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新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6):133-139
蝴蝶进入诗人的视野,而后化为诗歌意象,大体有三个层面:1它是诗境中构成自然景观的要素;2.作为一种意象,在民族文化的渊源里,可以找到两个典型的原型,其一.“蝶恋花”词牌的初创意义,即赋子蝶与花之间的密切关系以人格化的意义;而广泛流传的梁祝故事中的浪漫的“化蝶”情节的内涵则蕴含了至死不渝的爱情的意义。这两种文化原型代表了源远流长的关于爱情、亲情和人情的精神。3.从“庄周梦蝶”的哲学思想中演绎出来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种种体验与感悟.丰富的蝴蝶意象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诗学理念和个性的诗人笔下,构成新诗中色彩斑斓的诗篇。 相似文献
2.
李之凡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1,23(4):17-20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意象在中国文化中的最初含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了意象中两个成分“意”与“象”在创作中的关系以及在创伤中的独特魅力。由于意象与象征、原型有着不可忽略的联系,本文对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一些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陈绪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6(1):84-88
在中国古诗词中,优美的月亮意象众多,而为数相对较少的太阳意象则多被弱化,其缘由在于多数中国人阴柔的个性、中国静态型的文化、中国社会结构 2 000年的超稳定。从“五四”始,阳刚的太阳意象取代月亮意象。在中西文化碰撞中,西方文化取得优势,许多中国人被迫由静转向动,以西学向静的文化传统发起猛攻,郭沫若等人的太阳诗歌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对时代精神的把握。解放后,太阳意象泛滥一时,但因缺乏科学与民主的精神,这些诗作属于一种太阳崇拜。直至改革开放后,太阳意象才恢复了应有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4.
刘静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0):172-174
"中国新诗"派在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汇点上形成了自己的诗美理想,他们以独特的艺术理解去拥抱和融汇西方现代主义"新的写作方法",构建和强化诗歌自身的审美品格,坚持"戏剧化"的创作原则和意象化的美学追求,成为20世纪40年代诗坛上独树一帜的艺术生命群. 相似文献
5.
张懿红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1,(6):137-147
当代敦煌题材新诗创作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根据这类诗歌中敦煌意象(指体现在诗歌中由诗歌反映出来的敦煌形象)的变化,分为80年代初、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后3个阶段。从思想解放、人性复苏带来的美神再生,到文化寻根切入敦煌历史文化和生命本源,再到世俗化进程中凸显敦煌的宗教神圣感,30多年来,敦煌题材新诗沿着自己的轨迹发展变化,也体现了时代潮流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许霆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新诗戏剧化的原则是表现上的客观性和间接性 ,体现了新诗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中国新诗戏剧化体式的典型类别是新诗戏剧独白体、新诗戏剧旁白体、新诗抒情诗剧体和新诗戏剧对白体 ,本文对闻一多、卞之琳等优秀的新诗分别予以例释 相似文献
7.
8.
9.
黄钢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4):90-98
新诗艺术上的成败,与象征手法的运用有很大关系.新诗在继承中国传统诗歌象征手法的同时,嫁接了西方象征手法,并同化了西方象征手法,使新诗在艺术上得到发展.如果没有象征的继承、嫁接与同化,新诗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生命力,但是二者的同化还不够完善,还有待诗人们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0.
崔存凤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5):119-120
莫言在《红高梁》中,用他优美的语调为我们渲染了一个"红高梁"世界.通过对强悍生命的书写,召唤着我们民族的刚健之魂.红色作为一个"原型",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基本上成为一套密传的符号",这种"颜色词所负荷的情感力量十分强烈".这种"红色"原型所引审出来的象征意义已经广泛渗透到我们民族深层的心理结构中,变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小说中作者对"红色"原型的复活,就是在某种事件的激发下,把它"从集体无意识的深渊里提取出来,使它与意识到的价值产生联系,并藉现代语言转化为同时代人可以接受的象征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赵湘学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2):8-12
毛泽东图像不仅是一种视觉符号,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主要是通过符号的图像化、文化的图像化和图像的形象化来体现的。毛泽东形象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创造和发展了中国现代文化。在今天这个图像的时代,毛泽东形象是新的中国文化符号,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象征,代表自近代以来中国文化自醒、自信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叶当前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76-181
按照诗人所选物象与离别的关系来看,中古送别诗的离别意象主要有三种类型:空间隔离型、送别地名型、飞翔运动型。空间隔离型意象主要以两地遥不可及的物象或地名来表达诗人主观情意,经常运用的意象有歧路及两两相对的背反组合意象等;送别地点是送别诗一个重要的写作要素,像浦、亭、灞陵等泛指性地名在中古送别诗中已成为成熟的离别意象;飞翔运动式意象指飞鸟与那些能够自由运动的意象,如鸿鹄、别鹤、双飞翼、幻梦、浮萍等所表达的离别意味比较浓郁。 相似文献
13.
诗的意象运动的动力源在于情感 ,是情的流动引起包括情与理两端的意的流动 ,又是情和意的流动造成象的跃动。因为情和意如气体或液体呈线型流动 ,像如固体作块状跃动 ,所以在诗的意象运动中 ,往往出现象断而意连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张中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25(2):44-47
诗歌意象是我国古典诗歌理论的重要内容,对于意象类型的研究,可以有诸多角度,而从意象创造的目的性角度切入,则是把握意象类型特征的又一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王顺娣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6(1):57-64
传统文论中的水意象批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水为喻论述文艺的起源和发展;二是以水意象描述文艺创作中审美主体的修养、心态以及创作原则、方法等;三是借水的波光、颜色等形容文艺的不同风格及其鉴赏。水意象批评具有比喻意义和本体意义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试论韩诗奇险意象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u Zhenhua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奇险意象"是韩诗内容的主要构成,具有五个显著特征:一、意象创造的主观化;二、意象选择的怪异化;三、意象描写的动态化;四、意象排列的密集化;五、意象组合的叙事化。奇险的韩诗是一种为将来的艺术,在宋代以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习惯于以西方哲学中的还原论的思维方式来分析、评估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形神观。可是 ,形与神的关系原本就是一种整体的关系、一种系统的关系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形神观也是一种整体观、一种朴素的系统观 ,因此 ,用还原论的观点是无法作出合理评价的。为此 ,本文试图从现代系统论的角度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形神观进行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18.
“土地”是现代诗歌写作中频繁出现的意象。从国家主题的视角,土地会有不一样的解读。具体阐释的过程包括:土地的现实与深切的挚爱、离乡的际遇与返乡的渴望、深入土地与特定的情思、地域的书写与进入当代、多元展开及其历史形态五方面。它们以历史发展的顺序交相排列,呈现主题演变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雷文学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6):27-30
"象征"是中国现代纯诗从西方借鉴的最重要的创作手法,但是,这种看似来自西方的象征思维,实际是民族诗学思维方式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复活;其核心是老庄哲学冥合自然的思维方式。现代纯诗的追求者们对象征进行了两种阐释:一种是比照解释,将象征等同于我国的比兴;一种是经验描述,这些阐释均内在地体现了老庄冥合自然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0.
意象造型是表现在中国画绘画过程之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造型方式.本文从以神起观、凝神取形、炼形造型、型形传神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意象造型在中国画绘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