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旧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猪壮了挨刀,一死。人出了名,也一死,烦死。其实,这些都是出了名、成了功、有了金钱、有了身价的人的小牢骚。没出名的人会说:"不信。这叫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站着说话不腰疼。"  相似文献   

2.
《北方人》2007,(6)
你说,人要是没有了疼痛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然后我就琢磨着自己年轻的时候,拿个刀片往自己胳膊上划,也不知道表明什么,但绝对不是对某个黄毛丫头的刻骨  相似文献   

3.
"情侣去死…""die"……看到这样触目惊心的字眼,你的第一反瘦会是什么呢?尤其是当这些字被印在衣服上,堂而皇之地满大街晃动的时候?你也许会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觉得很荒谬,但这确确实实地在全国各地的街头都出现了."情侣去死团",一个看上去很恐怖的名字,一个新兴的属于青少年的次文化现象悄然出现在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4.
到香港旅游,与友人在一条商业街上闲逛,忽然发现,在远远的街口有几位穿戴校服模样的小孩子,手里举着鲜艳的小旗帜,怀里抱着一个小纸箱在做什么。其实,我看到这些小孩子虔诚地站着的样子的时候,并不是很在意,只是在心里想:这么小的孩子也站在大街上替一些商品做广告,难怪香港的商业经济如此发达了。不过,一日之际在于晨,像这样阳光明媚的日子,这些孩子该到学堂里去读书才是呀! 正在我如此思考着的时候,却见偶尔有路人向孩子们的纸箱里投什么。大概投的是钱吧,我想。心里不由“咯  相似文献   

5.
小洁 《社区》2008,(9):59-59
有一句成语叫做“饥不择食”,是说人在饥饿的时候,食欲大增,急着填饱肚子,抓到什么就吃什么。可有些食物是不适合在空肚子的时候食用的,否则会给健康带来很不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cois Truffaut)被人亲切地称为"楚浮",他绝对不是一个我们所熟识的法国导演,不像吕克·雷诺阿那样常年充斥我们的耳目。作为"新浪潮"主义的代表,楚浮名正言顺地正式挂牌是从他的《四百下》开始的。最近出版的《特吕弗传》让更多的中国影迷认识了这位大导演。戈达尔为《特吕弗传》写序,他这样写道:"是的。弗朗索瓦死了,我还活着。但这又有什么区别。我们都不停地述说着忧伤,但是我们的痛苦却一直沉默。"  相似文献   

7.
死是什么?     
死是什么?阮麟勇著①李乃忠译千百年来,人们思考、探讨着一个看来十分简单的问题;死是什么?生是什么?由于人们的水平和信仰的不同,各种人按照极其不同的意义去认识死和生。死是生的结束的时候,生是一个正在存在和活动着的生物机体特征的概念。泰勒斯(Thales...  相似文献   

8.
高昌礼 《社区》2014,(5):56-58
(三)骨气立人。我的父亲跟我说,男人的骨头是硬的,什么时候都要挺着腰杆走路。我母亲也说,做人就要像个样子,要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吭声。我参加工作后,每当想起这些话,总觉得他们是旧社会过来的人,是那个时代面临的课题,现在是新社会,用不着了。随着时间的推移,  相似文献   

9.
她和普通的售票员不一样,齐耳短发,一张小巧的嘴永远流露着微笑,她很有“气场”,人多的时候,她总是光着脚站在座位上扫视车厢,在这样的眼睛下,小偷真不好下手,她的车厢总流动着优美的歌声,最热烈的时候全车人一起为她鼓掌。  相似文献   

10.
<正>我一直很喜欢一句话"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它的意思是君子在无人的时候,也能够坚守自我,不做亏心事。人有一种本性:环境越是私密,人越是真实;犯错的成本越低,人越容易出错。那天我上洗手间的时候,有个人在打电话,嗓门拉得很高,语气很不好。电话那头应该是个送外卖的小哥,不知道什么原因,外卖送得晚了。那个人在电话中声嘶力竭,指责起外卖小哥的不专业:  相似文献   

11.
投资的心态     
《北方人》2008,(6)
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位很有名的算命先生,人人都说他算命很准,但是偏偏有一个人不相信,于是就把算命先生请到了家里,想试试到底灵不灵。主人请算命先生吃完饭以后,拿出了一把名贵的茶壶,问道:"请给我算算,这茶壶什么时候会碎掉。"  相似文献   

12.
<正>美丽的三亚,位于我国海南岛的最南端。清新的空气,鲜美的椰子,浪漫的海滨,使其赢得了"东方夏威夷"的美誉。对于这样一个象征着自由和浪漫的地方,很多人都想去一探究竟。但什么时候去才是最适宜的呢?九月到次年的四月,很适合到三亚旅行。此时三亚的天气既不冷也不热,适宜的气温,很适合人们在海里玩耍。想想其他地方在遭受寒流来袭时,你依旧可以穿着短袖、脚踩沙滩鞋,在海边  相似文献   

13.
"春天来的时候门开着,风进来、花香进来。有雨、有雾的时候,人忍不住想要往肺里面深深地呼吸一口气。秋天的时候你会想跟你喜欢的人一起,就一个下午什么都不干,懒洋洋的晒一会儿太阳,到了冬天你跟孩子一块出门,雪花飘下来,她伸着舌头去接的时候,你会教给他什么是自然和生命的美妙。"森林呼吸是我们每一个生命对美丽中国的期盼。山川林木葱郁,大地遍染绿色,天空湛蓝清新,河湖鱼翔浅底,草原牧歌欢唱……这是中国人民畅想的美丽中国蓝图。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  相似文献   

14.
<正>气大伤身,把气憋在心里更容易使血压升高、脸发红,甚至拉肚子、晕厥等。而当人处在乐观状态下,人体各部分的机能都能很好地运作。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研究发现,90%的疾病都和情绪有关。这也是老话儿常说的"病由心生",不生气就少生病,不作死就不会死。虽说生气是人的常有情绪,但经常生气不仅会让人老得特别快,还有可能会给机体带来一些疾病,害处不是一般的多。下次生气前先看看有什么  相似文献   

15.
央视《艺术人生》把人往死里夸,至今已有七位嘉宾被夸死了"黛玉"陈晓旭去世时,有观众赫然发现,上过《艺术人生》节目的"德艺双馨人民艺术家"已经有七位去世。有人得出结论——《艺术人生》的名字不吉利,像是"遗书人生"。听着怪吓人的。其实,这样的说法未免有些危言耸听。每天都有人去世,上过《艺术人生》的人当然不是长生不老的,去世几个也符合自然规律。不过,仔细想想,倒是发现了—个玄机——《艺术人生》这节目,果然和追悼会有一拼。  相似文献   

16.
心境之花     
<正>苏格拉底是单身汉的时候,原来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房间里,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乐的?"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儿吗?"过了一段日子,朋友们一个个成了家,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苏格拉底一个人,每天,他仍然很快活。  相似文献   

17.
王珲  唐波 《社区》2002,(14):35-36
生二胎的有钱人 仔细观察,生活中有一类人,他们既不是外籍人员、不是离异人士、不是少数民族、没有生下有毛病的孩子,他们却被两个不是双胞胎的孩子围绕着叫爸爸妈妈。无疑,他们也是超生者。区别于四处躲避计划生育的盲流,他们是有目的生二胎的有钱人。 从什么时候开始,敢不敢、能不能生二胎成为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用以  相似文献   

18.
正如今再和年轻人提起"叶继欢"这个名字,知道的人并不多。也是,叶继欢活跃的年代,网络还很不发达,信息传播也没有那么快,很多人都是通过黑白电视机来了解国内外的大事。但若要问年纪稍长一点的人,他们提起叶继欢这个名字来,语言与神情中皆是"钦佩"。毕竟在那个年代,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家喻户晓的,尤其  相似文献   

19.
<正>兄弟姐妹六人,他是老幺,算得上聪明伶俐,却不是最吃苦耐劳的。他一生命运悲苦,皆因娶了一个不会持家且胆小怕事的妻子。妻子年轻的时候很爱打扮,20世纪80年代初就烫着大波浪,穿红色的细高跟鞋招摇过市。在一个以朴素著称的年代,他觉得丢人,就偷偷扔掉那些过于时髦的衣服和鞋子。她不挣钱,对钱也没有什么概念,吃剩的东西总是倒掉。如果有马戏团来村里演出,她就一口袋一口袋地送粮食给人家。村里人都说,她是个"败家婆  相似文献   

20.
快乐墓地     
非洲一个叫撒拉的小镇上,有一位叫布基的老人,布基的一生都过得很不愉快。究其原因,无非是他人生的许多目标都没有实现。布基在临死前一段时间里,终于醒悟到:人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该以牺牲自己的情绪为代价。 但他的认识已经太晚了,因为这时他已经从大夫那里得知了自己大概的死期。布基不知道自己在临死前还能做些什么,他希望世上所有的人都不要像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