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我在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系和“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兼职,在这里从事汉语专业写作、辞书学和汉语语言分析的课程教学与研究,得到《高等函授学报》的支持,我亲身感受到,学报编辑部为办好这份刊物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使得学报的质量越来越高,越办越好。 《高等函授学报》给我突出的印象有三点: 其一,注重学术研究,推进各门学科的发展。学报中,把“学术经纬”论文的专栏摆在重要位置。然而就广义的学术研究来说,不仅“教学研究”、“成人教育研究”,还是“学习指导”等栏目,都讲究学术研究注重发表有学术份量的重要论文,这已形成一种很好的办刊的指导思想和编辑行为。就我的拙文,发表在“汉语论文写作谈”专栏中,《怎样写汉语小论  相似文献   

2.
最近,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把改革创新作为近几年工作的重点,年鉴的学术研究也应该贯彻这一精神,改革创新,开拓年鉴学术研究的新局面。 20年间,在年鉴数量激增的同时,年鉴的学术研究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年鉴信息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千余篇论文,也出版了一批专著和编著,还翻译介绍了一些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面临着一个突出的困境:要想出版一本学术研究著作,难度是一言难尽。原因很简单,出版社既然得上缴利润,自然不积极于出版这些几乎肯定亏本的著作。这样一来,以发表学术研究成果为己任的学术刊物的重要性就自不待言了。《学术研究》创办的时候,我在广州,《学术研究》复刊的时候,我更承担了主持刊物编辑工作的任务。虽然不久我就回北京了,但我对《学术研究》是有感情的。据我观察,《学术研究》是办得象个样子,也即是说挺有成绩的一份学术研究刊物。我觉得,办好一个学术刊物,首先的要求是扶持人才,发现确有成就的学术研究工  相似文献   

4.
培育新学科的沃土黄锦奎(深圳市南山区委副书记)1992年底,我的关于价值转化论与价值转化工程的研究论文于《学术研究》正式发表后,引起了理论学术界、新闻界、企业界及中央地方党政领导的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新...  相似文献   

5.
《学术研究》老友的话管林(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学术研究》创刊以来,我就是它的忠实读者。它不仅给我提供大量的学术信息和学术研究成果,而且也是我的科研成果发表的重要园地。最令人难忘的是:在它初创阶段,就开展了学术研讨活动。记得在1964年2月,《...  相似文献   

6.
我自上个世纪 80年代中后期始 ,特别关注《社会科学研究》 ,它所发表的我的专业领域的论文以及与我的专业接近的论文 ,我认真地读了许多 ,我也在上面发过较多的论文。所以 ,我了解它 ,热爱它。倡导“更新” ,是它的一大特点。它所发表的论文 ,多是学术创新的力作 ,有的甚至是某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河北省11所重点骨干大学为研究对象,以我馆引进的Scopus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近五年来河北省11所重点骨干大学的学术表现如发表论文数量、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论文H指数以及综合学术表现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了解河北省11所重点骨干大学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对它们的整体情况做出比较客观、全面的评价,并提出进一步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本科三年级,陆胤获得北京大学“校长基金”资助,开始尝试进行学术研究,本人即担任其指导教师。此后,由学年论文、学士学位论文直到博士学位论文,作为导师,陆胤每个阶段跨越式的进步始终令我惊喜。  相似文献   

9.
○孙教授 ,按年龄 ,您属“文革”之前的最后一批大学生 ,许多您的同龄人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被迫离开了学校 ,丢掉了书本 ,甚至终生与学术无缘。那么 ,您是怎样走上学术研究之路的 ?为何选择古代小说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我大学时代就喜欢写文章 ,既搞创作 ,也搞评论 ,虽然收效甚微 ,但发表欲一直不减。1 96 5年大学毕业 ,其时正值“文革”前夕 ,山雨欲来风满楼 ,报刊上已是一片大批判气氛。这以后 ,我仍是在不停地写 ,但所写大多是没有意义的 ,离开学术研究距离甚远 ,充其量只是练了笔头而已。我学术研究起步于 1 975年去北京参加《红…  相似文献   

10.
曹谦 《云梦学刊》2014,(4):22-23
在如今的高校,完成科研项目和发表学术论文几乎成为检验一名教师乃至一个学术团队最重要的指标。我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老师,对申请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也有一些切身的体会和不系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2月25—29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成功举办了2006年学术年会。院领导焦锦淼、王彦武、赵保佑、刘道兴、喻新安和院各部门的负责同志及科研人员代表共100多人次参加了这次活动。社科院科研人员共提交了80多篇论文。为推动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本刊特组织学术年会上的部分论文论点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建构现代形态的中国美学——高建平研究员访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冰:高老师,我查了一下近年来您发表的文章,有些讨论中国古代画论,有些论述西方当代美学,有些谈全球化,还有些讨论国际互联网、图像转向.我想知道,您在学术研究上的主要设想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1983年,《内蒙古社会科学》第5期发表了我的第一篇研究唯物主义方法的论文——《试论唯物主义方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由于对唯物主义方法在此之前尚无人作专门的研究,因此这篇论文发表后逐渐引起人们对此问题的注意。1985年,该刊又发表了《再论唯物主义方法》一文,《新华文摘》、《国内哲学动态》相继摘要转介了该文的见解,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哲学原理》又在同一期转载了上述两篇论文,从而在较大的范围内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此同时,在将该文寄出征求意见中,收到了杨献珍、张岱年、高清海、葛力、周抗、张华金、房良钧等专家学者的回信,他们对研究唯物主义方法的想法表示积极支持。此后,我又陆续发表了有关这一问题的一些论文,初步对唯物主义方法的各种问题作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现在,我觉得回顾和总结一下这十年来的研究状况,特别是把如  相似文献   

14.
今年六月十二日,郭沫若同志不幸去世。噩耗传来,殊感痛惜。现在《学术研究》编辑部决定发表他在日本研究古文字期问写给我的部分书信,更引起了我对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的深沉的怀念,不由得使我又想起近五十年前的往事。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王船山学术思想的研究、文物资料的搜集工作十分活跃。不少论文、资料散见于国内各种书刊上,无论对王船山研究新领域和课题的开拓,还是对某些传统问题的争鸣,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突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哲学、文学、史学界学术研究的活跃与繁荣。现将一九八二年纪念王船山逝世二百九十周年前后各报刊发表的文章(除《船山学报》发表的以外),编为王船山学术研究论著、资料索引。由于见闻有限难免有漏遗,敬请专家学者补充纠正。  相似文献   

16.
广州的《学术研究》1989年第2期报道了姜建强同志的应用哲学即“无哲学”的观点。我即撰写了《“应用哲学”即“无哲学”吗?》一文与其商榷,发表在该刊1990年第1期上。拙文发表后,该刊在1990年第4期刊发了吴忠同志《“应用哲学”是哲学吗?》与我商榷。这两篇文章均在1991午《哲学年鉴》列目。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93年我才有幸拜读此文。当  相似文献   

17.
续谈选题     
张伟 《阴山学刊》2009,22(2):F0003-F0003
上一期我们从论文选题的难度,谈到学术研究中如何提出问题。我想,与其正面论述选题的标准与原则,不如摆出选题之禁忌种种,更切近、更直接地进入问题阈。因此,在这里,我要谈谈什么样的题目不能选。  相似文献   

18.
我对《社会科学研究》怀有一种奇妙的“恋刊情结”,因为我同她有着异乎寻常的关系。记得数年以前,我刚刚步入学术的殿堂,便在《社会科学研究》上发表了我的处女作——一篇伦理学论文。我在文章中以年轻人特有的勇气、敏锐和不成熟,向久被尊崇的正统的道德规范提出了诘难,以致于在伦理学界激起轩然大波。文章发表之后,一股意识形态的  相似文献   

19.
1956年,是中国学术环境宽松、知识分子精神振奋的一年,有的学者称之为“知识分子的春天”。这是因为,当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的工作会议,周恩来总理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随后,毛泽东主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各地区都积极落实中央的精神。我当时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的讲师。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在当年都得到了提高,这也鼓励了我搞好教学与研究的积极性。进行学术研究,发表论文,就要与报刊打交道。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全国性学术刊物还较少。1957年1月,在“双百”方针的推动下,《学术月刊》创刊了,很快…  相似文献   

20.
史锡尧先生是语言学界颇有影响的学者,我国著名的语法修辞学家。他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代汉语教研室主任,此外还担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等几个重要的学术职务。早在1958年,史先生便在《中国语文》杂志上发表论文,崭露头角;近十年来,他的学术研究进入活跃阶段。迄今为止,先生已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著作6部(含合作),涉及语法、修辞、词汇、逻辑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