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研究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特点1.现代化是一种全球性的文明演变过程,作为这个总体性进程的一部分的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其条件、道路、模式和实际的进程,除取决于其自身的自然资源、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历史与文化传统之外,还受制于它在这个总进程中所处的时空地位。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依据一个国家现代化起始的时间以及现代化的最初启动因素,将目前所有卷入现代化这一浪潮的国家分为两大类型,即早发内生型的现代化和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世界整体化的趋势从近代就已经形成.马克思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这命题表征了这一历史趋势,并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相互作用为核心建立了自己的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对历史发展趋势的科学审视,它不仅揭示了经济较落后国家在世界历史的条件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而且指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走向世界的必要性.这是一个巨大的、有待进一步发掘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3.
马万顺 《理论界》2010,(12):13-15
"中国模式"对认识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具有启示性作用。包括: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可以直接走出一条深刻把握世情与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走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后发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反衬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关于现代化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世界和地区的角度看,现代化的特征值得关注:第一,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大变化,自然界由于现代化而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现代化标志着人与人即人际关系的重大变化。第三,现代化意味着经济意识形态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超越。第四,现代化对国际关系的改变。第五,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概念,是生物和人类进化的一个阶段。第六,现代化进程开始于西欧,是西方把整个世界卷入现代化浪潮的。第七,“现代化”是西方线性发展历史观的概念。第八,现代化意味着社会系统复杂性的进一步发展。第九,现代化与文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表现为各种地域模式。第十,现代化与全球化在时间段、内容、分析架构和包容性方面存在区别。  相似文献   

5.
关于20世纪俄国现代化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实现现代化———由传统的落后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20世纪俄国历史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就是革命与现代化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苏联虽未能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但现代化进程使国家发生了根本改观,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发达的工业强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所有这一切对战胜德国法西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了在冷战期间与美国的核军备平衡。  相似文献   

6.
国外不同发展模式的文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影响一个国家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吸收反映时代进步要求的外来文化,是文化传统更新的重要条件。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国外不同的发展模式即资本主义的以英、美、法等国为代表原发式,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后发式以及正在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新发式三种模式和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进行分析,以冀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十月革命胜利使社会主义站到新的历史起点。理论构想与实践基础、理想境界与现实国际环境、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三个错位”,成为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的客观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以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总任务,坚持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为根据,成功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建设这样一个历史课题,以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推进了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新进程,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是近代尤其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在这个当前世界的历史潮流面前 ,如何选择适合本国的社会发展模式 ,是许多正在走向现代化的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人民为了探寻适合本国特点的社会发展模式走过了漫长曲折的道路 ,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党领导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进行了创造性探索 ,逐步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引导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蓝图。一、新航向的开辟中国现代化只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是当代中国的历史选择。然而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没有经过充分工业化的…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对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先春  裴华 《江淮论坛》2000,9(1):10-15
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伟大创举和显著特征 ,就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 ,异乎寻常地加快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然而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之后 ,又面临新的、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正确解决 ,社会主义就有得而复失的危险。 2 0世纪中国革命的历史行程 ,两次回答了这个世纪性的难题。第一次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及其实践 ,肯定了中国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进入社会主义 ;第二次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从“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党经过长期探索,确立了中国现代化的三大目标,即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这表明中国的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经济富强 现代化主要是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大转变的历史过程。这个历史过程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发展带来经济上的繁荣富强。因此,把经济富强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最重要目标,反映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富强目标的主要内容。实现国家富强,是近代中国以来几代人孜孜以求的理想。在五千年的历史上,创造了东方文明的中华民族,曾经拥有许多骄人的辉煌。但是,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历史上落后、贫困、屈辱、黑暗的一页。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中  相似文献   

11.
从1991年到200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10年。在这10年内,要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一个根本的条件是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即从粗放型发展转到集约型发展。只有这个转变基本实现了,我国国民经济才能基本转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一、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历史条件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世界各国都必然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从手工劳动向大机器生产转化。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国家从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过渡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也不例外。由于各个国家在转化中的历  相似文献   

12.
刘少奇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理论贡献荣开明(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大众夺取了政权之后,究竟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本世纪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这个课题,马克思恩格斯限于...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具有世界意义,是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普照的光”。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后,必然用整整一个历史阶级,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发展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生产力。这个历史阶段,就是不可逾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要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和吸取资本主义的一切积极成果,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历史任务,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有这条路,才是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特征,只有精神文明搞好,才能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资本主义,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正>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文化”可能是一个研究最为广泛但理解也最为多样的领域。世界上不同学科的学者,关于“文化”这个概念的定义,就有上百种之多。在我国当前,文化、文明研究的重要性不仅因为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有数千年文明史的国家,而且因为它们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具有极为紧密的联系。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布局中,文化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建设之一,文化建设与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这种紧密联系在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而且在不同的国家有着各自的特色。邓小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设计师,以其对中国国情和世界时局的深刻理解,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思想。本文从现代化的目标模式、逻辑起点、途径、推进时序、主要特色等方面系统地阐释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深刻内涵,以揭示这一思想在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这决定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应是一个生态性的平衡发展过程。在以生态性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中,追求现代化的生态性已成为一种历史趋势。因此,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论从内在要求还是时代趋势看,都应走一条复合型的生态平衡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必须经历这样一个很长的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党的十三大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把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提了出来,这对于我们在落后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尤其是对发展国际经济技术与合作,努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样,这个指导方针对于我们加强国际  相似文献   

18.
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但经济全球化浪潮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它有可能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重新高涨的新契机.面对这一趋势,中国共产党人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主要是文化难题对世界发达国家而言,在某种意义上,“现代化”同时是一种历史时代规定,它们的相对于近代的社会历史(或相对于古代的近代社会历史),也就是“现代化”的社会历史(或近代历史时段的“现代化”社会历史)。但对不发达或发展中国家而言,“现代化”并不同时是一种历史时代规定,而是一种追求着的、未来的价值目标规定。不发达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不仅意味着与自己落后的传统告别,更意味着向世界的先进发达方面靠拢接近。因此,如果说发达国家在其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矛盾是本国的历史传统与本国…  相似文献   

20.
德国,是当今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发达国家之一。但德意志从一个传统、分裂、落后的农业社会发展成今天这样一个现代化、统一、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却经历了漫长的曲折多变的现代化历程。德意志民族经历过剧烈的大起大落,而它的每一次起落都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