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于2009年在北京朝阳区、广东东莞市和浙江诸暨市组织进行的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分析流动人口带眷流动意愿。研究发现,流动人口最愿意带迁自己的配偶、父亲和子女;社会认同、长期居留意愿和年龄因素对于流动人口的带眷流动意愿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其他因素如性别、担心父母的养老、受教育程度、住房来源和来流人地的时间等因素对于流动人口带迁不同家庭成员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流动人口梯次流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09年在北京朝阳区、广东东莞市和浙江诸暨市组织进行的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对中国流动人口梯次流动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地理梯次流动、职业梯次流动和家庭梯次流动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地理梯次流动受到个人特征、流动经历和父辈的"探路者"效应的影响,职业梯次流动受到流动经历、职业稳定性以及与流入地居民来往状况的影响,家庭梯次流动受到家庭成员特征、耕地面积、流动经历、流入地亲人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向更高质量发展和中国人口流动出现新趋势的背景下,二代流动人口这一新生群体的规模和重要性将日益扩大,但目前学界对该群体的学术关怀还很欠缺。本文利用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地考察二代流动人口的基本样貌,系统描述该人群的多维特征。结果发现,作为流动时代中日益分化的流动世代,二代流动人口有着独特的代际特征,具有性别比偏高、多因社会原因而流动、家庭规模较大、居住安排随迁性明显、居住方式"离工厂化"和"归家庭化"、住房自有率高、就业领域逐渐扩大和职业结构不断改善、城市居留意愿强等有别于流动人口整体和新生代流动人口的鲜明特征。同时,二代流动人口亦未能突破社会结构的制约,仍延续着以农业户籍为主、由中部向东部跨省流动、就业渠道单一、就业层次不高、社会保障"双重缺失"、本地购房意愿偏低等特点,依然印刻着流动人口的"烙印"。 相似文献
5.
家庭流动对流动人口家庭成员就业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于2009年在北京朝阳区、广东东莞市和浙江诸暨市组织进行的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分析了家庭流动对流动人口家庭成员就业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流动对男性和女性流动人口均有影响,对女性流动人口的影响更大,男性流动人口就业可能性和工作时间受到影响,而女性流动人口就业可能性和收入受到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流动人口“梯次流动”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对中国大规模流动人口的流动特点及其流动过程进行理论思考,提出梯次流动概念和流动人口的梯次流动形式、前提条件和原理。将梯次流动定义为在流动迁移的过程中,流动人口凭借自身以及外部的力量不断改善其个人和家庭的福利状况,从而呈现出的一种渐进性的向上流动现象。梯次流动成为一种人口流动中不断优化决策的过程,梯次流动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国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促成了梯次流动动机的形成和实现的可能。梯次流动的分析视角有助于从微观视角分析个人流动到家庭流动迁移完成的过渡过程,更好地认识中国流动人口现象的特殊性并完善相应的政策与制度。 相似文献
7.
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大,已被全社会所公认。原因何在?从宏观上看,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民族传统习惯等有着极大的关系。但笔者对此不想多加探究。本文拟从作者的工作实践出发,谈谈现实工作中的症结所在,以便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工作。 1.现有计划生育管理队伍不适应。表现为一是基层组织不健全,第一线管理人员缺乏。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但其管理干部队伍问题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可以说,乡、村两级是我国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人口计生委于2012年5月进行的对调查前一个月前来本地居住、非本区(县、市)户口且年龄在15~59岁的4000名流动人口及其家庭的生存发展状况进行调查。调查表明,福建省流动人口的新趋势主要表现为:家庭化和长期化,但在流入地集中于就业不稳定和收入水平低的行业,基本公共服务缺失的状况仍较严重,由此造成其定居落户意愿不高的状况,迫切需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进一步推动福建省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3年我国七个大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对策研究”调查数据,使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职业流动、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收入影响及其代际差异。结果显示:一是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收入水平有着显著正向影响。但人力资本对两代流动人口的收入影响不同,其中受教育年限、现职业工作年限对新生代流动人口收入的促进更大,在外务工年限对第一代流动人口收入的促进作用更大。二是职业流动与第二代流动人口的收入呈现显著相关性,然而并非线性的影响,而是呈现倒U型非线性模式;但职业流动对第一代流动人口收入影响不显著。文章最后结合研究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探讨了本项研究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近年来省内跨市流动比例不断上升的现象,文章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如何影响流动距离及跨区流动决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不同受教育水平流动人口在信息接纳能力、心理成本和制度成本方面的差异,受教育程度较低和较高的流动人口更偏向远距离的流动,受教育程度与流动距离呈"U"形关系;(2)相对其他群体,大专和本科学历的流动人口更偏好省内跨市流动;(3)大专和本科学历流动人口占流动人口比重提高,促进了中国流动人口省内跨市比例增加。文章认为,政府应当关注流动人口流动范围的转变,适时做出产业结构调整并引导人口合理流向,避免造成地方经济波动、失业增加及省会城市对周边城市形成集聚阴影效应。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为流动人口开展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新途径。为了更好地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服务,市政府为流动人口、农民工出台了八条便民维权措施。并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便民、利民、惠民的人口计生优质服务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流动的人权:和谐社会语境下的流动人口的人权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法律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流动人口的管理提供了制度基础。然而作为法治核心内容之一的人权.特别是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流动人口的人权并没有能够得到切实的保障。基于建设和谐社会这一背景。笔者认为流动人口的人权现状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流动人口的人权保障应该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由此,法律不应该仅仅是管理流动人口,而更应该在保障流动人口的人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流动人口工资收入影响因素中的性别差异——以厦门市流动妇女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利用厦门市流动人口系列抽样调查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流动人口工资收入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现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与性别、受教育程度、原工资收入和在厦滞留时间相关,与年龄、婚姻状况、在外打工年数无关.通过对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的影响因素(除性别外)进行性别差异分析,笔者得出提高受教育水平是切实有效地解决流动人口工资收入性别差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世界人口问题是多方面的,但关键性的问题是增长过快。1830年全世界有10亿人口,1930年有20亿,1960年有助亿,1974年有40亿,1987年有50亿,预计1999年有60亿。这些数字表明,第一个10亿人口的产生经过300万年,第二个10亿的产生经过100年,第三个10亿的产生经过30年,第四个10亿的产生经过14年,第五个10亿的产生经过13年,第六个10亿的产生经过12年。这种从300万年缩短为12年的加速度实在惊人。现在全世界有人口56亿(1994年),每年增加约930O万,每月增加775万,每天增加25.48万,每小时增加1.哪万,每分钟增加177人,每秒钟增加3人…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使用二项Logistic方法深入探讨了家庭化流动对流动人口的就业率和就业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及其性别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家庭化流动模式的不同对流动人口就业状况的影响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对于在流入地实现完整家庭流动的流动女性来说,她们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呈现出就业率低和就业不稳定的特征;与此不同的是,家庭化流动虽然对男性流动人口的就业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其对男性流动人口的就业稳定性有显著促进和提升作用.另外,个体因素、 地区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也会显著影响不同性别流动人口的就业状态.最后,本文还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流动妇女的职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以厦门市流动人口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厦门市流动人口系列抽样调查的数据对流动妇女在城乡流迁中的职业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妇女进城后的户外就业率明显下降,但在外就业的职业层次却有所提升;流动妇女在流入地居住的时间、年龄、文化程度、结婚年数以及配偶的收入是影响她们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在流入城市居住的时间有利于流动妇女的职业发展,而流动妇女的年龄及其丈夫的收入水平却和她们户外经济活动的参与成反比关系.为了发挥城乡流动对农村妇女职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建议在女性流动人口比较聚集的城市实行无年龄歧视的就业制度,同时加大对农村女性人口的公共教育资源的投入和自强自立的先进性别文化的宣传.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明确提出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为做好新时期流动人口工作指明了方向。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对如何有效管控流动人口,推进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管理规范化、协作常态化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