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秉承20年代由鲁迅所开创的乡土文学流派精神,萧红显示了与同时代女性作家不同的气质.通过<后花园>一文探讨了萧红小说对生命价值的形而上思考、童年视角的运用,以及悲剧生命的溯源,并且指出正是萧红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将20年代的乡土小说所禀有的地方风情上升到地域文化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秉承20年代由鲁迅所开创的乡土文学流派精神,萧红显示了与同时代女性作家不同的气质.通过<后花园>一文探讨了萧红小说对生命价值的形而上思考、童年视角的运用,以及悲剧生命的溯源,并且指出正是萧红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将20年代的乡土小说所禀有的地方风情上升到地域文化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畅意人生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转瞬即逝的生命中,谁不渴望畅意的人生?少年春风得意,策马扬鞭,任它天宇高远,大道空阔,只管一路疾去,马蹄声中踩出得意的烟尘;大将运筹帷幄,只是拈须而笑,月下挥戈,便决胜于千里之外;诗人以酒当墨,挥毫泼洒,哪管风雪交加,花开花落,字里行间尽是高山流水,唐风汉韵。是的,没有哪一种畅意可以如此豪迈绚烂,也没有哪一种畅意能够在生命中留下如此风风火火、热血沸腾的烙印。  相似文献   

4.
吴淡如 《社区》2011,(35):49-49
我最怕一句叫做“度日如年”的成语。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构建当代科学价值观的理论基础,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是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实践标准。构筑科学的价值导向,使青年大学生确立科学的、进取的人生观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青年的人生价值观反映着特定时代的青年对人生的价值判断与选择.本文通过对社会转型期中俄两国青年人生价值观变化与比较的分析,旨在展示不同的改革路径和社会转型背景下两国青年人生价值观的异同,认识改革进程、社会转型与青年人生价值观内在的紧密关联,从而为我们比较中俄两国的改革进程与社会转型提供一个特殊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7.
以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为基础 ,剖析了当代青年的理想、人生价值观 ,指出当代青年应以服务祖国为自己的终生理想 ,以及为实现这一理想所应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考察当代青年人生价值观的新变化,对高中生、大学生以及在职青年三个阶段的当代青年进行了人生价值观的调查,使用自编问卷,包括七个维度:物质享受取向、名誉地位取向、自我实现取向、轻松安逸取向、人际和谐取向、社会公益取向、信仰依从取向.结果发现:当代青年人总体来说是积极向上的,他们特别看重自我实现和人际家庭;男青年对名誉地位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女青年;在职青年对经济物质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大学生和高中生.  相似文献   

9.
大学教师的学问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教师不应以"教书"为营生,而应以"治学"为安身立命之本.大学教师如果没有科学研究及学术生命作支撑,就不能很好地行使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职责.从事科学研究是大学教师的本体性生存方式,是其保持可持续发展、追求职业价值和生命意义最大化的最大动力.考核大学教师的学术成就,重点不在公开发表成果的数量,而是其思想、理论和技术创新的分量,尤其是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和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0.
人生四季     
毛治国 《山西老年》2014,(10):49-49
常听到一些人长吁短叹,感叹青春易逝。然而,岂不知人生也如四季,鲜花美景不只属于春天,而是属于人的一生,关键在于自己怎样去创造。童年是人生的春天,有依有靠,无忧无虑,阳光充足,雨露及时,梦想和希望交织,爱抚和骄惯同在,是充满欢歌笑语的季节。  相似文献   

11.
时间的感觉     
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人生各个阶段时间感觉快慢不一样。少年时候总感觉时间过得慢,看看五光十色的社会炫目诱人,可是小孩子只能仰着头观看,心想:时间过得真慢,快点儿长大多好,可以像大人一样干这干那了。没来得及品味,被时代的潮流裹挟着成了大人,那时候忙着挣钱  相似文献   

12.
夏立群 《社区》2008,(5):5-7
读书提升生命的质量。 多读好书,不断地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你的生命才会不断增加一些必要的重量,你做人做事才能更有信心。  相似文献   

13.
曹泽华 《老友》2012,(1):15-15
心乃命之源。它不仅决定一个人的生命死活,也是一个人立身于世之本。人生一世,是活得正正派派、坦坦荡荡、心无邪念,还是活得一生心计他人、心为财命,这就要看这颗心是正还是歪,是好还是坏了。一个人怀有歪心、坏心,其下场将会是什么,众人皆知,姑且不说,这里只讲人不能有贪心。  相似文献   

14.
对于民族记忆而言,战时中国文学留摄下的心灵体验、生命体悟,包含了一个民族对于自身遭受到的侵略战争的全部回答。无论是战争初期"放逐"、漂泊中"远行者"等形象的塑造,还是战争相持阶段的"怀旧",都表明作家们的感悟超越着战事,而寄寓着对民族长远建设、根本命运的思考。而战时中国文学暴露讽刺的多元形态、哲思的不同取向,也都表明作家的战争人生体悟从民族战争本位向战争本位的转化,呈现出超越具体战争对峙,求索于人类自救和民族自立的内在层面。正是这些战争人生的心灵体验,构成了战时中国文学的博大、独异。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部分青年学生中存在着强调自我价值,缺乏奉献精神,缺乏远大理想等人生价值观方面的诸多问题。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跨世纪接班人的历史重任,要引导青年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考察人生重大问题,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6.
Lisa  Avery 《阅读与作文》2007,(9):26-30
我是在俄克拉荷马市动笔写这篇文章的,当时正值阿尔弗雷得幕拉联邦大楼遭轰炸五周年纪念日.动笔之前,我把我所敬佩的人们的优秀品质一一想过,不知该写些什么才好。然而当我静听着俄克拉荷马市国家纪念碑的献辞仪式时,我豁然开朗,找到了答案:其实人生最重要的莫过于生命本身。  相似文献   

17.
虽然已经89岁了,但金默玉的生活习惯却像前卫的艺术青年:早晨六七点钟才睡.下午两三点钟起床。“网球、篮球、高尔夫球的竞赛都是夜里头演呀。”她笑眯眯地说,开朗得犹如孩童。  相似文献   

18.
《女人世界》2007,(3):36-36
我们无法不老。但我们有可能还年轻,我们无法让时光停止流逝。但我们可以留下青春的痕迹。我们无法让时间停留。而希望:在人生的旅途中,回望似箭光阴。却发现在那影子旁边有一双眼睛在看着自己。  相似文献   

19.
黄艳梅 《社区》2012,(2):63-63
家乡的秋冬季节阴冷而干燥,那种冷是往骨头缝里钻的,很多外地人都不太适应。我对这样的季节情有独钟,大概源于此时能酣畅淋漓地吃上一顿火锅吧!如今走在家乡的大街小巷上,随处都可见到“火锅”的招牌,红彤彤的最为醒目。  相似文献   

20.
加乘减除四种人生大法,在每个个体的人生阶段和整个生命过程中,以至于每个民族、集团或国家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因天地人的变化,都有着不同组合,难以穷尽的奇妙演变,大有实乃天意,并非人谋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