用广义方差分解和广义脉冲响应方法,分析我国各生产要素投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各劳动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看,能源消耗和资本投入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大,劳动力就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小;从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时间效应看,资本与能源投入增长短期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长期对经济增长为持续负效应,会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以高投资和高能源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式,若要维持经济持续增长,未来必须增加更多的投资,更多的能源为投入,以抵消原投资与能源对经济增长形成的长期持续负效应.  相似文献   

7.
文章建立R&D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利用1989~2008年中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通过对变参数的发展变化分析近20年R&D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变动特征,发现中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可变参数意义下的协整关系,且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1994~2004年之间相对较低,在近20年中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经历了从高到低,然后从低到高的变动特征.最后结合变动特征分析了其中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经济增长点的选择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经济增长点的内涵 经济发展可以通过许多途径去实现,选择并培植新经济增长点正是能推动经济超常规发展的重要方法.经济增长点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在一个经济系统中超越一般(平均)增长水平的具有潜在或现实较高经济增长率、并对整个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经济支撑点,即为那些推动某国家、某地区、某行业经济超常增长的一系列关键因素.这些因素能够直接形成经济增长并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具体说,一要对总体经济增长产生直接贡献;二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增长点应有着对经济结构中其它部分增长的带动作用:通过经济增长点的首先发展,形成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再拉动其它部分增长.经济增长点的范围是产业、企业、区域的集合,但其基础是产业、产品.新经济增长点就是指那些现在尚属潜在状态,不久的将来才会发挥作用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高新企业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方面发挥了尤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资金匮乏使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技术创新及规模经济等方面始终处于尴尬境地,严重制约了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 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支撑作用日益重要 我国中小企业在确保国民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与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从政府角度讲,量大面广,占全国总数逾99%的中小企业是我国社会就业和国民经济的主体,是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的重要支柱,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小微企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增大,尤其在偏远落后地区,小微企业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活跃市场、解决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当前达茂旗小微企  相似文献   

11.
浙江企业技术来源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冶飞 《统计研究》2006,23(6):62-64
按照技术因素和非技术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归类,浙江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非技术因素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浙江企业将逐步丧失非技术因素的诸多优势,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依赖技术支持.本文从企业技术来源的角度切入,定量分析浙江企业技术资源的投入状况,以清晰地认识浙江企业技术因素的特征和问题.  相似文献   

12.
自从第一支股票上市以来,至200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已有20家企业公司上市,它们为内蒙古的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带动了当地的产业,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财  相似文献   

13.
民营企业对广东发展的贡献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民营企业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测度分析 1.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计算 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计算民营企业增加值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需要计算广东民营企业增加值贡献率指标.广东民营企业增加值贡献率的两种表达方式及计算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张丽  吴小涛 《统计与决策》2017,(17):152-154
高铁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运输方式,具有高效舒适、绿色环保的优点.高铁的开通,给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文章以武汉市为例,通过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和灰色预测GM(1,1)模型,运用有无对比法,实证分析了高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贡献.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对城市经济增长有积极的拉动效应,高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先递增又递减趋势,尤其是高铁开通最初几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势头迅猛,影响显著,之后有所减缓.  相似文献   

15.
包含管理创新因素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型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将广义的科技进步划分为狭义科技进步、制度变迁以及管理创新三部分,在此基础上重新测度劳动力、资本、狭义科技进步、制度变迁、管理创新等五个因素对我国历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现资本对经济增长起着主要的作用,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比较次要,狭义科技进步与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近年来有所下降,而管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近年来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企业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50年代以来,从索洛到丹尼森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远比要素投入的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大。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的定量测算来分析企业技术进步在全省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构建了一个改进Solow的生产函数模型.以广州市为例,通过对该市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的回归分析,测量了该市1978~2008年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全要素对该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得出结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由全要素增长率贡献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利用江苏省投入产出表,从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两个方面对江苏省制造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本已经成为加快经济增长、创造社会财富的决定性因素。无锡人力资本构成呈现出逐年提升、第三产业好于第二产业、外资企业好于内资企业、国有企业好于私营企业等特点。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逐步增加,贡献度已接近30%;建议在教育、培训、科研、人才引进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本贡献水平。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利率、汇率、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基于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利率、汇率、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变量之间的作用有较长滞后效应,汇率在经济增长中的冲击影响明显持续时间长贡献大,利率则在通货膨胀中影响和贡献较大.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没有可预见的Granger因果关系,采用适当的货币政策可以继保增长又防通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