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资源问题凸显。能源资源一方面浪费,一方面紧缺,与经济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建设节约型社会因此提上日程。要建设节约型社会,离不开对能源资源管理的最优化,既要本着管理最优化原则,分析能源资源投入产出优化模型,又需要人们充分认识到我国能源资源现状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系,更需要人们理性面对能源资源危机现实,身体力行,开源节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2.
自主创新、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三虎 《探求》2006,(1):4-7
自主创新作为科技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本土化战略基点可以通过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得到强调,它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则可以诉诸发展循环经济以及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得到显现。在这种意义上讲,建设节约型社会通过将节约理念贯穿于自主创新能力或者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直接有利于以自主创新来真正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韩伟坤  马超 《社科纵横》2006,21(9):45-46
在目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下,对现有的行政资源从各方面进行界定,不仅从有形的行政资源方面进行必要的重新配置、节约利用,而且更要对无形的行政资源加以重视,从制度、体系、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等各个方面和角度进行协调整合、优化配置,防止无形行政资源的浪费与流失,促进有形行政资源的充分合理的节约利用,发挥最大效用,从根本上保障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建设节约型社会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燕新梅 《社科纵横》2006,21(2):51-52
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企业从采购、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履行,要求企业以广大利益相关者的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披露相关的社会责任信息。本文旨在通过阐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提出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和应披露的相关信息,推动企业建立完善的社会责任会计体系。  相似文献   

5.
孙景艳 《学术交流》2006,(8):138-140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伦理的支撑与保证作用。从伦理视角出发,应把增产节约、合理消费、勤俭建国、勤俭持家作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首要准则;倡导以节俭、节约、节能作为工作与生活的伦理价值取向。节约型社会伦理观的本质属性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为道德的最高境界。因此,构建节约型社会的伦理体系,应立足于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的生活质量观,并致力增强公民的自律意识。  相似文献   

6.
节约型政府是指在政府的形态构成和运行模式上都遵循节约原则的政府类型.从政治伦理的角度解读,节约型政府是节用爱民的政府;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中,节约型政府则是“廉价政府”;从价值形态来看,节约型政府是建立在生态理性之上的、追求社会正义与环境正义的政府.节约型政府是生态政治的题中应有之义,创建节约型政府也是在制度层面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当前中国构建节约型政府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即提倡廉洁自律的“官德”,建立透明合理的工资制度,预防和治理资源系腐败,合理控制行政支出.  相似文献   

7.
张涛 《社科纵横》2007,22(6):51-52
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和长远发展。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加速资本的循环与周转,减少生产消耗,利用科技和自然力等途径,建设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石油危机爆发后,使日本经济遭受严重打击.由此日本政府开始真正认识到节约资源、能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于是开始从政府的财政、税收政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各项法律法规的建立与完善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各个方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构筑"资源、能源节约型社会",以达到节约的目的,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日本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节约体系,在各个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世界上公认的"节约型"社会最成功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推动新型工业化与经济现代化的需要,是中国在未来新时期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能源与环保技术、空间海洋技术;继续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与发展循环经济相关联,创建节约型社会,强调“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及综合利用”;要着力推进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及学科体系建设的回顾和评价,对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初步的概括和评述,对学科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特别是建议应围绕绿色GDP、贸易与环境、企业环境管理、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实证研究,以丰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前正当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热潮中,节约型政府的构建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本文在阐述“节约型政府”内涵的基础上,从制度的视角分析了导致行政成本高居不下的制度原因,并探索了一条构建节约型政府的有效制度路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21世纪材料学的研究定位在"信息材料、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智能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其中,复合材料强调材料的功能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及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关系。"长度低于20mm以下的极短纤维往往作为废料或加工剩余物丢弃掉,在循环经济时代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对废弃的亚麻极短纤维的研究和应用,是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对黑龙江省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有我国"一五"时期建设的老工业基地,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十一五"期间,黑龙江将依靠雄厚的工业基础,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振兴老工业基地。基于此,企业将面临着技术更新、技术改造、产业转产甚至倒闭等问题。在这种大背景下,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就带有抢救意义。对工业文化遗产的有效挖掘和保护是建设和谐社会、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推动社会进步的需要,是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因此要尽快制定黑龙江省工业遗产保护战略与方案。  相似文献   

14.
文绪 《学术交流》2007,(6):187-189
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对高端技术和低端技术进行重新划分与利用,不仅是实现我国从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手段之一,也为未来我国科技发展模式的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所谓高端技术的二次划分,即在原来既定高端技术领域的基础上,深入开掘,总结技术结构中的共性规律,使技术内部的潜力成为技术创新中的支点,并带来爆发性的重大突破;所谓低端技术的二次利用,即适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对现有技术资源进行有效的二次利用,并从中不断发现新的技术价值和创新路径.高端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基础性技术为之服务,因此,对低端技术的二次利用是对高端技术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呈现出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特征,随着国内资源环境的消耗与破坏、国际市场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这种粗放增长模式已经亟待转变。中央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的战  相似文献   

16.
资源环境问题已然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考验之一.主流经济增长理论所强调的技术进步似乎未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制度创新也没有显著控制资源与环境形势的持续恶化.这与经济增长理论长期以来忽略自然资本的作用以及经济发展实践中未能对自然资源加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密切相关.为了人类共同的未来,本着维护自然资本,维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应当从增长理念、经济核算制度和资源环境管理制度方面谋求人类社会经济领域的一系列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7.
近日,由安徽省铜陵市民政局、市文明办、市慈善总会、市总工会、市教育局、团市委等六家联合印发文件,启动"一张纸献爱心行动"。据介绍,"一张纸献爱心行动"是中华慈善总会2008年3月正式启动的活动项目,是将"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落到实处,将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紧紧衔接的有效措施,动员社会力量资助贫困家庭救  相似文献   

18.
江苏泰州市:“三力”并驱助力农村养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春凤 《社会福利》2013,(11):55-55
确保资源供应原动力。互助养老的经费来源。注资渠道主要有财政拨款、村集体收入、老人的养老金、社会捐助和福利款项。完善社会捐助机制,保证其长效自然增长机制。农村互助养老中设施的来源。养老设施结合新农村的配套建设一起规划,通过改造旧居、租用闲置房屋,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人力资源的整合。挖掘现有的老人资源进行义务帮扶和互助,  相似文献   

19.
以能源资源使用技术为核心的低碳经济概念缺乏对制度、文化、伦理、观念等社会因素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考虑,所以对于我国而言,低碳社会建设较之发展低碳经济是更有效的科学战略.我国建设低碳社会在具备强大的国家动员体制和能力的优势、成本优势和一定的公众环境意识水平基础的同时,还面临着来自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挑战,所以,选择积极发挥我国国家动员体制和能力的优势,建立政府主导的、与市场和公民社会开展有效合作的低碳社会建设新体制,借鉴其他国家建设低碳社会的经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等适宜的路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会有望实现我国低碳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20.
高煜 《求是学刊》2005,32(6):68-75
对重化工业化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反思就会发现,重化工业化不能跨越,但可以跨越式发展重化工业化;重化工业化是新阶段增加收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新方式;重化工业化是造成我国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的诱发因素,而非根本原因;重化工业化不等于粗放增长。因此,发展重化工业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阶段后的必然选择。而发展节约型、环保型、信息化嵌入型和开放型的重化工业化是我国应当选择的新重化工业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