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国胜 《人口研究》2001,25(2):32-34
200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3亿,约占人口的10.2%,这意味着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据预测,2015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将超过2亿,到2055年将达到峰值4.4亿.  相似文献   

2.
我国应尽快建立健全老年人援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应尽快建立健全老年人援助制度伊佳严我国是一个占世界总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老年人口绝对数最大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亿,约占总人口的10%。另据有关方面预测,到本世纪末,我国60岁以上老...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口:一种亟待开发利用的社会资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重已由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的7,66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7.64%,猛增至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9,738万人,占总人口的8.59%;据估计,到200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1.31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将突破10%,届时中国将跨入老龄化社会行列。然而,与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有的和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加速老龄化的进程之间存在着惊人的不相适应,老龄人口问题将十分严重。对此,学术界提出了不少有见地的观点和建议。但就目前的研究热点来看,往往侧重于社会应为老年人做些什么,即对老…  相似文献   

4.
人口老龄产业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按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的标准衡量,上海(13.14%)、浙江(10.39%)、北京(10.36%)、江苏(10.34%)和天津(10.25%)5个省市已进入老龄化省区。十多年来,全国大部分省市亦相继步入老龄化。至200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达1.3亿,约占总人口的10.2%;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9300万,占总人口比例达到7%,这些数字、比例每年还在递增。据有关专家预测,203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3.1亿,占总人口比重将提高到20.42%。到205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  相似文献   

5.
中国未来发展的人口基础将是重度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老龄化速度是发达国家的2倍以上,且是"未富先老"。本世纪中叶中国老年人口将达顶峰4.87亿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接近2亿的国家。老龄化发展规模大,速度快,结构复杂,且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的失落感与精神赡养的法律调适冯湘妮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口群体老龄化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怎样消除老年人的失落感,使他们能够保持一个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并在法律上加以确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老年人,在我国是指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目...  相似文献   

7.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未来趋势 根据我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08年底,我国已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6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2%。根据人口学专家预测,2l世纪我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按照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从2001年至2100年的100年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大致可以划分为快速老龄化、加速老龄化、重度老龄化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8.
关于人口老龄化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岁以上人口属于老年人口。老年人口占人口比重在全世界都呈上升趋势。联合国规定,凡是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超过10%的,属“老年型”国家或地区。在我国,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的数量和比重正在迅速加大。198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8%,达8000多万;预计到本世纪末将占到全国总人口的11%,达1.3亿,2025年将增至20%和2.8亿,趋势是超老龄化。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人口老龄化现状1959~2009年,全俄罗斯0~14岁少年儿童人口呈减少趋势,所占总人口比重由29.2%下降到14.8%,下降了14.4个百分点,而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在增加,2009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已达到17.4%。按照联合国的统计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因此,俄罗斯目前已经属于老龄化社会。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口的心理调适与健康老龄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一些人口高度老龄化的国家,十分重视对健康老龄化问题的研究。在我国,健康老龄化还是一个新命题,对它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老年人口的心理变化与健康老龄化的关系,并从中寻找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途径。一、老年人口的心理健康是健康老龄化的区要方面一般认为,健康老龄化是指在老龄化社会,绝大多数老年人健康长寿,社会发展不因人口老化而受影响。健康老龄化要求提高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使老年人平均寿命延长,余寿中的带病期大大缩短,继续工作的年限延长,由衰老而造成的老年人社会功能衰…  相似文献   

11.
少子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随之也亟须探究人口结构变化特征、发展趋势、经济社会后果,以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少子老龄化压力,助力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之相对于“未富先老”的发展中省份更显得必要和迫切。于此,基于“七普”数据并结合历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在“未富先老”境况下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贵州省少子老龄化特征进行系统描述的基础上,运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贵州省未来10年幼龄人口与老龄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通过少子老龄化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发现,贵州省少子老龄化现状呈现出了幼龄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老幼人口性别、城乡和地区分布差异明显,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劳动人口持续减少,人口流出进一步加重老龄化等显著特点;在未来1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6%,老龄化程度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尽管其间少子化程度将得到一定缓解。而人口少子老龄化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不可避免地在劳动力供给、资源配置、消费结构、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对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因此,随着贵州省人口少子老龄化进程的推进,应该不断优化生育政策及相关配套措施、开发低龄老年...  相似文献   

12.
文章使用正在经历或已经历过人口负增长时代的17个国家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人口负增长时代人口规模结构变动对科技创新的影响。人口负增长时代主要以人口绝对数量的下降和人口相对结构的老化为特征,对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产生影响。按照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大小和人口再生产的亚欧模式分类后,实证研究发现:人口结构老化与一国科技创新能力呈现明显“倒U”型关系,变化拐点为老龄化水平达到16.58%;与中等收入国家相比,高收入国家初期应对负增长时代人口结构老化风险的能力更强;按人口规模划分,人口增长率变动与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负向关系显著,人口大国承受和化解老龄化后期负面影响的能力更强;与东亚国家相比,欧洲国家由于经历的人口负增长时域长、国家多,其人口增长率、老龄化水平与科技创新之间已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关系。当前我国拥有规模庞大且相对稳定的劳动力队伍和科研队伍,高等教育普及程度和研发投入占比仍在稳步提升,对未来人口负增长时代的科技创新发展不必过于悲观。面对将很快到来的不可逆的人口负增长时代,我国应当未雨绸缪,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维持稳定的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3.
我国快速实现人口转变,使老龄化社会于世纪之交提前到来.在一定的资源环境和技术、制度条件下,统筹解决好人口总量较大与结构矛盾突出的"两难"问题,成为现阶段人口均衡发展的基本命题.如果及时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并择机进一步调整人口及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将妇女生育水平提高到1.8左右并逐步回归到更替水平上下,那么,未来三、四十年,我国人口将趋向于一个稳定人口,年龄构成和城乡构成将大体稳定下来,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约为1/3,老龄化程度达到发达国家的整体水平,但仍低于德国、日本等国家的水平,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届时,人力资本积累居世界前列,基本实现国家现代化,人口自身各要素之间及其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可望保持总体协调.  相似文献   

14.
发展社区老年服务事业的社会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社区建设和发展社区功能,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即将到来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时期,发展社区服务事业特别是为者服务事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有重要意义。社会意义之一,发展社区老科民务,有利于建立以家庭养老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国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3亿,80岁以上高龄老人有800万,204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峰值期将达到4.1亿。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超前经济发展水平,不可能建立起适应老龄化需要的全方位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5.
应对老龄化世界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人口正在加速老龄化。20世纪后半叶的生育率下降和预期寿命的稳定增长导致了世界老年人口的急剧增长。65岁及以上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并且在21世纪还将继续增高。这种趋势对于许多国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为它将潜在加重现存老年社会供养机构的负担。一种流行的观点是视全球人口老龄化为若隐若现的大灾难。这种观点认为老年人群是脆弱的不稳定人口,它将使养老金和社会保障基金枯竭,摧毁健康保健体系,社会支持则依赖于逐渐减少的劳动力人口。 在《应对老龄化世界的挑战:跨国研究》报告中,由美国…  相似文献   

16.
论养老资源的自我积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25年以来随着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见加快,预计在世纪之交的时候,我国就加入了世界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人口快速老龄化的人口学后果是老年人口总量急剧扩大,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迅速上升。根据有关方面的预测,到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23亿,占总人口9.8%;到2030年,老年人口则猛增至3.35亿,约占22%;再到2040年,老年人口又增加到3.84亿,占25.1%。人口  相似文献   

17.
建立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思路尧金仁一、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人回老龄化的客观要求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预计到下个世纪,这个问题将成为世界各国人口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我国也不例外。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有5亿...  相似文献   

18.
有关人口老龄化若干问题的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口老龄化是一种带全球性的人口发展趋势,中国也不例外。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5.6%。预计2003年前后,将上升到7%,从而跨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届时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总数可达9,000万左右。从预测来看,在21世纪的上半叶,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2010年为8.1%,2020年为10.9%,2030年为14.7%,2040年为19.8%,2050年将高达20.9%。人口老龄化及其老龄问题正在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中国老年学学会会长邬沧萍教授在中国老年学会成立十周年暨优秀成果表彰大会上指出:老…  相似文献   

19.
人口老龄化将成为我国21世纪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必将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整体规划产生深刻的影响。国家统计局的有天资料表明:1994年中国拥有60岁及以上的人口1.1697亿,占总人口的9.76%;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1.3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我国将进入老年人口型国家;而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1亿,约占总人口的27.4%,从而进入高度老龄化国家。如何解决这一“白发浪潮”所带来的冲击将是我国社会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本文主要立足于利用老年人口资源的基础上,来阐述我国应该提倡发展老年人自愿互助活动,以部分缓解老…  相似文献   

20.
当代人口学家早已敲响警钟,中国人口的老龄化正在迅猛地向我们走来,人口老龄化已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同步出现,要重视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新问题.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8.6%,预计到2000年时将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