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藏族妇女的发展问题是当今民族问题和妇女问题中的一个焦点,造成其发展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从民族心理的角度来分析影响藏族妇女发展的因素。文中主要从自然环境、物质条件、宗教信仰以及日常生活等几个方面剖析了影响藏族妇女发展的心理状态、成因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2.
五省区藏族妇女服饰览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妇女服饰是藏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比较详细地展示了特点鲜明、风格各异的五省区藏族妇女服饰,其目的在于揭示藏族灿烂的服饰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一藏族乡村医疗卫生状况的调查,指出由于农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的服务功能逐渐弱化,藏族妇女就医难的问题突出。国家应加大扶持力度,尽快改变当地的医疗卫生状况,保障藏族妇女的健康。  相似文献   

4.
作为乡村人口“在地化”的主要群体,西藏农牧区妇女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受制于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西藏农牧区妇女充分参与乡村振兴依旧存在诸多制约,无论是参与的广度还是深度均需突破。本文意在通过分析丹娘乡妇女参与乡村振兴的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透视农牧区藏族妇女发展状况,找准妇女发展障碍,进而提出乡村振兴和妇女发展两促进的建设性思路。  相似文献   

5.
关于青海藏族公民强奸妇女罪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强奸妇女罪,是指以暴力、协迫或者其他手段,违背妇女意志,强行与其发生性交的行为。是一种侵犯妇女人身权利、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严重犯罪,作为打击的重点,是完全正确的,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又确立了对少数民族公民犯罪的“两少一宽”政策,这是因为青海藏族公民受旧的传统习俗影响,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道德准则及其与当代社会道德规范的差异,相应地造成了藏族公民犯强奸罪的特殊性。因此,对藏族公民强奸妇女罪如何正确地把刑法与“两少一宽”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予以适用,就成为一个比较特殊和复杂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本文拟对这个问题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6.
藏族妇女历史透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妇女总是畸零者!妇女总是被忘却的人!除非有时要利用她们,有时要玩弄她们之外,三千年来,妇女简直没有什么重要,你细看她们被摧残的历史,真有出乎意料之外的.”追溯藏族妇女的坎坷史,同样让人感叹不已.关注藏族妇女问题的人们,最好从历史中得到一些答案.一、藏族妇女的历史功绩恩格斯说:“主要的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中,而是在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的.”翻开藏族纷繁的历史长卷,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些有关藏族妇女的零星记载.首先看看古代史,即吐蕃王朝建立以前的远古历史.据《西藏王臣记》、《王统世系明鉴》等史书记载,西藏远古“七天座王”中第一代藏王仰赤赞普以下的六王名字,第一个字都是母氏之姓,如朗穆穆之子为穆赤赞普、萨定定之子为定赤赞普、锁汤汤之子为锁赤赞普、多密密之子为密赤赞普、达吉拉姆朵尔博之子为达赤赞普、师吉拉姆之子为师赤赞普等.从这些史料记载我们可以看到远古时期母系氏族公社的鼎盛和辉煌,这种辉煌建立在藏族原始公社制度的基础上,妇女居于家庭和氏族中经济上的主导地位,管理着内外一切经济事务.同时当时实行的亚血族群婚制中,子女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自己的身世也只能从母系方面判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妇女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出发 ,指出自然境遇、宗教影响、社会生活方式及性别分工等条件相互作用 ,形成了藏族妇女所特有的以宗教观念为核心的观念结构和行为方式 ,并对此进行了社会性别分析 ,进一步提出改变该观念结构和行为方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甘南藏族妇女性别角色和社会地位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静  杨须爱 《兰州学刊》2005,(6):205-207
历史上,甘南藏族妇女无权参与政治活动,在宗教生活中处于从属地位,受教育权被剥夺,社会地位十分低下.但多种婚姻形式的存在和不分男女的财产继承方式使藏族妇女在家庭生活中享有特殊的地位.现代社会中,她们的性别角色和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从文化学和教育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对甘肃省藏族地区中学英语课程进行调查研究和质性访谈,发现存在着三语环境下的课程不被重视、教材在藏区水土不服、教学管理体制僵化、教学模式过于传统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就其成因,主要是存在四类文化冲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主流文化与藏族文化的冲突、西方文化与藏族文化的冲突、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冲突。本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正视文化冲突,进行文化整合,以加强藏族地区的英语教育,提高英语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城镇妇女就业现状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妇女参与就业是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的基本表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妇女就业问题得到了及时且比较有效的解决,但在此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本文系统回顾了妇女就业问题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目前在我国妇女就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以保证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  相似文献   

11.
中印关系中西藏问题存在的根源是印度对中国在西藏的主权是形式上而不是实质性的承认。西藏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以及中国同其他国家的关系,成为某些国家向中国施加影响和压力的筹码。解决西藏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坚持“西藏是中国领土和主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原则立场,同时应加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建设和发展包括中印关系在内的良好的周边关系,从而为解决西藏问题奠定基础并提供国际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12.
县域经济是一个地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下,西藏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西藏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关系到脱贫致富;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白玛措 《学术探索》2004,(9):102-106
藏学是以藏族主体文化为核心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中内明学俗称藏传佛教是承载藏族文化的主体之一,具有极为具体的内容。作者从其渊源和内容上进行释义,以说明"大五明"之内明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当代藏族作家的创作面临多元文化背景,多元文化背景成为藏族作家创作的大语境。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实现藏族文化的现代性转换等问题成为当代藏族作家文化身份建构的首要问题。藏族当代作家既要大力弘扬民族文学,又要在重建中国文学中发挥作用;既要面向全球化,又要增强本土认同。努力使当代藏族文学既借全球化话题和语境获得新的增长空间,又保持民族的审美经验传统和民族文化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5.
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宗教问题长期存在,有其自然、经济、认识等诸方面根源,其特殊复杂性与深刻的政治背景和复杂的历史背景及现实国际斗争相联系。正确处理西藏宗教问题,根本途径是促进西藏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同时要全面贯彻我们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加大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力度;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西藏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论植物与藏族宗教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宗教对藏族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综观藏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有藏传佛教和苯教,但不论是藏传佛教,还是苯教,都与植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使植物成为藏族宗教信仰的重要载体之一,在藏族宗教信仰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位于四川省西部的藏族和羌族地区,民俗旅游资源多姿多彩,文化内涵丰富。本文通过分析藏羌地区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消极影响,探讨了四川藏羌地区民俗文化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藏族传统节日与藏族人民的思想、感情、道德、风尚、行为、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相连的因素出发,认为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与内涵,是以传统节日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传统节日是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传承的载体。藏民族传统体育对于活跃民族节日、提高藏民族广泛的参与度以及增强体质和积蓄文化内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