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湖南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入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介绍了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基础、创新性、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整合以及交流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探索应用型本科学校机械类专业"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一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高师特点的重要标志。正如培养工程师离不开工程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生产实习,培养医生离不开医学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实习一样,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习,是培养教师不可缺少的综合实践环节。正确组织教育实习,能够使学生得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初步锻炼;有利于坚定师范生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培养他们热爱人民教师的职业;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反馈,又能够检查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下建筑工程专业培养本科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为强化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构建了"一年三学期制"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框架,并提出了地下建筑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与保障机制,实现了高校与企业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一体化教学,为相关专业实施校企合作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教育部大力推进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措施,而实践教学是工科类院校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卓越计划"中需要重点改革的内容,本文分析了高等院校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程教育中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路及构想,并针对"卓越计划"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实验课程体系改革、企业深度参与、促进校企联合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面向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为例,在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课内与课外、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培养理念指导下,搭建一套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平台.该平台以“改革教育理念,明确平台定位,构建平台应处理的关系”为改革主线,以对学生“基础能力培养,专业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为改革思路,整合校内、校外和校企产学研三个实践环节,形成由校内实验室与创新研究中心、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共同组成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平台,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摘要:教育实习是综合性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引领准教师进入专业领域的关键环节。然而传统的集中教育实习模式存在诸多 弊端,影响了实习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全程·多元·反思”新型英语实习模式以培养“反思性实践者”为导向,强调教育实习的全 程性、连续性和发展性,力图克服传统实习模式的缺点,真正发挥教育实习的效用。  相似文献   

7.
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阶段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分析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环节目前出现的实习基地资源极其有限、经费紧张和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经研究讨论认为继续推行“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收集影像资料、加强校企合作、改变生产实习方式和考核方式等一系列措施,可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提高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大学工科毕业设计是成功完成"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及体现毕业生创新能力的一项至关重要又颇具挑战性的实践环节。本文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任务要求,结合作者指导土木工程专业(桥梁类)毕业设计心得体会,探索和创新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指导原则和实施方案。提出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导的毕业设计总体布局,分析和研究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切实可行的模块化实施手段,最后系统地探讨面向工程实践的创新毕业设计组织形式,旨在为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设的高校开展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进一步提升工科毕业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对比欧美"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德国"FH"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基于校企合作的"2+6"实践教学改革,以湖南工程学院与德力西电气"企业+学校+学生"开展的联合培养"选择性+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例,对基于校企合作的"3+1"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论断,对高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我校"吉通工程师班"特点,提出一种"校企双引擎"工程师班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即基于校企合作契机,以市场为导向,为满足合作企业人才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实施素质教育工程,提高专业实习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习实践活动是目前理工科高校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高校应在统一素质教育思想的前提下,提高专业教学实习的有效性。因此高校要建立有效的教学实习机制,通过完善监督制度、加大实习投入、配备老中青教师、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产学研”联合体等措施,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工作。同时高校要倡导学生重视实习实践,引导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注重人文修养以强化自身素质。另外通过加强政校企交流合作,高校可以获得更多对教学实习的支持,能更好地确保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12.
工科院校毕业实习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影响实习质量的因素较多。文章对实习基地、实习讲义和实习内容等问题作了研究和实践 ,旨在提高实习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认识实习"是我国高校不少专业的一项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目前,高校教育实践环节中存在着理论与实际脱节、内容更新不及时和"走过场"等问题,根据城乡规划相关专业"城市与区域认识实习"的实际工作经验,本文对高校教育实践的创新路径提出了科学设计教育实践过程、适时修改教育实践内容和教育实践效果检查多样化等新的思路,并根据自身经验,提出"高校教育实践环节质量控制建议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土木施工课程教学研究",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环节、评价环节等几方面做了关于如何创造工程环境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的探讨。明确了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增加施工实践学时,改进施工课程中应用能力培养的方法,建立以工程能力为评价指标的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以教育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加快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和探索创新;同时强化企业工程实践、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构建与创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模具卓越工程师岗位能力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高校存在闭门造车的现象,学生实习"走马观花",课程严重脱离生产实际环节,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一个最严重的问题—校企割裂。因此,通过校企联合方式构建一个通用型的培养模型,以期打破校企之间藩篱,实现人才的实践化、"准员工化"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卓越计划的显著特征就是行业和企业的全程参与。校企合作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双方必须明确校企合作对于卓越计划的意义,校企合作的主要环节、内容以及校企合作教育所需要的政策与法规支持和相关保障等,只有明确了上述问题,才能为有效实施卓越计划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师教育实习成绩评定刍议邹迟作为体现师范院校“师范性”特征的一门主要实践课程,教育实习在锻炼和培养师范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能力,巩固专业思想,形成职业意识,培养合格的中学教师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教育实习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科学...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教育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形式,是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关键。深化教育实习改革,加强实践环节,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面向未来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加强生产实习环节,提高服装专业学生实践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我国服装产业大国地位,近年来服装设计与工程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已成为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瓶颈"问题.为此,在学校支持下于2006年立项研究<产学研合作培养服装设计创新人才的研究>,取得阶段成果.本文提出建立校企利益共赢的理念,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了有益尝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本科生实习的长效机制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