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网络舆情是互联网社交活动产生后衍生出的一种公众网络行为。网络舆情相对于传统舆情而言具有传播范围广、影响效应大、获取速度快、数据追踪难等一系列特点。本文通过对网络舆情分析研究现状的梳理,进一步系统地比较研究了网络舆情分析的主流方法和技术手段。网络舆情是不断变化的,其规律也不断发展,分析维度、研判方法、引导策略也会随着时间和公众的视角不同而变化,本文结合上述内容同时提出了下一步网络舆情分析新的研究思路,为舆情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是实现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目标的重要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渠道,是推进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重要举措。舆情汇集分析机制可以划分为汇集机制、分析机制、报送机制、反馈机制、工作保障和激励机制。在运用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时,应注意服务对象、操作主体、基本环节和方法的科学性以及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加强舆情信息工作、建立舆情信息机制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掌握社会动态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目前舆情信息工作存在“报喜不报忧”、舆情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工作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改进现有工作,需要健全和完善舆情信息机制,应运用先进方法技术,完善舆情信息汇集机制;扩充舆情网络单位,完善舆情信息分析机制;制定“好信息”评价标准,完善工作绩效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网络成为了当代大学生表达诉求、发泄情绪、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载体。网络舆情的新情况给高校学 生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必须采取务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从而维护高校的稳定和发展。以实际案例为 据,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高校学生工作者网络舆情引导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时代,网络成为了当代大学生表达诉求、发泄情绪、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载体。网络舆情的新情况给高校学 生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必须采取务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从而维护高校的稳定和发展。以实际案例为 据,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高校学生工作者网络舆情引导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内容分析法在我国旅游学研究中的应用及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容分析法近年来被引入我国旅游学的研究中,主要应用于旅游相关概念、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动机、游客满意度、游客心理、区域旅游发展、旅游营销、旅游研究方法、旅游安全等领域。今后,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内容分析法在旅游学研究中的应用:(1)与其他方法如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配合使用,提升研究结果的有效性;(2)内容分析法使用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7.
微博的兴起,给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高校而言,需要从微博的传播特点出发研究它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树立大学生微博舆情监控与引导的原则,借助微博加强和改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监控和引导。  相似文献   

8.
网络意见领袖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引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网民对其信任程度是影响舆情引导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多项Logistic模型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网民信任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不实诚的损失、平台把关或审查制度、权威性、信息互动、阅读信息、法律约束以及查看微博等因素影响网民对网络意见领袖的信任。基于研究结果,提出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管与引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情传播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先将网络媒体按照信息来源方和信息接收方的区别,进行细分为新闻类、论坛式和社会性网络媒体;进而结合几个舆情热点事件的实例,对不同类别网络媒体在报道显著性,时序变化上的差异进行了量化分析对比,特别针对论坛式媒体传播报道数量特征分析,发现不同论坛传播量随时间变化的相似性与论坛作者发表量上的不平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
网络作为传播速度最快、幅度最广的现代媒体,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发展演化过程产生着重要作用。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演化可分为诱因产生阶段、矛盾升级阶段、群体事件产生阶段、冲突爆发阶段和事态平息阶段等五个阶段。网络舆情在放大镜、加速器和助燃器的作用下,缩短了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生命周期,提高了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发生概率,延长了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发展路径。为此,建议加快建立网络舆情的预警监控平台和应急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舆情视角下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网络政治时代,网络舆情已成为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巨大挑战,也能为消除地方公信力危机提供契机和支持,进而提高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针对网络舆情背景下地方政府守旧行政思维、政府信息公开不足和不及时、政府回应性不足和腐败不断滋生造成的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问题,提出需要转变行政思维和理念,规范信息公开制度,进行及时行政问责,建设责任政府,正确对待网络监督,完善监督体系,使网络舆情能为提高地方政府公信力服务。  相似文献   

12.
2004年舆情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舆情研究是新兴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建立和完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标志着党在提升执政能力的过程中,对舆情研究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目前,对国内的舆情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研究成果属于应用性研究范畴,而对舆情理论的研究尚显不足。对2004年我国舆情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多视角的舆情现实问题研究进行了讨论,勾画出当前舆情研究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3.
当前,学术界对舆情社会内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而澄清舆情社会内涵有利于政府部门更准确地把握社会舆情的核心和价值所在。从历史上和当代中国对“舆情”的运用看,舆情的基本内核是民众态度,而客体应限定在社会政治方面。同时,在与相关概念辨析中,舆情处于民意范围内,又与舆论有交叉,它是普通民众对政治人物和事务的各种情感、认知和行为反应倾向的集合。舆情主体类型多样,其核心部分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因此,舆情呈现出稳定和易变、理性和情绪化、积极和消极等双重特点。  相似文献   

14.
舆情是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舆情研究在当今中国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马克思主义舆情观做了简单梳理,重点研究了舆论引导的两面理论,即“预防接种理论”的观点,阐明了它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探讨了它在建设和谐的多元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网络媒介是舆情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高校校园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学生使用互联网也更加便捷。网络成为大学生参与公共舆论、影响社会生活的重要平台。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得大学生网络舆情具有不同于与其他群体网络舆情的特点,给高校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舆情管控机制,对于推进高校管理,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舆情,而不和谐舆情不仅是社会问题的反映,还将直接影响或感染人们的思想情绪,对社会和谐产生负效应。因此,准确地认识和掌握舆情产生的一般规律、表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信息盲点容易产生舆情,发生严重事件往往会出现舆情,社会改革总是要伴随社会敏感问题而与舆情存在着对应关系,这种关系具有明显的从众性,是舆情广泛传播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形式愈加多元化,参与模式与程度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基于新浪微博中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编制阶段公众参与的全部微博、评论和转发数据,对公众参与热点话题的时空演进及相应情感的研究表明:规划热点话题受到的持续关注度较差,具有典型间歇性和爆发性;各区关注的热点话题分异明显,揭示了规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的时空偏好特征;公众参与程度也表现出空间不均衡特征,参与主体聚集于主城区;不论是总体情感还是分话题情感,大多表达出消极态度;从不同用户类型的情感倾向来看,蓝V和黄V用户的情感态度相对较为积极,而普通用户则持有较多的消极态度,揭示了网络空间公众参与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舆情演化内涵丰富,但目前已有研究缺乏对舆情演化深入的多角度分析。本文将舆情演化解构为主题演化、强度演化和实践演化,并立足现实案例,对舆情演化的总体趋势、路径等内在机理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9.
网民作为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核心主体,其参与行为直接影响舆情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网民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网民对食品安全事件负面报道的关注度,对政府“快速调查网民质疑的行为”的评价,对政府“及时回应行为”的评价等是影响其舆情参与行为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监督与引导,完善与发挥媒体的议题设置功能,提高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