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大运河城市服务业的增加值和比重不断上升,服务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也面临着内部结构不合理,发展水平不均衡等问题。我们应深入挖掘大运河城市的文化资源优势,将大运河文化融入城市发展之中,重点培育文化服务、商贸服务和旅游服务等行业,以大运河文化产业发展为契机,促进大运河城市服务业转型升级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运河文脉以大运河文化为核心,具有时间与空间双重维度,是北京历史文脉、城市空间文脉的组成部分.运河古桥与大运河相生相伴,是运河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见证者与记录者.与大运河古桥相关的传说故事,在运河文化时空中生成与流传,它见证了漕运的历史变迁、记录了城市的建设发展、讲述了民众的文化生活,承载着丰富而鲜活的运河文化记忆,是运河文脉的重要载体.运河文脉的传承是运河历史文脉、北京城市文脉的传承,是中华传统文化根脉的守护,也是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的接续,亦是文化建构下的空间生产.运河古桥传说在运河文脉传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以记忆性叙事融合运河文化包含的多元内容,构建运河文化遗产存在的时空整体,是古都城市风貌恢复与保持的文化资源,也是凝聚民众价值共识的文化纽带,这是运河古桥传说及其传承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运河沟通南北,促进了人员流动和文化交流,使文学面貌发生新变,通俗文学市场活跃.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繁荣,涌现出大批作者群,且多分布在运河流域,与大运河关系密切.大运河作为自然物象构成明清小说创作的地理背景,成为见证时代和人物的典型环境.明清小说中的大运河带有特定的文化含义,形成独特的文化意象,如历史意象、英雄意象和商贾意象等.这些意象构成运河文化的重要内容,承载着民族记忆,反映着民族精神.研究明清小说中的运河文化意象,对于现阶段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徽商与大运河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两者之间是一种双向型良性互动关系.徽商称雄商界300年离不开大运河这条黄金水道的丰厚滋养,徽商既促进了运河城镇城市化进程,又促进了运河城市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和社会进步,还促进了运河城市的对外交流和开放.可见,徽商对运河城市发展的作用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大运河常州段有2 5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促进了常州城市经济文化的繁荣,也滋养了常州独特的区域文化。常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相较于周边城市,还存在着品牌优势不明显、特色不突出、开发导向单一等问题,文章提出应发挥创意常州的城市优势,不断赋予运河文化时代内涵,走一条"科技+""创意+""文艺+"新运河文化挖掘阐释之路。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运河申遗成功,分析了大运河沿线城市独特的旅游资源,探讨了开发运河旅游的市场前景。结合江苏扬州市开发运河旅游资源实际,提出了开创新型运河旅游产品、建设世界运河博物馆、塑造运河主题节庆品牌、培养新型专业导游等大运河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2004年9月在山东济宁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京杭运河文化艺术节上,徐州市与京杭运河沿线17座城市达成了联手申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运河文明的共识,为此,徐州市开始盘点运河“家底”,对大运河沿岸古迹和沿线文物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勘探,以建立一个完整系统的数据库。明代徐州段运河的胜迹,史书中出现频率较多的当数徐州洪、吕梁洪,  相似文献   

8.
日前,随着历时8年的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作为参与申遗重要节点城市之一的淮北市,很自然就成为安徽省为数不多的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那么,在大运河的“后申遗时代”,在保护好大运河遗产的前提下,怎样打运河牌、做“世遗”文章,开发好、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尤其是加大运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就成为当下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
韩旭 《北京纪事》2017,(10):8-13
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城市副中心时指出,通州有不少历史文化遗产,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北京要积极发挥示范作用. 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将其纳入“十三五”规划.市领导在通州调研时要求,在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上,以突出文明传播、文化发展、生态景观、产业发展四大功能,通过推进区域文化遗产连片保护利用,挖掘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整体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大运河是一条具有活态生命力的文化线路,孕育和滋养了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线路视域下的大运河非遗,个性与共性并存,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呈现出空间分布与价值属性上的整体性。其线性特征以及流动、开放、多元、融合的特质,显示并支撑着线路的系统功能与跨文化意义。它们由运河沿线的地域生态所塑造,与特定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空间生息与共,与运河的变迁和漕运的兴衰休戚相关,并且延续着运河文脉,承载着大运河文化的深层内涵与核心价值。大运河非遗的生存和发展,始终以大运河文化线路为背景和语境,二者之间深刻的内在关联是其独特性所在。  相似文献   

11.
影像是信息时代文化传播、表现和建构的重要媒介与形式,作为配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而创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大运河》,正是以影像的方式完成了对中国大运河文化的全面展示、形象构建与视觉传播。文章主要研究该片对中国大运河文化的影像构建与叙事策略,寻求大运河主题影像创作与运河文化建构的有效路径,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纪录片创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后申遗时期大运河郑州段保护和利用工作的重点是巩固申遗,重要措施包括遗产研究和监测、环境整治、运河遗产博物馆建设等,且已经取得了进展。但目前该工作仍存在运河遗产学术研究不够深入;重视景观环境建设、忽视文化产业建设;重视物质文化遗产、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当前和局部、忽视长远和整体等问题。对此,应进一步加强学术研究、建立健全高效统一的体制机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借鉴文化线路的遗产保护理念等推进大运河的保护工作,进而促进大运河郑州段在城市发展中的助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常州运河文化品牌的发展现状切入,以超级IP的视角进行观察,通过与周边城市大运河文化品牌的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常州运河文化品牌塑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出在超级IP的视角下常州运河文化品牌的塑造策略.认为常州运河文化品牌的塑造需要进一步厘清运河文化的内涵,保护和利用好运河文化遗产,处理好运河文化带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寻找运河文化的核心价值,凸显常州的地域文化特色,从而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宏观趋势下打造超级IP,进而促进中国大运河文化品牌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沿运城市应借助中国大运河“申遗”取得成功的机遇,依托运河文化资源,积极发展运河文化创意产业。有“运河之都”称号的江苏省淮安市,是沿运城市中颇具代表性的城市,应努力整合资源,发挥资源优势,进行运河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推动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提高淮安在沿运城市中的影响力。淮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应走出一条有运河特色的鲜明的路子。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工作的逐渐深入,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提上日程。扬州作为大运河滥觞之地,有着其他运河城市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大运河扬州段除了河道、船闸等水工遗产之外,也有一些非水工类的历史文化遗存,如著名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扬州城遗址。从扬州城址变迁、扬州城址变迁与大运河的关系、扬州城址变迁与大运河联系的价值三方面进行考述,可以厘清扬州城址与大运河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北京提出了要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研究居民对于运河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情况对于运河文化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SPSS描述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法,对通州古运河上的三个码头、大运河(北京段)的三个因运河而生的传统村落上马头村、皇木厂村、崔家楼村为案例进行研究,可以看到大运河(北京段)传统村落居民对运河文化的认知和认同状况整体较好,影响认知的主要因素为月收入、职业、文化程度,不同的因素对不同的认知内容有不同的影响.区位影响居民对运河文化的认知,即不同村落居民对运河文化认知情况存在差异.加强居民对运河文化认知及认同的重要方式有两种:加强运河文化的空间表达和加强居民对运河文化的传承.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议提高居民对运河文化的认知,针对不同的认知内容,对不同月收入、职业、文化程度的居民应采取不同的措施;针对不同区位村落的居民,采取差别化的措施,加强其对运河文化的认知;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运河文化的空间表达、加强长辈对运河文化的口传.  相似文献   

17.
大运河是我国宝贵的水系遗产,其水系景观和夜景是相关城市重要的景观元素。文章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提炼了以旅游者需求为指导的旅游开发模式,并以常州运河夜游为例,对常州大运河的夜游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对运河带其他城市夜间水上旅游的开发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运河河南段是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原文化遗产的表征和珍贵的文化资源。近年来,学术界对大运河河南段文化遗产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了准确把握大运河河南段文化带建设发展趋势,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为主要检索对象,采用高级检索方式,对检索出的大运河河南段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从大运河河南段遗产分布、保护、开发利用以及大运河河南段运河文化研究进行论述,旨在对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有所启示,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9.
淮盐作为传统中国的财政渊薮,历来与大运河有着密切关联。大运河是淮盐运销的必经之道,借助于大运河以及众多的运盐河道,两淮盐产地才得以联结淮河、长江及其支流等大型水道,将巨量食盐运输至各处销卖,满足百姓日用与国家财政需索;大运河亦是私盐贩运的重要渠道,私盐穿过运河集散、中转,贩卖到各地。大量的食盐生产与外运,大量外来商人、游民等群体在滨海和运河交汇地带聚集,促使大运河淮扬段东翼形成了相应的商贸与生活中心,带动了两淮盐区城镇的繁荣与文化勃兴。  相似文献   

20.
大运河孕育了明清新思想,明清思想浪潮是围绕在运河两岸展开的。大运河的畅通促进了运河两岸社会观念的变迁,加强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使人们的思想在明中期冲破程朱理学的束缚,萌发出了新思想的萌芽。明清时期的运河两岸是中国在那个时代思想最活跃和最有朝气的地区,也是思想变化最敏感的地带。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或出生和成长在运河两岸,或在运河两岸地区求学、游历、任职。其思想产生、成长于运河,传播于运河。大运河不仅仅是一条经济之河、政治之河、军事之河,更是一条涌动的思想之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