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张一纯交谈,我们的话题不由自主地转到他父亲张治中、重庆谈判和他父亲与周恩来总理的私交。张一纯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谈了他家和父亲张治中与周恩来、邓颖超之间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  相似文献   

2.
哈益明 《领导文萃》2012,(23):58-62
周恩来能喝酒,但往往只有在高兴的时候才喝,偶尔也有心情不佳时的应酬。周恩来饮酒一般很有节制,经历过无数酒宴,喝醉酒的时候很少,且都发生在他心情愉快、情绪极佳的状态下。一周恩来第一次喝醉酒,是在他与邓颖超结婚的大喜日子里。邓大姐后来对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起这件事,笑着摇摇头感叹说:"从那天起,我才知道总理能喝酒;也是从那天起,  相似文献   

3.
1965年8月中旬的一天上午,应邓颖超大姐之约,我第一次踏进周恩来总理和邓大姐居住的西花厅大院。院内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略有一点花草芳香,树上的知了鸣叫不停。  相似文献   

4.
<正>周恩来是中共中央常委、军委副主席、政协主席,又是一国总理,所以,他的国内外事务特别紧张繁忙。因此设立了总理办公室,配备了一些秘书,协助他分担点事务工作,节省他一些时间。我到任之前,总理办公室刚刚做了较大的精简和压缩。过去总理办公室人员最多时有20多人,下设几个组。1957年,中央决定精简机构,周总理带头响应,近半数的同  相似文献   

5.
陈凤尤 《领导文萃》2011,(Z1):54-58
1910年,12岁的周恩来离开故乡淮安,在求学、从事革命事业的几十年间,周恩来有过很多机会回家乡,但他竟然一次都没有回去过。周恩来的秘书王伏林曾回忆说:"总理离家后,虽然没有回过一次,但他经常思念淮安,思念家乡。那年,总理从广州飞  相似文献   

6.
20年前的1月8日,周恩来总理永远告别了他终生倾爱的小超,告别了他终生服务的人民;告别了他的每一个白天,也告别了他的每一个难忘的夜晚。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5年,北京中南海西北角西花厅就一直是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办公居住的地方,他在这里度过的每个夜晚,至今都令人缅怀。  相似文献   

7.
河之洲     
三位总理的饭局周恩来自掏腰包,减轻别人负担。1958年7月,周恩来总理到广东省新会县视察,风尘仆仆,日夜操劳,确实辛苦。时任该县县委书记的党向民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感到实在过意不去,就在周总理离开新会的前夕,悄悄地安排为总理设宴送行。宴会地点就安排在县委院内的一间小屋里,厨师就是县委伙房的炊事员,而且没什么美酒佳肴,只是些瓜菜而已。尽管这样,在快吃完饭时,周总理语重心长地说:“党向民同志,你一月有多少收入,我清清楚楚。这样一顿饭,你请不起,还是让我出钱,算我请客吧!”周总理随即示意他的秘书,把300元人民币交给县委的司务…  相似文献   

8.
<正>踏进西花厅"总理值班室"周恩来总理同我正式谈话后,我开始在西花厅"总理值班室"正式值班。按照分工,钱嘉东主要是值夜班。我从上午8时接班,晚饭后交班。不过实际上,我们交班后并不马上离开办公室,一般情况下,钱嘉东交完班,再处理完需要办的事情,就9点多了,回家睡几个小时,就又回到办公室。我吃过晚饭交班后也不离开,一般要到11点钟吃完夜餐才回去睡觉。这也是为了及时办理总理在家办公时交代的事情。而且,1975年3月  相似文献   

9.
<正>新中国成立后,亲属们在得悉周恩来当上一国总理之后,希望获得特殊待遇的大有人在。但是,周恩来头脑冷静,在处理亲属的一些要求时,都能直面应对,绝不违反党的纪律,为全党树立了榜样性的"官德"。同时,他也决不是"黑脸包公",对周家一些确有才干的人也尽心培养,照用不误。不给"嗣子女""义子"名分1938年,周恩来应邀到武汉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那是中国共产党人自1927年以来首次在"国统区"以公开身份露面。  相似文献   

10.
1958年6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周恩来委婉地提出,请考虑自己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是否适当?会议挽留周恩来继续担任总理。会后,邓小平拟了个会议记录,写道:会议认为周恩来"应该继续担任现任的工作,没有必要加以改变"。并把这个  相似文献   

11.
程振声 《领导文萃》2011,(13):56-57
1957年,我进人中国人民大学革命史专业学习,毕业后,在著名党史学家胡华指导下继续学习、研究中共党史。1977年,胡华带领党史教研室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几位同志研究周恩来的青少年时期,并很快写出了书稿。他很想听听邓颖超对书稿的意见。经和邓颖超的秘书赵炜联系,邓大姐表示愿意看看书稿。1977年11月15日早晨,邓大姐把我叫去,谈她对书稿的意见,整整讲了一个上午。我记录了她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经营管理者》2009,(10):26-27
1971年冬到1972年初,人们发现北京市场出售的淡水鱼有异味,有些人吃了这些鱼后出现中毒症状。官厅水库下游发现有大量鱼类死亡。经有关部门调查,主要是由于工业废水污染了官厅水库的水源。污染事件引起了周恩来总理的重视,他指示成立官厅水库水源保护领导小组,由刚被“解放”出来的万里任组长,并要求尽快查清污染情况。周恩来较早注意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而官厅水库污染事件使他更加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
伟人的情书     
1944年11月10日,周恩来在延安告别邓颖超赴重庆参加谈判,在别人眼中这与平时的离别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在邓颖超心里却有那么大的波澜。杰出人物的这种私人感情,常常是最为感人的。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在大的国际活动方面比我强”作为新中国外交方针的重要决策者,作为新中国的政府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的外交才华得到了充分显示,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举世公认的、无与伦比的贡献。毛泽东说:“周恩来在大的国际活动方面比我强,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这一年周恩来51岁,外交部长一职他兼任了10年。以后,虽然他  相似文献   

15.
提起周恩来总理,不论"敌"、"我"、"友",无不给他以极高的评价,具有显而易见的认同性。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高级领导人,尔后以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身份叛变投敌的张国焘,在论及周恩来时说了句自己内心的看法:周恩来为人和顺,善于结交朋友,从不走极端,总是能使自己适应现状。当年,张国焘从陕甘宁去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公干,擅自出走,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  相似文献   

16.
<正>周恩来一生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是人民崇敬的好总理。为缅怀周总理的丰功伟绩,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曾担任周恩来总理秘书的纪东同志。纪东同志于1968年至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分管外交26年,到他逝世前,共有107个国家与中国建交.他对外事干部有16字要求: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这样的原则同样适用于翻译工作.周恩来说过:"翻译是对外交往的桥梁,没有翻译,办不了外交."要求译员们练好"三项基本功",第一是政治、政策基本功.他提出要提高翻译工作者的政治素...  相似文献   

18.
正熊向晖,中国共产党情报工作"龙潭后三杰"之一,被毛泽东誉为"一个人能顶几个师"。抗日战争期间,他曾被周恩来安插在"西北王"胡宗南身边,从事了12年的秘密情报工作,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保卫党中央。新中国成立后,熊向晖开始了他20多年的外交生涯,曾以周恩来总理助理的身份,参与接待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首次访华。然而,在女儿熊蕾眼中,这位传奇人物却是一个不太善于表达情感、不好交际、为人较真  相似文献   

19.
<正>在整个中国外交实践中,"求同存异"原则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指导我国外交实践的重要理论。自从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上首次提出"求同存异"原则后,它便成为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分歧的有效方法和指针。  相似文献   

20.
在基层调研时,听到干部反映,有些干部在工作上只会"点菜",不会"下厨"。意思就是说,少数干部只会提想法、提做法,真正付诸实施时便不会操作了,或者不愿操作了,这种现象当引起警惕。"点菜"是一种能力,说明了心里有谱、有思想,这是一种工作思路的体现。但只有思路和想法不行,再好吃的佳肴只放在图纸上是没用的,只有经过厨师的精妙加工才能呈现出来。因此干部要学会"下厨",就是在具体工作中,拿出落实的措施,拿出有效的办法,推动工作思路转化为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