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广土司制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湘鄂西土家族地区,明朝洪武年间,曾经实行土司制度,设置过各级土官,史称湖广土司。这一制度,对于土家族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过重大影响。一今湘鄂西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生息、繁衍的地域。春秋时,鄂西属巴国地,后来属楚巫郡地。湘西属楚地。白起伐楚,略取“蛮夷”,秦曾在此置黔中郡(《十道志》下)。两汉时,改黔中郡为武陵郡。唐时,这一带属溪州、施州(《元和郡县志》江南道六)。汉唐以来,对这一地区均实行松弛的羁縻政策。  相似文献   

2.
一、巴族及巴国的兴亡 (一)巴族溯源 巴族是一个古老的部族,其名为“巴”,有人认为是“阆白二水东南流,曲折如巴字”(《元和郡县志卷34·渝州》条);有人认为盛产芭茅草而得名;有人认为是虫、蛇之属,《说文》称:“巴,虫也。或曰食象蛇。”《山海经》云:“西南有巴国,有黑蛇,青首,食象。”有  相似文献   

3.
关于巴国的灭亡,一些文献记载其为秦国所灭,而另一些则记载其为楚国所灭。其实只要明白"巴"从来都是一个各大氏族部族结合成的人们共同体,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集权的巴国存在,这样两种记载便没有什么矛盾可言了。对"巴"进行综合研究,是一个需要整合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浩大工程。在此从文献中记载的秦汉及其以后巴地存在的氏族制遗存来反观整个"巴"的文明模式。  相似文献   

4.
《福建论坛》今年第1期刊登史原同志的《浡泥国王墓和墓碑碑文略考》(以下简称《略考》,本文内未注出处者均为此文)一文.拜读之后,获益非浅.特别是"关于明朝诸王葬礼定制和淳泥王以王礼葬考"部分,作者能专程"去南京南郊石子冈实地考察",并以《明史·礼志》为据,对照现存的南京明浡泥国王墓的遗存,乃至于该墓的地理、地貌,进  相似文献   

5.
重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庆”的由来,经历过一个长时期的演变。上古时为巴国都邑,称为“江州”。秦灭巴蜀,于此置江州县。张仪筑江州城,为巴郡治。萧齐以郡立“巴州”(江州县改为垫江县)。萧梁改称“楚州”。宇文周更名“渝州”,(改垫江县为巴县),隋、唐、北宋因之。北宋末,再易名“恭州”。南宋光宗即位,因是他旧时封邑,升为“重庆府”,历元、明、清三代而未变。治所皆在江州旧城。上述种种名称的由来,历代史籍很少研讨。兹就积年探索所得,试解说如下: 巴国都邑的由来《华阳国志·巴志》云:“巴子时虽都江州,或治垫江,或治平都,后治阆中。”尝考巴族,原居荆州的云梦泽地区,以捕鱼为业。初建国邑于洞庭涛水入大江处,称为“巴丘”(今岳阳县至城陵矶一带山冈),又称“巴陵”。其民族系自南来,以热带大  相似文献   

6.
讨论地理环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学者多从地理上的南北差异研究环境对文学风格的影响.本文以黔中明清文学创作为例,从中土与边省之地域视角,讨论边省地域对文学传播、文学风格、文学体裁和艺术创新精神的影响,认为中土主流文人因地论人、以地论诗,制约了黔中明清文学的传播和影响.黔中"大山地理"兼具荆楚的清秀隽朗与塞漠的雄奇险峻于一体,孕育出黔中明清文学以清稳坚强、野古浅直为特点的"大山风格".黔中明清文士长于诗,不擅于词、曲、小说,亦与黔中边省地理环境有关.艺术经验、地理环境和创新精神密切相关,黔中明清诗歌有"凌驾乎中原"的成就,是由诗人在黔中地域环境中孕育而成的创新精神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巴人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指最早的巴氏族部落的名称而言;随着巴族的支系繁衍,势力强大,竟融合和兼并其他氏族部落建成了巴国,国内各族也因此而被称为巴人,这时它已属于广义,成为整个巴族群的称谓了。《山海经》记有巴人的世系,其文曰: “西南有巴国。太昊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  相似文献   

8.
随着巴基斯坦步入"扎尔达里时代",美国与巴基斯坦分别对各自的反恐战略进行了全面调整.本文在客观分析美巴两国各自面临的新的政治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揭示了新一轮美巴反恐合作进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结构性矛盾与制约因素:巴国政治民主化进展艰难,关反恐战略存在"美国中心主义"顽固性症结,印巴、巴阿之间关系持续紧张等,并对如何提升合作成效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龚天平 《船山学刊》2001,(4):136-137
湘西,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是一个多少带有神秘色彩的字眼。许多人是从电影《芙蓉镇》、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或沈从文先生的著作中接触湘西的。在上古,湘西属楚国,垂西南,行政区域上曾隶属黔中郡、汉中郡,明清后属湖南。现在地理学意义上的大湘西,包括湖南省的怀化市、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常德市的石门县等。就是在这块不大的地盘上,湘西人民以其特有的禀赋演绎了一幕幕壮观的历史活剧,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因而,编纂一部全面、系统展现湘西文化的工具书,就是一项极其艰难但意义重大的工程。令人欣喜的是,地处湘…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精神是基于历史文化积淀形成的价值追求与行为指引。从爱国主义的历史脉络、文化维度、实践向度而言,中华民族的奋斗史,是培养爱国之情的历史之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砥砺强国之志的文化之魂;身体力行的实际行动,是实践报国之行的行为典范。爱国主义承接着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及未来,任何时期都是推动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勃然奋发的精神支柱。黔中屯堡作为一个为维护边区稳定而形成的“文化场”,贯穿了600余年发展历史的“忠”“义”“勇”理念,是屯堡人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表达,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黔”在力量。  相似文献   

11.
谷斌  刘雁 《殷都学刊》2012,(3):11-16
"巴"字自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字形一直在不断的简化,但始终保持蛇形的特点,只有识出甲骨文(巴)字中的两根竖线为毒牙,才能使巴之本义浮出水面,也使"巴"字的演变有了合理的解释。《说文》释巴为"虫、蝮",更是证实了巴之本义为毒蛇,并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历史文献及现代动物学证实,这种蛇远古时期称"巴",秦汉时期称"蝮虫",民间又称"反鼻虫",唐宋时称"蝮蛇",明代也称褰鼻蛇,现代称五步蛇或尖吻蝮。  相似文献   

12.
从晚出之《古学考》与《新学伪经考》、晚出之《知圣篇》与《孔子改制考》之间的比较中探讨廖康学术交涉公案,是流行的但却是很有问题的研究思路与习惯。由廖平指控与厘定说法的前后变迁之迹入手,可以发现廖氏最早提出此诉讼公案的文献《经话甲编》(出版于1897年)并没有涉及到对《孔子改制考》的指控,而只是针对《新学伪经考》而发。《四益馆经学四变记》节本(刊发于1913年)始将《孔子改制考》一并列为指控对象,并重新界定廖平自己的著述"两篇"与康有为的著述"两考"之间一一对应的"祖述"关系,此说之得失与影响甚为复杂。通过廖康羊城之会稍早前的文献(《〈知圣篇〉自序》、江瀚《与廖季平论〈今古学考〉书》、刘子雄日记),可以澄清羊城之会廖康学术交涉系围绕稿本《知圣篇》及其"谈论"而展开的基本事实。所谓廖平还有《辟刘篇》交与康有为过目,或没有"两篇"中的任何一篇提供给康氏以及所谓廖平影响康有为全面转向今文经学只限于"谈论"或"谈话"的说法,均非确论。廖平对康有为的影响主要在于:"新学伪经"说之偷意与升级版"孔子改制"论之截获。所谓升级版"孔子改制"论,以主张"六经皆孔子所自造",及主张经典所传"唐虞夏商周一切制度事实",皆非真"制度事实",实为孔子之托古改制,这两点为核心内容,如张之洞所称"此说乃近日《公羊》家新说",创自廖平,而为康有为所承袭;与《教学通义》、《民功篇》等康氏早期文献所述本于常州公羊学派的"孔子改制"论述大为不同。廖平缘于因应康有为隐没自己的启发权而衍生出防卫过当之论,对康有为也有伤害,也是本案迷雾重重的一大要因,但是康有为方面的责任更大、所当反省之处更为严重,他那一切伪托的作风对儒学的破坏性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3.
“黔中三宝”即黔中王学、佛学和易学。黔中王学的产生缘自王阳明及其黔中王门弟子 ,是全国王学的重镇。黔中佛学主要以明末清初的贵州禅宗为代表。黔中易学集中于明清时期。这“三宝”是黔中传统文化中的奇葩 ,至今仍给予人们以形上智慧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吴文英(号梦窗)有《瑶华·戏虞宜兴》一词,夏承焘《梦窗词集后笺》认为虞宜兴"必(虞)允文孙曾也",杨铁夫《吴梦窗词笺释》认为"允文,宜兴人",又通过"吴香"一语,定此词"在吴幕作",吴熊和先生《唐宋词汇评》也认为宜兴是虞氏籍贯。上考对错交互,尚有可辨可补之处。  相似文献   

15.
楚国灭巴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在商代被称为“巴方”,是距商王朝邦畿不很远的方国之一。西周时,“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从此,巴国成为周王朝的属国,经常输献于周,即所谓“自武王灭商……巴、濮、楚、邓、吾南土矣”。春秋时期,巴人活动于汉水之域,与楚、秦以及江汉诸国交往频繁,“虽奉王职,与秦、楚、邓为比”。然而,由于楚国的崛起,江汉诸国为楚吞并殆尽,巴受楚的威胁和压迫,逐渐向西南方向迁徙。从鲁哀公十八年(公元前477年)“巴人伐楚敢于(?),是后,楚主夏盟,秦擅西土,巴国分远,故于盟会希与”。其江汉故地全为楚人所有,巴人只有退保川东,凭藉巴山菱峡之险与楚人抗拒。由此,巴与中原诸国交往不多,历史文献中,有关巴国的记载也不多,战国时期巴国的史迹便少为人知。巴国在秦惠文王时(公元前337-前307  相似文献   

16.
《家藏经验方》是一部在临床上有实用价值的方书,故后代典籍如《普济方》及《永乐大典》等,均多次徵引其处方.但该书作者陈晔的事迹,无论是冈西氏的《宋以前医籍考》或丹波氏的《医籍考》,都付诸阙略,不能不认为是一件憾事.近年因整理中医古籍,纂辑医方佚文,见这部方书里提到宋高宗、许叔微、史载云、蕙民局以及监蕙民局赵尹(赵师睪)和临安等词句,我推知此书作者乃南宋中期人.  相似文献   

17.
将应国墓地M257所出考史簋的"考"与殷墟甲骨文的"丂"合观,从语言文字、文献及历史、地理等角度对有关出土和传世材料重加分析和反复推求,殷墟卜辞的"丂"即"考",与考史簋的"考"当系一地,其地望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北。  相似文献   

18.
1934年5月红三军在贵州东北部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月24日在黔东印江木黄红三军与红六军团胜利会师,会师后,红二、六军团发起湘西攻势,开辟和发展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策应中央红军长征,在遵义会议精神指引下,又取得反“围剿”的胜利。  相似文献   

19.
《京氏易考》一书的作者为张吾攵,朱彝尊在其《经义考》中引《人物志》认为作者张吾攵是合肥人 ,字伯起。《雅乐发微》一书的作者也叫张吾攵 ,《四库提要》的作者认为他是饶州德兴人。为了比较明代的这两个张吾攵 ,《提要》援引了《经义考》并予以肯定。根据《饶州府志》、《德兴县志》、《合肥县志》的记载 ,可知《京氏易考》与《雅乐发微》均为饶州德兴张吾攵所作。朱氏误认同姓名另人 ,而《提要》不察 ,肯定朱氏误说 ,亦为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20.
《家庭科技》2012,(8):20
书名:《窗边的小豆豆》作者:(日)黑柳彻子内容简介: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故事。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小林校长却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