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梼杌闲评》中出现的特殊的动宾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把它区分为双宾结构和动宾结构带宾语两种语法现象。通过比较例句的方法,可看出二者从结构形式上相似,但是内部结构不同。其中动宾结构带宾语的形式,从发展历程上来看,它是随着动宾结构词化程度逐渐提高,动宾结构带宾语现象才逐渐增多。即动宾结构带宾语数量多寡与动宾结构的词化程度有关。汉语动词由单音节占优势过渡到双音节占优势是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在起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木寿杌闲评》在时事题材中大量引入世情笔法,大胆虚构了魏忠贤、客印月的前半生,形成了世情与时事并重的叙事格局。同时,这两部分没有能够很好地融合贯通,在人物的身份及品德、表现的社会场景、作者所欲寄寓的人生感发等方面存在错位和断裂,这构成了《木寿杌闲评》内容和艺术的基本特征,影响到我们以往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楚史梼杌>是一部从现成史料中将有关春秋时期楚庄王的一些轶闻逸事加以纂辑而成的史书.由于它问世晚,各目录著作对其著录也相应很晚,因而后世对其真伪情况屡有争议.仔细研究其内容及史料来源后,可以认为,<楚史梼杌>是一部内容有据、材料可靠的辑佚性典籍,只不过在其成书后书名、作者及序文存在伪托迹象而已.在流传过程中,该书版本复杂,各版本间的篇目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成语文化和运河文化为中华文化的一脉两支,互相关联,自然融通,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彼此观照。在运河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备受重视的当下,成语研究者应该注重运河文化成语的挖掘与整理、开发与利用,既给成语文化研究导入新元素,又给运河文化研究开辟新路径,最终实现二者的并进与共荣。  相似文献   

5.
《未寿杌闲评》在时事题材中大量引入世情笔法,大胆虚构了魏忠贤、客印月的前半生,形成了世情与时事并重的叙事格局。同时,这两部分没有能够很好地融合贯通,在人物的身份及品德、表现的社会场景、作所欲寄寓的人生感发等方面存在错位和断裂,这构成了《未寿杌闲评》内容和艺术的基本特征,影响到我们以往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唐语林》深受《世说新语》的影响,它不仅模仿《世说新语》的文体形式,还能够精准地把握《世说新语》的创作动机和文本意图,并结合时代内容进行大胆创变,使“世说体”小说在不违背“征趣”、“赏心”的原则下更具历史厚重感。  相似文献   

7.
影像是信息时代文化传播、表现和建构的重要媒介与形式,作为配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而创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大运河》,正是以影像的方式完成了对中国大运河文化的全面展示、形象构建与视觉传播。文章主要研究该片对中国大运河文化的影像构建与叙事策略,寻求大运河主题影像创作与运河文化建构的有效路径,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纪录片创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9.
<正> 由于明清小说浩如烟海,尽管研究者们近年来作了巨大的努力,但不少有一定价值的作品,一时仍难以一一论及。《梼杌闲评》就是其中之一。清人王钟麒在《中国历代小说史论》一文中说:“或描写社会之污秽浊  相似文献   

10.
《梼杌闲评》(以下简称《梼》)是一部揭露明代宦官魏忠贤与熹宗乳母客印月互相勾结、篡权乱政的长篇小说。清代王无生在《中国历代小说史论》中说:“《金瓶梅》之写淫,《红楼梦》之写侈,《儒林外史》、《梼杌闲评》之写卑劣,……皆深极哀痛,血透纸背而成者”,对《梼》评价极高。但《梼》的作者至今未明。孔另境在《中国小说小说史料》中谓之为“明·无名氏”;戴不凡在《小说见闻录》中亦云;《梼》“不著撰人”。笔者认为,从《梼》和《三垣笔记》的观点相似及《梼》中的自然风貌、地方习俗和所用方言等条件来分析,《梼》的作者当为明末清初兴化人李清。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运河文化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运河文化自隋唐以后形成,明清时期进入空前兴盛的阶段.运河河道及其独特的工程设施、城镇网络、河政管理机制、社会结构与产业结构、商业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及运河区域人们的心理意识、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趋同,是中国运河区域文化的基本表现形态.开放性与凝聚性的统一,流动性与稳定性的统一,多样性与一体性的统一.是中国运河文化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2.
康熙年间,由秦松龄、严绳孙编纂的《无锡县志》收录了36位作家的39首运河诗歌,涉及无锡古运河沿岸的五牧、梁溪、芙蓉湖、泰伯渎等区域,这些诗歌反映了诗人的游历和交友情况,蕴含丰富的文化主题,向读者展现了多姿多彩的运河风貌,为研究古运河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弥补了一些正史语焉不详的遗憾。  相似文献   

13.
《北游录》中收录了谈迁自嘉兴至北京沿大运河往返的旅行日记,内容涉及大运河河道开挖修治情况、沿线船闸堤坝建设、湖泊水柜蓄水情况、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漕粮运输、城镇规模及经济状况、农业工商业、下层民众生活状况、各地风俗习惯、名胜古迹等等,生动地再现了明清之际大运河的风情面貌,保存了大量关于运河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4.
15.
千百年来,在长江下游南岸、苏南运河西侧,孕育、兴起了一座历史悠久而清新秀丽的江南名城——镇江。 镇江地处我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长江三角洲,区位独特,交通便捷,自古得舟楫之便,享鱼米之丰,素为“九省通衢”、著名商埠。 镇江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吴文化发祥地之一,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文明,人文底蕴深邃丰厚,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有焦山碑林、摩崖石刻、南朝陵墓石刻和抗英炮台等全国、省级重点文保单位19处,西津渡古街和张云鹏故居获2001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  相似文献   

16.
学界一般认为交流障碍和工业化造成的异化是安德森短篇小说《手》的两个重要主题,也是造成作品中主人公悲剧的两个主要因素. 在上述社会心理分析和经济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若从文化因素的角度看,父权文化是小说主人公悲剧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此种文化突出表现在对男子气概的放大与推崇,进而把与双性同体相悖的男子气概认同为一种美德. 主人公在这种被推崇至扭曲的文化中被迫屈尊与退变:手退变为机械,人退变为畸人.  相似文献   

17.
运河文化属带状型地域文化,其特质属商业文化。认定此点的依据有三:一是运河贯通带动商贸发展,增加官府税收;二是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三是打破封闭的农业自然经济,孕育资本主义的萌芽,推动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考察运河文化的兴衰,留给我们的启示很多:从其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农业文明关系看,二者并非绝对排斥,可以融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简单地对尚有很强生命力和发展空间的农业文明一概排斥,应以商改农,抓住机遇,扩大交流;从其与城市建设角度说,应延续历史文脉,注意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既遵循规律又要考虑超越式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从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看,一是区域经济发展既需外力,更需内力;二是应以旅游带动商贸;三是抓南水北调机遇,未雨绸缪,选准切入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全面考察的一个结论,也是他大半生人生经历的一个痛苦结晶。小说既呈现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时代主题,又呈现了个人的发现和灵魂的自我拷问这一“个人主题”,并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出色地完成了他的文化批判。  相似文献   

19.
曹雪芹与金庸虽然隔着两百年的时空,但是在创作个性的主体选择与响应民族文化的呼唤上,却若合符节。从反映的文化层次上,《红楼梦》与《鹿鼎记》居于中国文化系统的两极,正好构成了循环的中国文化背景。作为作家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中国文化进行的反思与批判,《红楼梦》有对文化凤凰涅槃的绝望的期待,《鹿鼎记》则沉潜到历史中寻找文化持续更新的动力。虽然曹雪芹与金庸对于文化的层级、文化的角度表现有别,但他们的基本写作立场依然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思"传统。基于独特的创作个性与独立的思想判断,他们对中国文化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新的构形,并创作出了能作为民族文化镜子的伟大作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