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艺美学的根本问题,是文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问题。 这一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文艺对于现实的作用,也即文艺在社会中的职能。一是现实对于文艺的作用,也即现实在文艺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价值观问题本质上是生活观问题,而生活观问题实质上是人生观问题。在一种特殊理解的人生哲学高度上对生活予以重新阐释即具体理解,可以摆脱探讨价值观问题时纠缠不清的主客体关系问题,为探讨价值观问题提供一个可能的视角。在这一视角下,价值观问题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3.
列宁、斯大林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斯大林在这一问题上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肯定的过程。本文考察列宁、斯大林在“一国建成社会主义”问题上的相异之处 ,主要是为了提供一个认识这一问题的文本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到底是什么?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只有在理论上弄清楚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各族人民,投身四化建设。在这个问题上,三十年来我们是有过深刻的历史教训的。一次是在我国六十年代初期,曾就这个问题开展了一场讨论。当时在一些报刊上出现了“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相似文献   

5.
王凯 《晋阳学刊》2011,(1):141-143
东西方的对话究竟在何种意义上成为可能,是亚洲和欧洲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在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中,语言问题始终是一个最重要的切人点。海德格尔在《面向存在问题》一文中,提及欧洲语言和东亚语言之间是一个可能展开对话的“双语领域”,但是问题并非简单,因为“这两种语言中的任何一种都无法从出发点开辟和创立这个领域。  相似文献   

6.
李贵荣 《理论界》2004,(3):43-45
一我们必须加强学风建设,这是学风问题之特别重要性所决定的。学风问题不仅是通常意义上的学习风气、学习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指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问题。毛泽东同志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说过,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对小平同志在粉碎“四人帮”后曾把学风问题上升到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高度来看待。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党的…  相似文献   

7.
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民族问题是一个特定内涵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在《论波兰问题》一文中曾说:“克拉科夫革命把民族问题和民主问题以及被压迫阶级的解放看作一回事,这给整个欧洲做出了光挥的榜样。”列宁也指出:“把社会主义革命和反对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同民主问题之一的民族问题对立起来是荒谬的。”他在  相似文献   

8.
《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的第一章第四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毛主席在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为了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而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军事著作,而且是一部伟大的政治著作和哲学著作;不仅对于指导革命战  相似文献   

9.
1海德格尔在《物的追问》一书中开篇指出,"物是什么"这一问题既是古老的,却又是根本没有被完全触及和回答的"新问题"。①所以说是古老的,是因为这一问题在古希腊哲学家那里,特别是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就已经被提出来,并奠定了迄今一直作为主流哲学对此问题回答的基本理念。康德和黑格尔甚至都没有偏离古希腊哲学家对物之物性的追问方式。而所以说这一问题又是"新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学和日常经验虽然关注"物是什么",但并没有回答这一问题的实质。因为在自然科学和日常经验当中,"物是什么"根本不是作为"问题"而存在的。日常经验和科学在"物是什么"这一问题上,并没有进  相似文献   

10.
宗教与民族地区社会稳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又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无数事实证明,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始终是关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邓小平一再强调:稳定压倒一切,稳定是维护中国多民族根本利益的前提。在民族地区要实现社会稳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的关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本文试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宗教与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关系作一理论探索。一、宗教本质与社会稳定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宗教问题是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对宗教的认识也众说纷纭。根据…  相似文献   

11.
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理论问题构成的,理论的概念、范畴和逻辑构架无非是对相关的问题系统的一种把握方式。在任何一种学术研究中,问题永远是最富有活力和挑战性的思考对象。能否发现问题,能否从可理解的方式提出问题,是理论研究的首  相似文献   

12.
党与工会的关系,是漫长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程中所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相继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争论日益成为探讨如何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热点。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工人阶级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要求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问题在理论上的反映。因此,它是有关社会主义国家根本性质的大问题。在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已被提到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的形势下,更有必要对这一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价值规律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二十多年来我们讨论这个问题几起几落,1959年上海经济理论讨论会前后是一次高潮,这次讨论会又是一次高潮。在当前,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目的,就是要主动地利用价值规律为四个现代化建设服  相似文献   

14.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自有哲学以来就一直争论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对于这一问题讨论的也很热烈。焦点集中在“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对物质能否起决定作用”上。在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搞清楚这一问题,显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实践智慧的辩证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试图讨论这样一个问题 ,那就是在实践哲学形态中的辩证法存在方式问题 ,或者说 ,在哲学的实践转向之后 ,一向声誉不佳的辩证法是否会获得一种有意义的存在形式 ,如果有 ,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我将从此问题提出的前提等几个方面接近这一问题。本文的结论是 ,只有在实践哲学中 ,辩证法的存在才有其合法性 ,才能够真正发挥哲学作为追求智慧之学的作用。1  从理论哲学转向实践哲学 ,是目前国内哲学界一种极为强劲的趋势 ,也是本文的问题得以提出的前提。这一转向虽然还刚刚开始 ,人们还只是处在一种意愿状态之中 ,但这一趋势的指向却…  相似文献   

16.
高艳芬 《理论界》2005,(9):110-110
学生早恋问题是困扰社会、学校、老师、家长的一个现实而又难以控制的问题。现在初中、高中都有这类问题,尤其是职高、中专更为严重。人们有目共睹,在校园里,成双成对,出入并肩携手,这些现象随处可见。有的同学,在无人之处,甚至在公开场合搂抱亲热。更有甚者,还有的学生为这类问题自杀。早恋现象其结果往往不外几种情况:一种是昙花一现,只是一点青春萌动。一种是长期发展,最后走到一起。一种是受条件限制,面对现实,忍痛割爱。一种是不能把握情绪,造成不良影响,受到学校家长的批评限制断绝交往的。一种是受不了学校的管束,流失到社会上。一种…  相似文献   

17.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新论断涉及到许多问题.但首先必须弄清楚这样三个问题:一是论断中的科学技术在确切的意义上指什么?二是这种科学技术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力?三是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第一”?这三个问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第一个问题是前提,第二个问题是关键,第三个问题是核心.下面就这三个问题谈点看法。第一个问题:论断中的科学技术在确切的意义上指什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生产力观,现实根据是  相似文献   

18.
“霍布斯的秩序问题”是社会生活中的核心问题,它指涉着“社会秩序何以可能”这一问题。在考察这一问题的实质及其内在逻辑的基础上,阐明历史上解决这一问题的诸方案之得失,并简略地阐述解答此问题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9.
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这一原理的科学概括,应该说是由斯大林明确提出来的,一九一八年,斯大林在论述俄国十月革命和民族问题的时候,谈到了这一点。他说:“民族问题不能认为是什么独立自在的、一成不变的问题。民族问题只是改造现存制度总问题的一部分,它完全是由社会环境的条件、国家政权的性质并且一般地是由社会发展的全部进程决定的。”(《斯大林全集》第4卷,第140页)后来,斯大林在其他著作中又进一步发挥了这一论点,指出: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问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民族问题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这就是斯大林关于民族问题同社会革命总问题的相互关系所作的著名论断。  相似文献   

20.
中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一个基本问题。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形成,是在实践中艰苦探索的结果,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的光辉成果。对此,不少革命先辈作出了贡献。邓中夏是这一思想的首倡者和积极的宣传者。毛泽东阐述了这一思想的可能性、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使之成为科学的指导思想。但是,史学界对这个问题至今还有不同看法,较为集中地反映在空间是邓中夏还是瞿秋白是这一思想的首倡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