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代日本女性观——良妻贤母论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妻贤母观是近代日本女性观的基本内容。虽然它保留了浓厚的封建色彩,但在促进女子教育事业的发展,强调妇女的教养与知性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良妻贤母思想不仅是近代以来日本妇女的行为准则,也对中国妇女产生了一定影响。一、良妻贤母论——近代日本女子教育理念对于深受“女子无才便是德”观念影响的中国人来说,或许很难想到,良妻贤母论首先是被作为女子教育理念提出来的。在封建时代的日本,受教育是武士阶级的特权。自江户时代中期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达和洋学的传入,各地陆续兴办了一些平民学校——寺子屋,平民因此也有了受教育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杨洁 《浙江学刊》2001,(6):115-119
中国女子接受现代教育的最初形式是女子学校,它首先由西方移植而来,并自沿海向内地扩展.上海作为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成为中国女子学校的最早生长地.教会女学首先出现在上海等通商口岸;中国自办的女子学校也由上海发源;上海还是中国女子走向职业教育的起点.在中国女子教育的早期发展中,上海女子教育观念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从上海女子学校的早期发展可知中国现代女子教育的起步得益于西方教会在华教育活动,但其发展经历了从西方化向本土化、从传统性向现代性的转化.这一转化过程建立在中国社会观念的自身改造之上,中国广大的知识分子和民众才是女子教育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3.
《青岛画报》2015,(1):64-65
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小学坐落在崂山区政府北侧,背倚青峦,面朝大海。这所拥有35个教学班、1600余名学生、1998年才成立的学校,近年来办学水平迅速提升,获得了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头脑奥林匹克活动特色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其"和美教育"特色品牌在青岛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山东教育》等多家报刊相继推广了该校的和美教育办学经验。  相似文献   

4.
在印度近代史上,抵制官立学校、兴办民族教育并非始自甘地。1905—1908年,在由孟加拉开始而后扩展到全印的轰轰烈烈的抵制和司瓦德西运动中,已经出现了要求抵制官立学校和兴办民族教育的热潮。它构成了当时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场斗争尽管在规模上不及后来甘地领导的运动,但作为一个创举,在唤醒知识界关注教育问题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对殖民当局的冲击也是很强烈的,它取得的许多经验教训为后来甘地领导这方面的斗争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青岛财经职业学校曾经是青岛市女子足球运动的发源地,创造过由一支学生组成的纯业余足球队打败各省专业青年队而夺得全国青年女足联赛冠军的奇迹,为当时女子足球运动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近年来,在教育局的支持和领导下,学校制定了《重振财经学校足球运动实施方案》,积极扎实地做了一些相关工作,扩大了学校的足球影响力,为青岛市足球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青岛财经职业学校建立健全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亲自  相似文献   

6.
教育社会学的形成苏联对教育问题的关心可以追溯到十月革命前后。列宁曾在《民粹主义空想计划的典型》、《论国民教育部的政策问题》、《对国民教育能做些什么》、《再论按民族划分学校事业》、《人民教师的贫困》、《论我们的学校》等著作中,从社会学角度对俄国革命前学校事业的状况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并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种种设想。列宁对教育制度和社会制度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及其使用的社会学统计方法,奠定了以后苏联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理  相似文献   

7.
在清末教育改革之初,受刘坤一、张之洞委托,以缪荃孙、张謇、罗振玉为代表的东南士绅与江鄂负责学务的官员就如何兴办近代学校教育展开深入讨论,在江宁先后三次集议,对办学宗旨、学制、课程、教材和兴学次第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并积极推进建设以江宁为中心的示范性学校系统,这既标志着江苏地域近代学校教育的全面启动,其间的兴学共识与争鸣又对清末学制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杨晓梅 《学术交流》2004,(5):166-171
尽管人们对梁启超的认识和了解不在教育方面,但作为中国近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梁启超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颇有见地地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主张。他的教育宗旨随着时世的变迁不断发展,从戊戌维新时期主张培养政治革新人才到20世纪初培养现代国民,逐渐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到更广泛、更普遍的人群,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他特别强调女子教育的重要性,把女子教育同国家强盛联系在一起,这种主张可谓前无古人;他借鉴日本所制定的学校教育的四个阶段,为近代学制的颁布提供了重要参考;他关于义务教育和教育经费的见解在中国教育史上也具有开创性。梁启超的教育思想极大地丰富了近代教育史的内蕴,也为近代教育制度的完善和国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陈敏 《社会福利》2013,(8):26-27
【新政出台】2013年6月3日,浙江温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若干意见》(1+5)文件(以下简称《意见》)。在土地规划、金融信贷、医养结合、人才培育、机构管理等方面进行政策完善,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这意味着温州市将在全国先行先试一系列民办养老机构的改革举措,也是突破民办养老投融资体制障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北京女报》是清末北京地区第一家妇女报纸,宣扬"兴女学"和"女子平权",在北京地区有开通风气之功。该报既是清末北京女子教育发展的热情记录者,更是推动它发展的积极力量。但是该报以维护风俗名教为己任,固守性别伦理边界,在总体上又显得保守。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殡葬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修订更加科学规范,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特邀有关专家、学者就当前修订《殡葬管理条例》遇到的关键问题——殡葬设施兴办主体、机构性质及行政许可适用等相关问题展开论证。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全球社会的多元文化教育》评介谢宁英国桑德兰综合工艺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和教育学教授詹姆斯·林奇继他的许多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著作《多元文化学校的教学》、《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多元文化教育:原则和实践》之后,于1989年由英国法尔默出版社又出版了他在这...  相似文献   

13.
一近代日本的农业教育,始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1883年(日本明治十三年),明治政府颁布“农业教育通则”,强调农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这是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的法律形式颁布的第一项农业教育通则,它标志着近代日本农业教育的开始。“农业教育通则”规定,中等农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自耕农和农业技术员。自耕农主要招收小学毕业生,学习期限为二年;农业技术员主要招收中学毕业生,学习期限为三年。 1886年,明治政府为发展教育,先后制订和颁布了《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和《大学校令》。在《小学校令》和《中学校令》中对农业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规定。  相似文献   

14.
杨春燕  张强 《探求》2001,(3):51-52,59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下称《决定》)。《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诸方面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决定》又指出:“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有人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之间的关系看作是相乘的关系,任何一个方面削弱都会导致教育效果这个乘积的降低。美育是一种感性的情感生命教育,具有综合性很强的特点,对人…  相似文献   

15.
战后日本的职业教育及其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努力使全体人民从少年到成人都掌握职业技术能力 ,一直是日本国的优先战略。自从 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以来 ,职业技术教育就是日本极为重视的领域之一。196 9年 ,日本就制定了《职业训练法》,70年代末 ,又相继制定了《职业安定法》和《雇佣对策法》。1985年 ,又对《职业训练法》进行了较大修改 ,并更名为《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这些法律使日本的职业教育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有序的体系。一、战后日本的职业教育   (一 )学校职业教育  日本的职业教育早在战后就已开始了。职业高中、高等专门学校、专修学校、短期…  相似文献   

16.
《社会福利》2005,(5):50-51
国家在社会福利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思路中明确指出要着力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尽一切可能调动社会力量举办社会福利事业。要制定鼓励民间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的政策法规和措施,从计划立项、划拨用地、资源分配、资金扶持、减免税收、培训规范以及优先信贷、水电优待等方面全力保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加速发展。北京市民政局最近印发了《北京市资助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要求各区县民政局严格按照《细则》规定,做好社会办社会福利机构的审核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加强社会办社会福利机构的服务质量管理。北京市民政局此举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机构的服务管理水平,而且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举办社会福利事业,从而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进程。(因版面所限,《细则》中的附表略)  相似文献   

17.
一、《西王母》的题材本事与背景时代的转换  《西王母》是复式梦幻能 ,能乐各个流派都演此曲目。作者不详 ,有人疑为金春禅竹所作。周穆王时 ,一个女子告诉中国的帝王 ,要奉献三千年开花结果一次的仙桃。中国的帝王便问献桃的女子 ,仙桃是否就是西王母的仙桃。女子没有回答 ,就只是祝福帝王。帝王感到不可思议 ,再次询问。女子回答说自己是西王母的分身 ,并说自己要先回仙界再来献桃 ,说完就升入天上。中国帝王齐奏管弦 ,等待仙女到来。真正的西王母出现了 ,向帝王献了桃子 ,跳起舞来。中国君臣在宴席上欢醉之时 ,西王母又飞回了天上。这…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教学体系改革中的一次重大突破创新,其目标是充分挖掘各类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让有形的知识传授和无形的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管理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基础类必修课程,教学内容广泛,是进行课程思政的主要阵地.该文以《管理学》课程为例,通过阐述《管理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内涵,梳理出《管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现状以及在实施课程思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当前,学校的思想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令人欢欣鼓舞。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英语教学中如何体现这个目的?怎样进行思想教育?如何处理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关系?在这些问题上我们经历过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有着深刻的经验教训。一直到三中全会以后,英语教学才开始走向正轨。一九七八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俄)语教学大纲》把思想教育和英(俄)语教学相结合的原则重新写入大纲;一九八二年《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又提出了“思想教育要寓语言教学之中”的原则;一九九○年《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重申了这一原则,并提出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教材和教学中去”;《中学德育大纲》也提出“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这一系列的  相似文献   

20.
邱崇 《阅江学刊》2013,(6):141-145
《论语·阳货》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中的“女子”有特定所指,不是指全体女性。这句话之所以会产生很多误解是由《论语》创作时的语境丢失造成的。但具体指哪些“女子”和“小人”,在现在没有可靠的材料的情况下不便于作主观猜测,付诸阙如可能是更为实事求是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