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所在.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管理、应用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而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现代教育形势的发展已经迫切要求高等院校必须适应当前的教育要求做出必要的改革.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具备更高水平的现代教育技术.那么在高校教师培养中就急切需要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科学性、系统性等特点,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明显的效果,在教师培训中加强促进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升应成为各个高校的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谈信息化浪潮中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必须变革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本文详细讨论了信息高速公路飞速发展的环境下,教育机构的特点,教务管理工作内容的变化,以及如何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高日晨 《阴山学刊》2010,(5):120-123
进入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由于其自身鲜明的特点,即内容的丰富性、传播的快速性、表述的形象性、交流的互动性、参与的广泛性、处理的便捷性、空间的开放性,必然给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为此,必须从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机制等方面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确保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改革与实践,阐述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培养大纲及其实施办法,使理论知识传授与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得到了很好的结合。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改革与实践,使大学生从入学就树立了CDIO工程教育思想,为大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从而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5.
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新的CDIO教学模式下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案,以使培养的人才更好适应未来社会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的中心是以构建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理论基础的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本土化、特色化为宗旨,以计算思维为切入点,以信息素养的培养为导向,对第一门计算机课程《计算文化与计算思维基础》进行了建设性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向前 《理论界》2005,(12):126-127
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在广大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是教育部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作出的重大决策。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是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是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必要条件。在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也要正确认识其与传统的计算机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高校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展,高校财务风险也日益显露,为了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资金,规避使用过程中的风险,应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一、大力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为高校资金集中管理和有效监控提供保障1.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推进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高校财务信息是各类信息的交汇点,也是支撑学校发展决策的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是先进的管理理念、模式及手段之一,是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和有效监控的必然选择。财务管理信息软件的推广应用,不单纯是推广软件本身,更重要的是推广一种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桂琴  秦书生 《理论界》2003,(6):129-130
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已渗透到高等学校“两课”教学之中。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挑战,也对高校的“两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利用高校“两课”这块教育阵地,做好新时期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两课”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职责。 一、信息网络时代高校“两课”教学面临的挑  相似文献   

9.
高校人才多样化培养,体现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精神的培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我们要积极创新高校人才多样化教育模式,努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高校培养具有深厚爱国情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深沉的民族忧患意识、立志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人才的价值性诉求,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当前我国高校在开展民族精神培育方面面临困境,应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归属感教育,多方增强广大师生民族精神,为高校民族精神培育工作提供可用借鉴。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教育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与核心,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作为工具,计算机在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及教学评估等方面促进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作为课程,计算机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置成为必需。由于计算机教育贴近现实,有着其它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实效性,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环,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说信息技术课是培养学生面向未来,提高起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自改革开放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以来,伴随着全球化、市场经济和当代实践的新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变化的契合能力发生矛盾.产生这些矛盾的根本原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诉求上没有紧随时代的脚步,而是囿于传统的观念之中,存在着泛政治化和知识化的倾向.运用人文教育提升人文精神,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深地根植于人文沃土之中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前沿性话题.  相似文献   

13.
论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我们生活领域的应用日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开设了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良好的分配状况造成了医学信息管理的一片繁荣景象。但是,在兴旺中我们不能不看到危机,在网络和计算机如同呼吸一样普通的时代,在医院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技能不断提高的今天,今后,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出路何在?我们应该培养什么类型的医学信息人才呢?总的说,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因为比医学其他专业更擅长信息技术而有较广泛的就业前景,又因为比计算机专业学…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高校计算机教育与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区别和联系;信息素养教育与文献检索教育相互关系的分析,从中探索高校图书馆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新对策,使大学生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和高效运用信息的能力,学会终身学习的素养。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到来 ,使高校信息用户教育受到冲击 ;作为专门传授信息检索知识和技术的教师 ,同样面临着挑战。因此 ,高校图书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想更好地发挥其教育职能 ,就必须抢抓机遇 ,不断变革。本文就网络时代高校信息用户教育新的内涵及变革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快教师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和建立教师教育信息资源库,有必要研究和构建高校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体系.现代信息技术对文献资源共享提供了便利条件,在这一形势下,贵州省高校在文献资源的总量、质量、分布与共享水平方面都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从信息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以及由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结构的变化 ,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需要新的教育观念。为此 ,我们应着重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的整体改革以及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我们应该具有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  相似文献   

18.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积累少、模式雷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远未达到国家人才战略的要求。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基于类型学的研究视角和学理基础,着眼于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拔尖人才,按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层次、服务对象、实施载体,构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分层分级分类的全新模式。反思重庆邮电大学的实践探索,认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今后理应在准确定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大力拓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科学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育是适应当代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是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人才的教育新模式。我国高校创新教育起步晚,发展慢,还存在诸多的不足,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现状,同时也探讨了高校创新教育未来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我们需要提高办学质量来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而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是提高本专业办学质量的核心。文章针对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实际情况,社会的需求情况,分析了如何科学构建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提出以动态和发展的原则,以先进、开放性的原则,纵观全局,科学合理构建立体的课程体系,提高计算机专业的办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