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冷战后西方地缘政治研究的进展、问题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汉文 《国际论坛》2013,(3):1-5,79
冷战后西方地缘政治研究通过对传统地缘政治本体论、方法论和历史实践的反思,深刻批判了传统理论中的物质决定论、国家中心论和霸权主义色彩,丰富了地缘政治的分析层次和研究领域,对地缘政治研究的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但与传统理论相比,冷战后西方地缘政治研究在学科建设上仍存在一定问题,政策操作性较为薄弱。  相似文献   

2.
罗马天主教会的政治和社会思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历来有系统的看法,是流行于西方的"正义战争"理论的重要渊源。这一理论,以及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以来备受重视的国家主权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仍然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但是也面临严峻的挑战。"9.11"事件以后,美国天主教会及其神学家发展了基督教非暴力和平主义的传统,对美国政府应对恐怖主义的政策提出异议和批评,试图改变以暴易暴的地缘政治思维,在"正义战争"理论和国家主权观念以外寻找推进世界和平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地缘政治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发展起来的,其将地理与政治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理论学说———地缘政治,使得世界地理和地理位置衍生出政治意义,成为一国政治中的重要考量,对经济、安全、对外关系等各个层面产生深远的影响,是确定国与国关系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地缘政治盛行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世界和平,加剧了国与国之间的博弈,由此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地缘政治是资本主义走向没落的不归路。  相似文献   

4.
时代主题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邓小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立足国际大局与国内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问题,深刻把握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大势,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新论断,取代了“战争与革命”的传统时代主题观,实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创新。从而,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为中国的国际战略思维实现突破和创新、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和平崛起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新地缘政治与和谐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缘政治学是一种动态发展的理论,受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新地缘政治应运而生,中国新地缘政治以和平、发展、合作方针为旗帜,以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为后盾,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其目标是同各国一起努力共同创建一个和谐世界。构建和谐亚太是中国实行新地缘政治的关键一环,包括四个基本面,四个方位战略。  相似文献   

6.
“新布什主义”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增强了美国在中亚影响力,引起了美俄两大主角在中亚这一“角斗场”势力的此消彼长,动摇了传统的地缘政治格局,塑造了中亚新地缘政治格局的基本框架,而中亚五国及诸如中国在内的国家力量的消长变化,为新的地缘政治格局的形成增添了变数。  相似文献   

7.
在解决台湾问题与推进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中共中央逐步提出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思想与一系列政策主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国家整体和平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与“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建设两岸“共同家园”与“两岸命运共同体”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内容;“以民为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的核心理念;“共同发展”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目标;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同时也提出了推进与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原则、路径与手段.  相似文献   

8.
美国一伊朗关系是当前世界最复杂的国际双边关系之一。无论从国际政治还是伊朗国内政治发展的视角来分析,霍梅尼主义天然地包含着强烈的反美主义倾向。同时,在美国看来,伊斯兰革命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兴起,导致西方社会的普遍“恐惧”,从而将伊斯兰视为“威胁”则使“文明的冲突”成为一个正在“自我实现的预言”,又强化了美伊之间意识形态上的冲突和对抗。作为一种理性、倡导公正与和平的宗教,伊斯兰教绝不是导致美伊冲突的主导因素,更不会构成所谓“文明的冲突”。作为当前国际冲突的热点和难题,美国-伊朗关系在地缘政治方面表现出来的复杂性显示了其未来走向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地缘战略研究为世界主要国家和集团推行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战略所重视。西方的地缘战略理论在研究分析国际关系时,重视分析地理因素的影响作用,能够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分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中国地缘战略思想异彩纷呈,为追求国家的安全及和平发展、构建和谐世界而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中国威胁论"成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威胁论"给中国的和平发展造成了干扰,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中国威胁论"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其中西方"人心恶"观念、地缘政治因素、美国霸权利益、中外文化差异、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是"中国威胁论"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中东、中亚是中国“大周边”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利益攸关的大后方”。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在中东“坐大”,在中亚军事“驻足”,使我国在传统军事安全领域受到了新的地缘军事战略压力,并恶化了中国能源安全环境;但同时鉴于两地区特殊的政治、民族和宗教等地缘特征,美国的存在及其强权行径已引起当地许多国家的不满,开展多边外交成为后者的共识,这为我国外交的拓展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12.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之一,是贯穿党百年政治实践的价值关怀。党从争取人民解放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再到全面从严治党,生动演绎了人民至上观的党史逻辑。人民至上观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的创新发展,超越了以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等一切旧式人民理论的思维桎梏,在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民江山论”“人民情怀论”“人民利益论”与“人民中心论”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至上观的时代要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地缘政治理论由于所服务的国家和地缘环境不同,强调的地缘战略重点区域也不同。对地缘政治理论中不时闪现的“环境决定论”和“对抗性”思维的否定过程中,以及从地缘战略地位理论自身的逻辑结构来看,都内在地包含着地缘战略地位可变性的理论思路。对处于不同地缘战略地位的国家来说,重要的是抓住不同时期赋予的机遇。推动国家的发展和促进内部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和合哲学理念对邓小平理论创新具有重大影响作用,他擅长从不同的理念、制度、实体、利益之间找到能够交集融合的结合点,达到新的统一,从而实现其伟大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邓小平在政治上强调团结、和谐、稳定的局面对改革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在经济上主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融合;在文化上提倡兼容并包、百花齐放,促进文化繁荣的新局面的形成;在外交上主张国与国之间和平相处,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在实现祖国统一上的“一国两制”方针的制定。总之,“和合”是邓小平理论创新的重要理论来源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民主和平论”是当代西方世界的国际关系理论之一。它试图从国内政治结构、民意以及决策机制等国内政治因素探寻西方二战以后长期和平的原因。但就科学性而言,其逻辑推理不严密,过分强调民主制度的作用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因而该理论是不严谨的。自2005年下半年来,我国领导人不断提出“和谐世界”的崭新理念,并日益得到关注和好评。本文主要从对这两种理论出发,对中西方的和平发展理念做出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际环境对任何国内战略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在历史与地缘政治因素的作用下,国际环境对台湾问题的影响更是如此.因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战略的实践不应该只局限于国内视野.当前国际环境对中国和平发展在总体有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美国是中国处理两岸关系问题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但因两岸主体性因素、其他国际力量以及国际法律与制度等诸方面的影响,美国因素存在局限性;应该关注美国与西方其他发达国家在深层价值观与国家利益上存在复杂的博弈互动关系,因为这种关系直接形塑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以经济全球化的视域加以审视,其科学性的底蕴十分浑厚各国发展经济必须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发展问题是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和平与发展内涵中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仍须严加防范;但包括美国在内的五大合力正在促进国际和平力量不断增长.在新的世纪如何抓住和平发展机遇不放?辩证理智地看待现有世界经济体制的浓厚西方色彩与美国对和平与发展潮流的主导作用,是二个至为关键的坚持改革开放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图景:历史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图景经历了从墨西哥湾时代到波斯湾时代又到“中心与外围对峙”时代的转换。能源地区连接在新的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图景的演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并导致能源心脏地带和能源战略枢纽国家的出现。能源全球化和地区化业已成为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图景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的灵魂。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 创新与发展,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本质”等 一系列理论。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 发展,回答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对世界主题要有创新认识, 对初级阶段理论要有新的突破,对社会主义本质有再认识。唯有创新,才能 发展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20.
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在制定和实施新的国际战略思想方针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国际政治文明观念。新安全现与旧安全观不同,它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成就。新安全观在推动国际反恐斗争和全面开拓国际安全合作方面,具有重大的战略指导意义,并为中国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周边与国际和平环境、推进“三大历史任务”的实现,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同时,也必将对21世纪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产生更加积极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