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明代哲人吕坤在《呻吟语》中云:"居官念头有三用:念念用之君民,则为吉士.念念用之套数,则为俗吏.念念用之身家,则为贼臣."其意是,当官的念头主要有三种:一心只想为君王和百姓尽力的官员,则可以称之为贤良之士;心里只想循规蹈矩按套路办事的官员,则可以称之为庸官懒吏;一心只为自己个人利益着想的官员,则可以称之为奸臣污吏.  相似文献   

2.
正《官箴》是古代汉族居官格言的著作,主要记载做官的规诫。南宋诗人吕本中(1084-1145)所撰《官箴》可谓古代《官箴》之最,其一卷首条开头即云:"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清乾隆年代四库馆臣称赞此三字"千古不可易,固有官者之龟鉴"。梁启超在《新民说·论公德》中说:"近世官箴,最脍炙人口者三字,曰清、慎、勤。"其  相似文献   

3.
《诗经·国风·甘棠》云:"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西周初年,召伯(尊称召公)与周公分陕(今三门峡市陕县)而治,政绩卓著,惠政于民,留下了甘棠遗爱的佳话。《甘棠》为何一歌三叹,反反复复地咏唱"蔽芾甘棠"?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燕召公世家》中得以诠释:"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  相似文献   

4.
訾其伦 《领导科学》2012,(23):53-54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十分重视人才,他把人才视为"国家之珍"、"社稷之佐"(《墨子·尚贤上》,下引《墨子》只注篇名),认为"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亲士》);把推崇、任用贤能之人视为为政之本,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尚贤上》),主张"尚贤事能为政"(《尚贤上》).墨子在《尚贤》篇中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关于人才选拔、使用及管理的策略和举措,在当时的人才思想中可谓独树一帜,对历代统治者选拔人才、治理国家有很大的启示,对当今社会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墨子的选人标准和原则 1.崇德尚才的选人标准 墨子在选人上坚持崇德尚才相统一的标准.墨子认为,人才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尚贤上》),即包括德行、能力和学问三个方面.三者中,墨子把德行视为首要的、根本的,"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修身》),建议统治者"列德而尚贤"(《尚贤上》).在墨子看来,其一,人才应该德行敦厚,怀兼爱之心,行仁义之事,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即"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能"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兼爱中》).  相似文献   

5.
南宋官员吕本中,在所著《官箴》篇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对此,后人石渎子有着一番深刻的阐释。石渎子说:“清、慎、勤三字乃居官之真修。不清,则我取一也下取百焉;我取十也,下取千焉。我以之适口,民以之浚血。我以之华体,民以之剥肤。我以之纳交游,民以之卖妻子。我以之遗子孙,民以之损田庐。我以之恣歌舞,民以之啼饥寒。伤哉!以此思清,清其有不至乎?不慎,则一出令之误也,而跖盗之弊生。一听言之误也,而雍敝之奸作。一用人之误也,而狐鼠之妖兴。一役使之误也,而劳怨之声起。一听断之误也,而劝惩之道塞…  相似文献   

6.
<正>公元783年,陆贽上书唐德宗:"臣闻立国之本,在乎得众,得众之要,在乎见情。故仲尼以谓人情者圣王之田,言理道所生也。"(《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九)清人祝庆祺编辑的《刑案汇览》中也说:"律设大法而体贴人情。"这些话典型表达了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人情。此处所谓的人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心理倾向以及由此引起的自我意识,二是人不可避免的软弱。这就不是"人情世故"中所谓的人情。人  相似文献   

7.
四顺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故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戮不足以服其心。故  相似文献   

8.
安坤 《领导文萃》2012,(13):59-63
于右任曾办报纸《民呼》,被禁,郁闷之下说:"民不能呼,唯有吁耳!"遂又办《民吁》,出刊不足两个月,又被禁;后来又办《民立》,并说:"有种再禁,再禁老子就办《民抢》《民嫖》《民反》《民叉叉》!"1948年,于右任报名竞选副总统。老于想拉票,但是却没钱请客,于是就写了很多条幅,上书"为万世开太平"赠与代表,众代表欣然纳之。但在第一轮投票的时候,老于就被淘汰了。老于大呼:"没钱真他妈不好混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一现象,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本文对"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现象的产生原因及《意见》发布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晏子春秋》是一部特色鲜明的著作,全书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就像有一个说书人,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述春秋末期齐国名相晏婴的事迹和思想。晏婴治国,高度重视人民的作用,制定政令以民为本,而且,其所秉持的是一种偏于激烈的理念表达。他指出:"义,谋之法也;民,事之本也";"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问上》十二);"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者,以民  相似文献   

11.
官方微博     
正安徽发布:【进一步加强县城规划建设管理】近日出台的《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城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以"三治"(治脏、治乱、治违)、"三增"(增强功能、增加绿量、增进文明)为突破口,从2014年开始到2020年,分三个阶段,推动提升县城规划水平、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2014年4月9日15:59)郑州发布:【郑州市小额贷款2014年再放十亿】统计显示,去年郑州全市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6.8亿元,帮助大批自谋职业者实现了"创业梦"。今年,为把再就业资金用在"刀刃"上,根据整体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郑州市微调扶持政策,全市今年计划投入  相似文献   

12.
施政,尤其是施德政,必须取信于民。子贡问政,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万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呢?"去兵。"那又要去掉一项呢?"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一个国家如果得不到人民的信任就会垮掉,而取信于民历来是为政的第一要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知道他如何立身处世。为政者还应当知道,就像有若所说的:"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  相似文献   

13.
正《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句上来就将"亲民"与"明明德"——也就是为官与修德——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接下来论述:"古之欲明明德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相似文献   

14.
老子云:“治大国,若烹小鲜。”韩非《解老》亦云:“盖事大众而数遥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此即治大国不要以烦苛之政扰民,而要“清净无为”,所谓“清净可以为天下正”。陈鼓应先生在《老子注释及评介》一书中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个警句,在  相似文献   

15.
正用人导向是最根本的导向。古人云:"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所任者非其人,则国家危、上下乘、群臣怨、百姓乱。"用人导向正了,风才能清、气才能正,人心才会顺;用人导向不正,则会涣散党心、冷了人心,污浊政治生态的源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实施两年多来,集中整治突出问题,有效防治官场陋习,用人导向更加鲜明,遵规守纪渐成自觉,  相似文献   

16.
“伍举论美”见于《国语·楚语》。说的是,楚灵王建了一座章华台,竭国库之力,数年方成,雕梁画栋,巍峨壮观。台成之日,灵王率群臣登台,望眼前美景,接众人恭贺,不禁志得意满,脱口即曰:“台美夫!”独有大臣伍举不以为然。他批评说:“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近皆无害焉,故日美。今君为此台也,国民罢焉,财用尽焉,年谷败焉,百官烦焉,举国留之,数年乃成。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意思是说,所谓美,是对上下、内外、小大、远近等各方面的利益都相宜无害,这才叫美。现在君王您为筑建章华台,劳了民,伤了财,败了谷,烦了官,全国动员都干这事,好几年才成。台子看来确实华丽,但君王您有没有想过:如果因为满足目观之美,却把国家资财用尽了,搜刮民财而炫耀,却使百姓贫困,算得什么美?  相似文献   

17.
正古代的将帅之道,以孙子所谓"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最为精辟。王皙解释:"智者,能谋虑,通权变也;信者,号令一也;仁者,惠抚恻隐,得人心也;勇者,徇义不惧,能果毅也;严者,以威严肃众心也。五者相须,缺一不可。"张预注解:"智不可乱,信不可欺,仁不可暴,勇不可惧,严不可犯。五德皆备,然后可以为大将。"(《十一家注孙子校理·计篇》,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7—8页)王皙和张预说得很有分寸,具备了上述五德,只是  相似文献   

18.
<正>把握好法和情的关系是用人的关键。用人既是用法,也是用情。量法易,裁情难。用人之难不在于用法度。有了铅锤和墨绳,垒砖砌墙自然容易得多,但若凡事只是做到"按规定",用人就成了一种简单机械、毫无成效的活动,人人也皆可为统领了。成功的领袖绝不是死守纲纪、一味严苛的人。《人物志》讲:"恕,所以推情也。"恕,是仁政,需要推己之情,通物之性,不只是德行教化。恕,也是术,需要权衡影响、把握情绪,善择时机,不等同于作秀利诱。严苛只能让人畏  相似文献   

19.
正冯道(882—954),自号长乐老,五代时瀛州景城(今河北省沧县西)人,先后辅佐了后唐、后晋、大辽、后汉、后周的12位皇帝。他身处乱世,却官运亨通,从政35年,做了近30年宰辅,可谓是中国官场上的奇迹,被称为"政坛常青树"。当然,他也备受争议。一方面,欧阳修骂他"可谓无廉耻者矣"(《新五代史》卷五十四),司马光骂他"乃奸臣之尤"(《资治通鉴》卷二九一),王夫之说他"道之恶浮于纣,祸烈于跖"(《读通鉴论》卷二十九)。  相似文献   

20.
正孔子对子产的评价是:"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严格的自我修养、严谨地服从领导、重视民众的利益、合理安排人力、正确对待方方面面的人,这是理想的政治家风范。有一次谈到志向问题,子路有豪侠之志,愿把自己的车马衣物拿出来与朋友共享而毫不吝惜;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