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教育教学中,表扬和批评是不可缺少的。表扬得当,可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肯定与尊重;批评,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要求与期望。教师在教学中过程运用好了表扬与批评这两件法宝,教学工作才会有事半倍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有一次,我去听一位小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然后让一名学生上台来做。3×9=(27)4×9=(36)5×9=(45)6×9=(54)7×9=(62)当这名学生写完最后一题的答案“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喊起来:“老师,他错了,最后一道题答错了……”我满以为那位老师会马上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他说:“最后一道题是答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答错的这道题,而不说他前面四道题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别人的正确……要求:1、根据你对…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某些教师在对青年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的时候,时常将欲望与理想混为一谈,给理想教育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联系到某学生对班集体和国家大事不关心,成天想的是自己毕业以后如何才能有个理想职业、好的住宅、高档家电等等,他们便批评道:"不应当只有个人理想".显然,在这里,他们是把理想分为"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两种基本的价值观念和标准.这种分类方法在目前思想教育界是公认的,无可厚非.但如果进一步追问究竟什么是"个人理想"?老师批评学生的那种"个人理想"究竟是不是个人理想,就需要作深入的探讨了.  相似文献   

4.
网吧忧思录     
今天下午,由老师带领,我们来到网吧。我心里产生了一个疑问:老师前几天刚宣布不许我们去网吧,怎么今天却带我们来了?来到这里,我才明白,我们今天的身份是调查员和观察员。以前,我总以为网吧就是游戏的天地、学习的场所,我看到人们在网吧里与一些从未见面的人交谈得是那么融洽,觉得挺好的。可是,仔细一了解才发现:在网吧里有百分之七十的人在玩游戏;而另百分之二十的人在沉迷于黄色网站,剩下的百分之十的人在上网聊天交网友。这一调查结果实在令人震惊,我编了一首打油诗来劝戒网吧的常客们:网上世界真复杂,花中也有害虫爬。防范措施不可少,小…  相似文献   

5.
填表     
我的学生时代是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度过的。父亲是曾经留学苏联的解放军军官。“文革”中我和小伙伴常常在部队的大礼堂里看着自己的爸爸被人揪上台扭着胳膊摁着头,脖子上挂个牌牌接受革命军人的批斗、控诉。我爸爸的牌子上写的是苏修特务×××的爪牙。反正我的小伙伴们的爸爸都是军官,也差不多都上过台挨过斗,没上台的也靠边站了,彼此彼此,大家习惯了,也没有什么悲伤。但也有让我害怕、紧张、不平、愤怒的时候。那时学校经常要学生们填表,每次填到家庭出身一栏时,我最头痛。老师说,家庭出身是指你爷爷是干什么的,要如实填写,要…  相似文献   

6.
正南帆老师谈到由驻校作家来指导写作课程,这一点我十分赞同。但我想进一步澄清的是:中文系、或者说大学,为什么要教授写作?而作家又为什么一定要学习写作、乃至文学史文学理论等学术知识?在我身处的大学,每一届中文系都有几个"写作型"学生,但他们与自己的课业常常形成一种令人遗憾的关系:老师和学生,学术和写作,各走各路。这是教育者的缺陷,对于学生来说更是莫大的损失,因为一个把自己和知识对立起来的作家,一个视文学史为故纸堆、视理论和批评为跟屁虫只相信一己之才思的作家,几乎没机  相似文献   

7.
服装设计师     
《新少年》2012,(Z1):4-5
小编的话:我的理想是什么?这是每名同学都想过的问题吧?无论是当老师、医生还是当记者、警察,他们工作的内容都有哪些?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做哪些准备和训练?应该怎样为将来做职业规划呢?请关注"我的理想"栏目!  相似文献   

8.
正当清晨的阳光洒在新安中学的美丽校园里,自己漫步其中,想着即将开始的一天,满心的感觉是快乐和幸福。这是许多新安人对自己学校内心的感触,在这个充满爱的校园中,每一个人都保持着积极的生活状态,即使有一天工作、学习让我们劳累和疲倦了,但在新安中学以爱为本的教育环境中也会为我们注入新的生活动力。新安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学校的特色教育,也是新安中学以爱为本教育理念最集中的体现之处。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们向学生传递着教育者对他们的关爱,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们也可以自由表达着自己对老师对学校的热爱。  相似文献   

9.
临终关怀     
童小丽和李刚夫妻俩下岗后,在小区开了一家“临终关怀”公司。一天早晨,一个中年人裹着一股冷风推门进来,急匆匆地对童小丽说:“你们可以给一个癌症患者送去临终关怀吗?”童小丽请他说说自己的要求。中年人说,他的老师叫肖玉田,得了癌症,已经不行了。老师一辈子无儿无女,把全部的心血都给了学生。前几天,老师还清醒的时候跟他说起过一个人,叫柳兰琴,此人在30多年前曾是老师的一个女学生。后来,这柳兰琴爱慕老师博学多才、温文尔雅,于是在毕业后对肖老师吐露了心声。那时候肖老师也是热血青年,两颗心碰出了火花儿,很快就成婚了。谁知新婚不久…  相似文献   

10.
网络是一张神奇的大网,它连接着世界,各民族之间在网络上交流探讨。在网络中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言论,查阅信息资料。任何人都可以虚构自己的身份,隐匿真实个人资料,出现在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网络中。但是美丽的背后却隐藏着陷阱。在《网络道德与安全的读本》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些人利用网络违法犯罪,损害他人利益,看到这些我一时就好像掉进一个极其寒冷的冰窟中。脱离正轨的网民,你们侵蚀了绿色的网林呀!某地一学生沉迷于网吧,居然连续3个通宵不回家。泡在网吧上网。后来又因对父亲的批评管教不服,竟一气之下跳了楼,结果摔伤致残。相信你一定…  相似文献   

11.
<正>墨子教育学生惯于批评,即使对最得意的弟子耕柱也不例外。一次受责难后,耕柱问老师,自己是否一无是处?墨子反问道:假如我上太行山去,是驾牛车还是马车?耕柱回答——当然要驾马车。之后墨子用这个比喻告诉学生,他知道耕柱是一匹良马,因此要不断被责骂和修正,以便将来能担当重任。  相似文献   

12.
记得前年,我所在的学校为迎接省里某项大型的检查,作了充分的准备。一次在会上,我校主管教育科研的教科室主任郑重地发给每位教师一张印满铅字的纸,上面赫然写着:我校的教育哲学观××××。我校的办学宗旨××××等等。让每位老师熟记,以备应付检查之用。如今,我早已不再记得那上面写了些什么,我估计绝大部分老师,应该说100%的老师,都像我一样,检查过后,早就不知把那张纸丢到哪个废纸篓里去了,至于什么教育哲学啊、教育宗旨什么的,也忘到爪哇国去了。是的,当时我真不觉得教育哲学对于我们的重要,以为与哲学沾边的东西,总是高深莫测的,似乎…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天气一天天热起来,不少高三学生和家长的心里也越来越不安定了,为什么?当然是读书深造的问题。是啊,高考考得不够理想怎么办?——出国留学?都这个时候了,还能来得及吗?  相似文献   

14.
“批评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应该为这个世界的愤怒与不信任负责。”理查德·卡尔森说的这句话是我从他著的《别为小事抓狂》一书中读到的,此话对我触动很深。扪心自问,最近自己哪天没有批评人?责怪丈夫不爱家,训斥女儿太固执,指责学生不用功,烦恼环境太压抑,抱怨同事不合作……这些都快成了我的口头禅。 静下心来认真考虑一下,那些批评是  相似文献   

15.
一位美术老师让他的学生画一幅画。他们可以画任何他们想画的。不久,一个小男孩就交了他的图画。老师看了看,但是纸上什么都没有。“你画了什么?”老师问。“奶牛在吃草。”小男孩回答。“但是草在哪里呢?”老师又问。“奶牛把它吃光了。”小男孩答道。“奶牛在哪里?”“当它吃  相似文献   

16.
在《爱的教育》里,我看到老师与学生是朋友式的交往着。学生就是老师的孩子,哪个学生病了,老师是必定要去探望的,这是当老师的责任,不存在值不值得的问题。想起前几天,班级里的兴年手断了,我买了些水果准备和班委们去他家里探望。还没去之前,学校里的其他老师就在旁边泼冷水:“去干什么呢?根本就不值得那么关心学生,他们都是忘恩负义的人。假若你不再教他们了,在路上碰了面,叫你一声‘老师’都是妄想。再说,每逢有学生病了,带他们去看完病,有几个会对你说声‘谢谢’?又有几人会还给你钱?”我颇不以为然,我去看望学生,因为我是他的老师, 我想知道他过得好不好,我只想让他知道我很关心他,全班同学都在为他着急,希望他早点好起来,仅此而己,此外,我并没有过多的想法。  相似文献   

17.
心语心愿     
大斌 《新少年》2010,(9):8-8
又快到教师节了,抚顺市顺城一小的孩子们不由得怀念起上一个教师节。那一年,也是在教师节之前,顺城一小的学生们人人都分得了一张心愿卡。他们被告知,可以把自己的愿望写上去交给老师。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初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2—1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被称作少年期,是一个人的性格和意志及人生观、道德观逐渐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这一阶段的教育工作十分重要。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初中阶段的教育工作难度太大了。他们常常抱怨初中学生对老师具有一种怀疑和对抗的态度;特别是对老师的批评很多同学都不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9.
师者风范     
我对哈工大的一批老师印象也极为深刻,至今记忆犹新.除了教我们的苏联专家以外,还有一批极为优秀的中国老师.例如教过我的洪晶、顾震隆、齐毓霖等老师,他们业务精湛,功底扎实,不仅是优秀,甚至可以说是出类拔萃的.他们那种崇高的敬业精神,严谨的学风,少而精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孜孜不倦的态度,以及谦虚谨慎、诚恳待人的作风,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也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其实,学生本来就是潜移默化地从老师那里学习的.回想自己一生,我的教学方法,对学科发展的把握以及思想品德、工作作风等多方面,都是在哈工大的校风学风熏陶下,向我的老师,向李昌校长等学来的.所以,是哈工大教我老老实实地做人、做事、做学问,是哈工大教育我成了一名人民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20.
我和小强是好朋友。有一天,我们偷偷地议论起语文老师的大肚子。第二天上课时,语文老师对小强说:"你别小看我这大肚子,里面装的都是学问啊!"虽然老师没有生气,也没有批评小强,但小强认定是我出卖了他。从此以后,小强就不理我了,其他同学也慢慢地疏远我。我该怎么跟他们解释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