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影从一定意义上而言可以说是现实社会生活中一种简影.现实主义题材影片的宿命在于影片的选题本身,即从我们的身边事物出发,艺术家通过艺术的特殊手段来描绘他心目中的一番大千世界.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往往都是从一个小的切入点来展现影片所反映大的社会环境与社会背景.从影片反映社会的现实情况来看,即从影片的主题来看,我们受众有一种"似...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现实题材影片创作中体现出更加深沉的现实性和强烈的文化主体性特征。在文化自觉意识的引领下,不同民族身份创作者对少数民族现实生存焦虑和文化焦虑给予了积极关注、深深的思考和现实主义的表达。民族现实题材电影逐渐摆脱对民族历史现实的缅怀与追忆,开始正视和回归理性民族"现实",通过对民族现实世俗生活的真实刻画,在遵照电影艺术叙事规律和法则的前提下,实现了民族现实题材电影民族性、时代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提升了整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艺术水准和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3.
论《三峡好人》对电影艺术现实主义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世界电影史上经历了多次现实主义的思潮,产生了诸多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从艺术创作应该以创造的主体性去超越现实的客观性这一观点出发,首先以经典的现实主义作品为例,对电影艺术的“现实主义”传统做了廓清和论证,分析了艺术创作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并指出现实主义的特征,接着对影片《三峡好人》的现实主义特色做了具体的阐释和解读,最后对《三峡好人》中出现的“超现实主义”影像进行了揭示和剖析,指出其超现实主义的镜头是影片现实主义表达方式的延续,从而对《三峡好人》做出宏观的评价和微观的解析。  相似文献   

4.
绝望的天才与天才的绝望——解读法斯宾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斯宾德是位电影天才,他的人生和影片因自己的生活以及所面对的德国历史与现实,而始终带有深入骨髓的绝望感.他通过影片表达对"第三帝国"的历史反思、对德国现实的思考.他的影片崇尚德国式好莱坞电影而具有好看的外观,然而因艺术地运用"间离"手段而使影片具有深刻的意蕴;同时,运用色彩和空间造型的象征来获得深层意蕴是法斯宾德影片的又一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国武侠电影与宗教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好莱坞电影不同,中国武侠电影保持了主流电影二元对立的叙事结构,由于宗教的介入,中国武侠电影叙事体系中出现了"第三种力量",改变了二元化叙事格局,也改变了武侠电影的精神模式.中国电影巧妙地将宗教伦理与影片叙事情节交融起来,宗教伦理在为正义力量提供合理道德依据的同时,通过皈依宗教流露出否定暴力的"出世情结",使中国武侠电影的文化精神在世界动作影片的历史序列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6.
象征手法已成为现代电影必不可少的策略,这一策略使得作品超越银幕形象的现实属性而产生一种深邃的哲理内涵.象征凸现了电影艺术形象上与现实审美的距离和内容上对现实价值的关怀."水"在不同文化中均负载着复杂而广泛的文化含义,其在中外电影作品中的象征性同样具有多样性.以"水"为代表分析影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影片的审美品位与意境营造,也有利于推动电影创作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7.
日益风靡的网络游戏促发了电影对其进行“再媒介化”的创作,由此诞生了一批“网游电影”,《头号玩家》和《失控玩家》即其中的两部代表性影片。与之前的电影对单一物理现实的呈现不同,这两部影片转向了对科技仿真现实与物理现实的共时思考和同时表现,其中内含着“网游电影”之“一个银幕、两种现实、三重世界”的结构关系,亦显示出“网游电影”与传统电影在叙事、主题、意识形态之间的关联及差异。此外,“网游电影”在吸收游戏元素的同时,又受到了电影艺术的规约和再编码。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代现实主义电影思潮的变化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主义电影思潮在我国各种电影思潮中处于主要地位,在我国当代电影思潮中贯穿始终。现实主义电影思潮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并发展了巴赞的“写实主义电影观”、“影像本体论”与“现实渐近线”理论以及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精神。这一思潮提倡大量采用实景拍摄,以便增强银幕空间的真实性;在表演方面则要求生活化,力求反映出生活本质,具有纪实性的特点。现实主义电影的内涵与外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手法与形式不断创新,其核心是对现实的深切关怀和深刻表现  相似文献   

9.
《钢的琴》是一部优秀的国产黑色幽默现实主义影片.如同画面、语言等, 音乐也是电影叙事的一种符号或手段, 关乎影片的视听效果和观者思想情感共鸣的激发程度. 《钢的琴》中大量音乐元素的植入及其对主题、情节、氛围、人物形象和时代特点等的渲染、衬托和诠释, 成就了该片鲜明的音乐叙事特色.具体表现为音乐选编的中西合璧多元化, 音乐之于影片时代性的体现、对主题的衬托、与剧情的契合、对影片黑色幽默效果的强化等方面.洞察优秀影片音乐叙事特点, 有助于提高电影音乐的创作和编排质量, 提升观影水平.  相似文献   

10.
电影片名中的文化“他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加之当今中国大规模地引进外国影片、且以英语影片居多,因此,电影片名翻译尤显重要。电影的本质与电影片名的功能决定了电影片名中"他者"的存在;同时,源语片名必然与文化"他者"紧密相连。与汉语文化相比较,英语电影片名中存在语言及思维层面的文化"他者",对其加以清楚的认识,有利于电影片名翻译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第二代电影导演的艺术贡献突出体现在:他们以"凝视现实"、"抓住现实"、"描画出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真实",确立了中国电影的现实品格;以影像叙事艺术创造和电影表现的独特性,确立了中国电影的审美品格;以直面人生的艺术精神、真实性的美学原则和客观写实的表现手法,确立了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美学形态;以在民族性格刻画中去挖掘民族现实内涵、从民族欣赏趣味着眼去结构叙事、将民族艺术美学融入镜头影像等探索,确立了中国民族电影的艺术追求。由此也就决定了第二代导演在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在呈现现实和影响现实两个维度上,现实主义具有丰富的审美与政治内涵,并且在电影理论的语境下与欧洲左翼思潮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性。具体而言,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不仅奠定了左翼影像的理论基础,更在艺术实践上树立了典范。本雅明揭示了电影艺术的双重政治属性,从而对左翼艺术在视觉维度上的超越性进行了深入挖掘。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法国新浪潮的电影人则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上做出了各自的探索,从而将左翼电影的理论潜能落实为现实社会中的文化政治。现实主义电影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视觉维度上透视艺术与政治之间关系的学术语境,值得进一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电影是技术与艺术的联姻.数字技术是电影"再现现实"神话的新飞跃,它使电影在虚拟现实、再造历史、重组时空等方面获得了空前的自由和可能.但数字技术并没有完全颠覆电影影像本体理论.电影的真实性与假定性本质决定其在数字技术的虚拟美学中延续着现实主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这部影片作为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之作,也是被公认的第一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作品。它的纪实美学风格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本文从记录性,实景拍摄和长镜头的运用,蒙太奇手法的巧妙运用以及细节的幽默处理四个方面体现了影片的纪实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5.
电影艺术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它的叙事性,这是因为电影艺术家制作一部影片的目的,就是运用电影语言和叙述话语去展示生活中人的性格和命运。艺术家们通过电影思维,合理地构建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精巧地安排情节的发展顺序与跌宕,使之符合生活的逻辑并达到艺术上的完整和统一,这样便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叙事结构形式,在众多的叙事结构中有一种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叙事方式,这就是现实心理叙事结构c现实心理叙事结构一般来说是从现实和人物心理意识两个层面展开事件和塑造.人物性格C现实是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基础,人物在错综复杂的现实…  相似文献   

16.
电影应该以其特有的艺术手段和形式去表现电影家对于时代、现实和人的深刻发现,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从早先认为"影戏是由扮演的戏剧而摄成的影片"及其所形成的戏剧式电影形态,到1970年代末以来,大陆影坛的纪实美学、影像本体美学、新写实美学,和台湾"新电影"、香港"新浪潮"等电影创新潮流汹涌,正是不同代际导演从不同角度对电影艺术特性的执著探索,推动了中国电影艺术审美的发展和深入。在实践中,他们以艰辛的艺术创造建构了中国电影的两大传统:"人学内涵的现代电影"和"世界视野的民族电影"。前者强调电影与时代、现实和人的深刻联系,以其社会人生呈现的"现实的真实"和"人性的真实",丰富和深化了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内涵;后者在民族性格刻画中挖掘民族现实内涵、从民族欣赏趣味着眼去结构叙事、将民族艺术美学融入镜头影像等独特创造,又使中国电影成为富于民族审美特质的现代电影。百年中国电影这些探索,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艺术资源。  相似文献   

17.
巴赞关于电影语言和写实主义美学的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写实主义美学和电影语言分析是巴赞电影思想的核心,也是西方电影理论的两块重要基石。巴赞的电影写实主义美学根源于西方理性主义,也影响了巴赞对早期电影语言的研究。巴赞将电影语言在意识形态领域划分为“给现实增添什么内容”和“揭示现实真相”两个阵营,他重点论述了后者的历史演进和关学意义,却忽视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巴赞的电影思想和研究方法对建构中国电影语言体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当前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现状,针对译名中很常见的变译,指出电影片名的翻译是一种特殊的广告艺术,电影片名就是影片的广告和商标;运用德国功能派提出的"目的论"为广告翻译中的变译提供理论支持,从中英电影片名语言的不同特点和中西文化的差异两个方面探讨了变译产生的原因,并辅以实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哲学称之为"道",电影艺术则称之为"器","道"与"器"合称为文化。因此,"道"与"器"结合才能深刻把握文化的本质性力量,自身肩负起文化使命的深刻自觉,以及在常态化社会进行文明推进。电影艺术以其独特的视听观感放射出民族文化内质的魅力,动画电影《兔侠传奇》不仅向世界展示了浓郁的中国武林风情、建筑艺术、饮食起居及语言文化,更重要的是塑造了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观,影片蕴含着丰厚的儒家人文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框架下考察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本文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理论为例,通过对建筑艺术与社会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反思,提出建筑艺术在反映社会现实时受制于意识形态的强大力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理论的发展历程证明,无论是在苏联还是中国,植根于社会现实之中的意识形态的开放与专制,极大地影响着建筑艺术的繁荣与衰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