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应彻底放弃法定资本制 ,而应采用授权资本制或折衷授权资本制。授权资本制是英美法系国家盛行的制度 ,我国并不具备其运行所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 ,因此 ,授权资本制在我国不可行。应改变不区分公司的形态而笼统采用折衷授权资本制的观念 ,对有限责任公司实行法定资本制 ,对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采用折衷授权资本制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公司资本制度定性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定资本制、授权资本制和折衷资本制是学者对西方三大公司资本制度的学理表述.我.国1993年制定的《公司法》在公司资本制度方面实行了严格的法定资本制.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公司法》进行修改时,对公司资本制度进行了重大的修改,从修改后的内容来看,比较符合法定资本制的特征,因此,修改后的我国公司资本制度实行的仍是法定资本制.  相似文献   

3.
王丹 《理论界》2005,(2):55-55
公司资本制度是公司立法的基石,是公司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贯穿于公司设立、运营和终止的全过程。从全球范围审视,由法定资本制度到授权资本制度,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折中资本制度演进的轨迹,不仅反映了资本法律规范宽严程度的不同,而且是一场涉及资本制度理念和设计功能的深刻变革。本文试图比较公司三大资本制度的功能,并反思在全球化经济竞争形式下我国公司资本制度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公司法规定公司资本是法定下的分期缴纳,而不是分次发行,在出资形式和程序上更多体现的同样也是法定,根本不存在授权内容、授权空阃.公司资本形成根本没被看作回应实践的商业判断,公司董事享有的只是遵守法定的义务,完全没有自由运作的权力,进而严重阻碍了公司的健康发展.授权模式虽然能够兼顾冲突主体的利益.是效率与安全的合理结合,是一种帕累托标准的效率设计.但其采纳有个前提:强制性信义义务的实行与行之有效的司法事后判断.所以,真正符合中国实际的资本形成模式既不是授权模式,也不是法定模式,而是折衷模式.  相似文献   

5.
王书庵 《理论界》2009,(4):89-90
资本制度是公司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新公司法的实施,对我国公司制度以及我国整个市场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在理论上,重组的资本制度体现了由片面强调资本信用到兼顾资本信用和资产信用的立法理念的转变,其中,公司资本制度的设计以围绕着安全、效率的价值目标展开的,是基于对法定资本制和授权资本制等问题的重新理解,它将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公司资本三原则内在矛盾之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迎霜 《社会科学》2008,(3):160-164
资本确定原则、资本维持原则、资本不变原则是公司资本制度经典原则.资本三原则在统一的"资本"概念下,看似逻辑清晰,环环相扣,但是随着公司的商业实践发展,授权资本制、折衷授权资本制的引进,公司资产结构的复杂化使得资本三原则精巧的理论结构受到了实践的冲击.资本确定原则确定的形式资本不再具有表征公司真实资本的作用,资本维持原则维持的标准并不一致,资本不变原则中资本变化却是常态.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资本三原则的功能,对其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7.
公司法的修改应从降低公司设置门槛、促进企业发展,明确公司各方责任、保障当事人利益,简化有限责任公司规则、突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区别,健全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激活法人治理机制等方面入手。同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如实行准则主义、授权资本制、建立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等。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现代化与合理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资本之于公司犹如血液之于人体 ,公司资本制度居于公司法之核心。我国现行的法定资本制度实则是一只“纸老虎” ,其中诸多法律漏洞不仅致使守信用吃亏 ,不守信用反而获益 ,而且严重影响资金利用效率 ,妨碍“知本”的资本化。  相似文献   

9.
既往改革在论证思路上的逻辑问题,不仅使国内学界对注册资本与公司信用的关系在认识上陷入了一定程度的困惑,而且严重忽略了对公司资本制度及其改革规律的研究。无论何种法系,公司资本制度都是一个由资本形成和资本维持构成的完整体系,在立法目标和控制手段上,两者有所不同,但在追求资本制度总体价值目标的过程中,两者相辅相成。资本形成的管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本维持的制度内容,而资本维持制度的发展完善,则为资本形成提供了制度改革的空间,因此,公司资本制度改革的规律或者路径应当是资本形成与资本维持两个制度的联动,此即公司资本制度及其改革的整体性。以此为基础,未来中国公司资本制度改革的走向,不是从“法定资本制”到“授权资本制”,而是在整体性层面使改革由“单兵突进”转向“制度协同”。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公司治理理念的公司资本制度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公司资本制度与公司治理制度不仅存在着终极目标上的趋同性 ,而且互动相关。由于不同公司治理制度下存在着不同的价值理念 ,公司资本制度的设置亦应各不相同。我国现行的公司资本制度与公司治理理念不相适应 ,为回应公司治理理念的要求 ,我国宜改采折衷资本制  相似文献   

11.
论资本维持原则和公司资产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江 《社会科学》2007,(12):93-100
在大陆法系法定资本制下,其实只存在资本真实缴纳和维持两原则,公司的资本和资产、资本的维持和资产的保护是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资本维持原则的保护范围已延伸至公司整个资产。当出现公然或隐蔽的公司向股东的资本返还时,可产生一系列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2.
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以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国有企业改革做出的重大决策,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的形成有赖于劳动收入占比的提高、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企业层面经济民主的实现以及劳资双方企业所有权的科学分配。在员工持股制、利润分享制、收入分享制、劳资合伙制和劳动合作社这几种企业制度形式中,恰当的员工持股制和劳资合伙制都有助于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但我国现行的员工持股制存在缺陷,必须加以完善。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员工持股制和劳资合伙制既可以单独实行,也可以同时实行。  相似文献   

13.
论公司最低资本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最低资本制在债权担保上的功能是有限的 ,其主要意义应该是公司经营能力的保障上 ,在当代公司法中更体现其对于“市场准入”的调控作用。而我国公司法的最低资本额规定过高 ,使得设立公司的“门槛”过高 ,不利于公司的设立与发展。为此 ,借鉴有关立法例 ,修改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降低公司最低资本额 ,并结合公司种类与行业特点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公司资本制度为法定资本制度,严格遵循资本确定、资本维持、资本不变三原则。旨在分析这三项原则的不足并提出完善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股东违反出资义务,应当向公司承担出资违约责任.其他守信股东并非失信股东的债权人,无权请求失信股东向其承担出资违约责任.资本充实责任是法定资本制度逻辑演绎的结果,与公司资本信用理念一脉相承.我国2013年修订的公司法已经废除了法定资本制,改采认缴制,基于资本充实责任而产生的发起人出资连带补足责任也应当废除.发起人股东对公司设立时的出资仅负担监督和检查的义务,只有发起人违反此项义务,导致股东在公司设立时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发起人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的公司资本制度为一种保守的法定资本制度,严格遵守资本确定和维持原则,出资形式单一和现物出资。此种构建的初衷是解决信用问题,保护交易安全,保持“商”主体有足够的资本运行。可是在这种制度确立后并没有实现立法时所追求的目标。但这些问题不是资本制度确定有误造成。在今后5年或者更长时间里,我国不宜改变法定资本制度,应在适当调整出资制度过程中,完善法定资本制度的外延和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7.
论刑法对公司注册资本规制的立法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对注册资本的规制是对作为传统商法之公司法的公法调整 ,体现了国家法律的最后保障。通过对公司成立前、后注册资本的刑法调整 ,保障了法定资本制度在公司法律实践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公司资本制度诸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资本法律制度是建立现代公司法律制度的基 础。本文通过对公司法人财产权的 内涵分析,以期确立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的理念;并分析了公司资本制度的发展以及我国 对其的合理取舍,公司取得自己股份的现实需要和相应的法则,我 国公司制度中注册资本的最低额要求、法定公益金的提取和转投资限制等规定的弊端 ,以期建立更为合理、有效的公司资本制度。  相似文献   

19.
张亚 《学术界》2005,(1):182-189
借助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人类社会形态演进分为四个阶段原始氏族公有制社会,土地占有制社会,资本占有制社会和世界(全球)公有制社会.中国只能通过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完全走出土地占有制社会,融入资本占有制大社会,奔向世界公有制社会.资本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基本存在形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是社会主义资本经济.  相似文献   

20.
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成为我国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瓶颈”,同时高速增长的巨额居民储蓄转化成资本的效率却很低。国际上成熟的资本市场依靠社会养老金把居民储蓄转化成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支撑资本市场,我国社会养老金的这种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原因主要是现收现付制的社会养老金体制不适合资本市场的发展。改革社会养老金制度是我国资本市场成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