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明是多元化的。多元文明如何和平共处?西方人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还提出文明冲突论。当今威胁人类和平共处的主要因素是文化帝国主义。以和而不同的原则处理不同文明的和平共处,首先要提倡不同文明的和平对话。和而不同的思想已经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的指导性思想。  相似文献   

2.
宗教关系是客观存在着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宗教和谐是两种以上不同类型宗教之间基于平等、交流、互补和理解而产生的一种相互协调关系与平衡结构.宗教冲突是同一宗教内部或不同宗教之间将差异扩大化后采取极端措施的行动结果.在主客观条件同时具备的基础上,以尊重多元为前提进行的宗教融合将带来宗教和谐;如果从正向维度努力,宗教冲突也可转化为宗教和谐.相对于宗教冲突、宗教融合,宗教和谐是最为理想的宗教关系类型.  相似文献   

3.
“和”与“同”本是古代两个哲学概念,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史伯与晏婴作了二者相反的理论阐述。孔子在继承和发展其前人“和同之辩”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新命题,这一充满着朴素的辩证法智慧的主张,对推动21世纪世界人类的和平与发展,构建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和而不同与和谐语言文化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是多样性的统一.作为一个民族多元、文化多元的国家,中国应从传统的"和而不同"思想出发,处理好普通话与方言、汉语与外来语、共同语与民族语的关系,创造和谐的语言文化.  相似文献   

5.
宗教和谐是两种以上不同类型宗教之间基于平等、交流、互补、理解而产生的一种彼此依赖关系和可持续性结构。宗教和谐包括情境的和谐、资源的和谐、结构的和谐与行动的和谐,其过程模式可以概括为“相遇-聚合-扩散-互补”。宗教和谐共处状态的实现,需要信仰政策上的相扶,信仰理性上的相通,信仰伦理上的相合,信仰身份上的相容,信仰背景上的相符,信仰结构上的相类,信仰功能上的相补,信仰思维上的相近,信仰情感上的相惜。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纪,“文明冲突论”随着9·11的发生日益甚嚣尘上,不同文明之间究竟如何相处的问题也越发凸显。作者从史伯、晏婴的“和同之辩”入手,阐释“和而不同”思想的渊源、内涵以及孔子的对这一思想的总结、应用与后人的丰富、发展;分析多元状态下文明冲突的实质;指出只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7.
宗教社会功能的二重性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看,宗教的社会功能具有二重性,其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这就是和谐与失序,稳定与混乱。而以“全球伦理”与“全球责任”为目标的宗教对话,则对增进宗教理解,解决宗教问题,达到社会和谐与文化共融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我国,处理好宗教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宗教也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师生冲突不仅要关注“基本概念、行为类属、成因根源、功能认识、问题策略”等核心要素的必要分析,也应充分考虑诸如“发生状况、内涵构成、责任主体、总体性质”等涵盖要素的分析必要。基于此,立足信息网络化社会特征及其对学生的影响,在阐明信息网络化社会师生冲突基本样态基础上。结合师生和谐“权力占有”和“权益分配”关注面缺失下“和谁之谐”与“怎样和谐”的合理追问,从形式和内涵两方面提出信息网络化社会社会视野下和而不同式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路向。  相似文献   

9.
10.
一个国家的发展强盛,书同文、语同音,是至关重要的基础环节之一。我们这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发展中国家,如果国家通用语不能通用,普通话不能在全国普及,就会严重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普通话和方言,各有不同的生存空间、使用范围和适用语境。  相似文献   

11.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考察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指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当代人类面对生态危机的理性回归.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潜力是无限的,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尚待进一步发挥,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完全可能性.文章对实现这种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基本前提作了简要分析,这就是:进行观念变革、促进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合理的社会组织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