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时期,中华职业教育社为了挽救乡村危机,提出了不同的乡村建设思路,并付诸实践.中华职业教育社认为适合中国实际的乡村建设思路起码应具备两点:以政权的力量推动农村经济复兴;农村建设的机构、事业必须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遵循精简、效率的原则.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借鉴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乡村建设思路,坚持政府主导,量力而行,走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如何改进中国农业教育,是民国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社会改革议题之一。南北知识界对此竞相发表意见,以期通过集团力量,影响政府决策,把各自的改革意向付诸实践,进而推进农业问题的科学解决。透过中华农学会、中华职业教育社等社团组织的观念、行事与彼此关系,可以生动展示新旧知识人连成一气,整合团体力量,从坐言到起行,合力推进农业教育改革的历史图谱,以及对农业教育新学制形成所产生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3.
江问渔农村改进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问渔农村改进思想系统辨析了农村改进与农村教育的区别与联系,回答了农村改进由谁来做,怎样才能做好的问题,并提出了农村改进的一条总的原则和三条基本标准。江问渔的农村改进思想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乡村建设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1917年在上海成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是我国成立最早的旨在研究和推广职业教育的文化团体,它开辟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新领域,并对我国现代教育发展和教育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职教社历史,对我们探讨中国近现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有重大意义。职教社是由知识分子组成的教育团体,从他们所走过的道路,可以看出中国近现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救国问题、革命与改良问题上探索和追求的足迹。  相似文献   

5.
职业问题是青年人生中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近代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展职业教育、职业指导活动,从最初青年出路问题的探讨,到后来青年其它职业问题的全盘解决,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与努力。中华职教社的相关活动虽然没能彻底地解决当时青年的职业问题,但是确实给相当一部分青年以帮助,而且对于我们今天亦有着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之"公共卫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以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南京金陵大学、山东齐鲁大学等为代表的一些民间教育和学术团体以及大中专院校,为复兴日趋衰落的农村经济,到农村建立实验区(县),从事以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实验。据统计,当时600多个教育和学术团体及大中专院校在全国建立了1000多个乡村建设实验区(县)。研究乡村建设运动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它能为我们当今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崔军伟 《兰州学刊》2010,(7):204-206
自1917年成立试验工商职业教育,到20年代明确提出农村改进,中华职业教育社经历了一个工作重心从城市到农村,从工商业到农业的转变。这一转变既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与职教社自身具有的独特“作风”紧密相关。这一转变昭示了社会组织永葆生机的秘密,也揭示了中国农工商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广西省教育会、生活教育社、广西省教育研究会、桂林市教育会、中国教育会桂林分会等教育社团在桂林十分活跃.这些教育社团多次举行会议,讨论教育问题.为了推进教育的发展,各社团还创办了教育刊物.桂林各教育社团不仅致力于发展教育事业,也十分关心战争进程和抗日文化的发展,教育社团在抗战文化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武汉工业职业教育协会是武汉市经信委所属的武汉工业职业教育社团组织,经市民政局批准于一九八八年成立。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里生了根的人”——缅怀黄炎培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敬的“珐琅博士” 我认识黄炎培先生,始于1928年。那年夏间,我在镇江润州中学读满了初中一年级的课程,因病随同大哥揆生到上海就医,入冬,同往中华职业教育社拜谒先生,请求作转学指导。先生听大哥说,我们兄弟姊妹共十人,如果都要读满高中,则费用浩大,双亲不胜负担。他们指望我初中毕业后,只须有一艺之长,能就业自立就可以了。先生立即建议我转入陆家浜中华职业学校,在铁工、木工、商科中任择其一。大哥为我选了铁工科。入学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党派,是指国共两党之外代表中间阶级、中间势力的政党和政治团体,主要是1941年3月组成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三党三派(即中国青年党、中国国家社会党、第三党、中国人民救国会派、中华职业教育社派和乡村建设派),它们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民主党派中虽然有左、中、右之分,但是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在坚持抗战、坚持团结、要求实施民主宪政这些根本问题上,它们是基本一致的①。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胜利的果实是由整个中华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概述了信息附加值创造与职业形态变革的关联之后,着重阐述了作为职业形态一种的教育职业形态与信息网络发展的关系。文章强调,教育职业形态是随着社会产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革的。当代信息网络的发展,尤其是教育信息网络的发展,引发着教育职业形态深刻而剧烈的变革,开始推动全球的教育事业。教育职业形态的变革涉及广泛,我们必须顺应信息文明时代的要求,变革我国的教育职业形态,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落实科教立国、科教兴国的方针  相似文献   

13.
《徽州社会科学》2007,(7):I0002-I0002
黄山市中华职业学校、黄山市旅游经济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安徽省第一所旅游中专学校、安徽省唯一一所国家重点建设示范性职业学校。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技能为抓手,实施品牌战略,争创一流职业学校,打造职业教育航母。  相似文献   

14.
《徽州社会科学》2009,(2):I0003-I0003
黄山市旅游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是黄山市中华职业学校下属的就业培训机构。2008年以来,为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在市教育局的具体指导下,根据“长短结合,盘活教育教学资源,服务本地经济”的指导思想,依托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积极组织实施“民生工程”,力争为社会劳动力就业办好事、实事。  相似文献   

15.
发展实用型职业技术教育是发达国家经济腾飞的成功经验。笔者最近翻阅研究了介绍国外职业技术教育的资料,走访了赴德国考察职业技术教育的有关人士后,有了这一认识。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在一片废墟上,经过五十年的建设,大步登上了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的位置。德国介绍其成功原因:一是实行了市场经济,二是实行普遍的国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从而创造出优良的产品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德国整个教育是以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的结构体系。它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层次和职业教育结构。它往前渗透到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6.
李永志 《理论界》2001,(4):48-49
确保教育质量是完成教育任务的根本。在不能保证教育质量的情况下执行的任何教育计划,教育方法及其它种种教育措施都将无从谈起。只有保证教育质量,培养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目标是直接参加生产一线的职业技术工人,因此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一、职业技术教育的独特性 职业技术教育即不同于中小学教育,亦不同于高等教育,它是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一门或几门现时社会需求的职业技能的教育,它要求学生在所学学科专业方面达到中级以上专业职…  相似文献   

17.
在开放式教师教育背景下,对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的大学生,通过“3+1”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模式,在“三导师协同”指导下,通过“流水线”的训练程序,进行教师职业认识能力、职业知识能力、职业执行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训练,辅助以“多维”评价和“永续性”跟踪服务,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8.
2012年3月7日,新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在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召开专家委员会工作座谈会,部分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座谈会。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七点建议。为便于开展工作,新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将现有的专家分为教育实践组和理论研究组,并进行了分工。教育实践组侧重于宣传普及、推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理论研究组侧重于中华传统文化理论问题的探讨,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如何为现代社会服务,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服务。此外,此次座谈会还就研究会年内召开学术交流座谈会、组建专家讲师队伍等有关事宜作出安排和部署。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具有紧迫性和必然性。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建立教育投资多元化制度,建立多种办学模式,开展“短、平、快”和“宽、适、合”的实用技术培训,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队伍作为高校在管理和教育当中的一支关键队伍,既担负着新时代育人使命,又面临着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为更好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效果,辅导员队伍可以通过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服务学校的发展战略、关切和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来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