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寻求道德现代化的传统依据———《中国传统道德举要》评介杨威陈红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存在伦理文化的重建问题,其中包括传统道德的现代化。而实现传统道德现代化的前提是准确、正确、全面、深刻地把握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张锡勤教授新著《中国传统道德举要》(黑龙江...  相似文献   

2.
刘致丞 《创新》2013,(5):17-21
“辱莫大于不知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耻是一个重要的道德范畴。文章从耻感文化出发,从伦理道德的视角,将耻列为中华传统重要德目之一,分别从耻德的要素、耻德的德性进阶、耻德的道德功用做论述,进而挖掘中华传统耻感文化的德育启示。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宋明理学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热点,人们在研究理学本身的同时,已注意把理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理学对现代社会影响联系起来。事实上理学与中国文化的特征、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往学术界对程、朱、陆、王等理学大家作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斐然。但对他们之外的理学流派和理学家的研究却嫌不足,而宋明理学作为一代学术思潮,是由各个不同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学说构成的,如果忽视了对当时组成理学思潮的各个流派和哲学家的全面研究,则很难全面把握理学思潮的特点,也难以对程、朱、陆、王等人的思想作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把握。因此,发掘和清理宋明理学思潮各个流派、思想家的学说和理论构成,对于扩展理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从而进一步认识理学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关系,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文化语境,本文重新反省了近代百余年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道德文化传统的蝉脱与嬗变,以及隐含在这一脱变过程中的中国现代性与中国道德文化传统之间的复杂关系,推导并论证了这样一个基本学术判断:即近世中国企图脱出传统道德文化的自由与保守之两分,表明了"传统之后"的中国道德文化陷入了摆脱传统与持守传统的两难纠结,而最终的结果看似已然超乎"传统之外",实则仍然在"传统之中",只不过社会主义新道德以革命性变革的方式,在近代百年的"诸神论战"中脱颖而出,成为现代中国的主流道德文化。然而,她并非超脱于"传统之外"的纯粹异物,而是且只能是中国道德文化传统和中国现代性的新的延展,仍然是漫长、深厚、连贯的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的"变体链"。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文艺界、理论界中,正在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道德进行反思与重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历史的必然,智慧的觉醒。值得指出的是,在这股热潮中,还存在着一些偏颇,有些论者,仅仅满足于对传统文化道德的优劣之处评头论足,然后就当前治国平天下的方针发表高见宏论;却无暇顾及或很少注意到这样一个重要问题:传统文化道德与现代文化道德之间事实上存在着的关系如何,传统文化道德对现代文化道德的影响程度有多大,现代文化道德对传统文化道德又有多少发展与突破,如此等等,因为忽略了这个问题,使得某些貌似高深的治国方略,显得远离实际而空疏迂阔。我们认为,只有既研究传统文化道德的特征、优劣又研究传统文化道德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作用与消长、变形,然后或许才能拿出一些切合实际、确定可行的文化道德改造重构的方针策略。  相似文献   

6.
陆、王心学并非是传统思想的反叛,而是传统或正统思想(理学)的继承和发展,因为他们都是道德形上论者。他们与程朱学派不同的是,在突出道德主体的同时,也突出个体的心,正是这一点引发出某些反传统的思想,但始终未能发展出近代意义上的个性解放学说,这是由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传统文化背景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梁锋  韩冰  别祖云 《社科纵横》2009,24(1):111-113
道德文化影响着道德人格的塑造。本文从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解读中,探求了道德人格构筑的动力源,阐释了和谐诉求在道德人格构筑中所起的根本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十朋是南宋名臣,他的道德言行对南宋理学家产生了重要影响.朱熹曾投书王十朋,愿为门客,甚至认为理学“讲明体察、求仁格物”是王十朋对他的赐教,朱熹还向刘珙举荐过王十朋;王十朋对朱熹的理学思想则颇为欣赏.王十朋对张拭有举荐提携之恩;在张拭眼中,王十朋是一身正气、刚言直谏的前辈.真德秀崇拜王十朋的道德文章,多次用理学思想分析阐释王十朋受泉州百姓爱戴的原因.王十朋主张融合性理与事功,对南宋浙东事功学派有一定的影响.与传统理学家以思想立身不同,王十朋以践行理学理想的方式确立了他在南宋理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古文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承续着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 ,同时光大了唐代儒学复兴的思想渊源。在宋代的特定历史条件下 ,新儒学成为思想文化建设的核心标志 ,因此 ,宋代的古文与理学实际上诞生于同一种思想观念和文化氛围。无论是文人古文还是理学古文 ,都深含着理学精神 ,并对整个宋代古文的行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当前,理论界有一种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混同于一般审场经济、以法律取代道德、将中国传统道德与市场经济相时立,进而把合道德性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固有的基本属性中消融掉的倾向,从而导致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属性和特征的片面理解。实际上,经济与道德、法制与道德、传统道德与市场经济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道德经济。自觉的道德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之一,法制经济与道德经济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传统道德所固有的两重性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必须辩证对待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1.
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一问题已成为全球共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气候变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成为现代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国际社会反思危机的根源,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并采取行动。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其包涵的丰富的生态伦理文明思想成为现代生态文明的有益补充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论传统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民间信仰是民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其中包含着健康的内容 ,也含有消极的因素。民间信仰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重要影响。健康的民间信仰保存了大量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 ,可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消极的民间信仰存有大量封建迷信的内容 ,严重制约着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只有加强对民间信仰的积极引导 ,做好保留其精华、剔除其糟粕的工作 ,才能使民间信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既包含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合理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许多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也包含先人们在分析周围事物时表现出来的高度智慧;同时又有着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利益而精心培育的思想毒素。在近代中国社会大变革的实践中,经过多次反复,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比较清醒而全面的认识: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而要具体分析,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统文化在近代中国不断得以承传与创新,这一进程将不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4.
秦朝法治失败原因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广全 《求是学刊》2001,28(3):65-68
秦朝法治失败的原因既有法治观念上的偏颇也有法治实践中的失误。而封建专制主义的恶性膨胀以及对儒家法文化的摈弃 ,从而未能构建适合中国封建社会实践需要的法文化模式 ,则是其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5.
郑文宝 《唐都学刊》2013,29(1):59-62
传统父子伦理关系在诸多封建伦理关系中的凸显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它是封建社会秩序文化自觉的必然产物。父子伦理是双向度的伦理体系,既包括慈父伦理又包括孝子伦理,慈父伦理有父义母慈、正身率下、端蒙重教、爱子有道等,孝子伦理有养亲、尊亲、谏亲、显亲、继亲、祭亲等。  相似文献   

16.
王启忠 《学术交流》2001,(1):122-126
从宗族、婚姻、人际关系等方面去考察,关东古代家庭呈现出独特的文化特点一是家、族、国为一体的宗族家庭;二是家庭婚姻的多维形态,即古代婚姻的多样性与近代婚姻的变异性;三是家庭中封建礼教的淡化与人伦关系的松弛.  相似文献   

17.
明代社会思潮与《水浒传》的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日晖 《求是学刊》2004,31(3):100-104
明代中后期的经商思潮和人性思潮是封建社会的新生事物,强烈地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水浒传》的接受过程中也烙上了影响的印迹。主要表现为:《水浒传》的接受者对义与利关系的重新认识与阐释,对小说中的理学倾向及儒者形象进行讽刺批判,反对虚伪的礼教,倡导真实自然的人性,以及禅宗思想和对《水浒传》趣味性的高度评价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中的薄来厚往是独树一帜的对外交往方式。探究薄来厚往的历史原因,最根本的还在于意识形态方面。而儒家的礼的传统影响尤深。薄来厚往的根本原因是重礼轻利的思想、礼教统治重视舆论以及中国人的面子感扩大了薄来厚往的范围、对礼仪的重视表现在薄来厚往中,对礼仪的要求十分苛刻、古代中国的文化虽然在东亚有很大影响,但礼教统治并未在中国之外推广,薄来厚往也只局限在中国与诸中小国家之间。  相似文献   

19.
凌鹏 《社会》2019,39(6):62-86
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概念是中国社会学中的经典概念。近年来,围绕“差序格局”学界有更加深入的探讨,揭示了其内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不过,这些研究并没有探讨“差序格局”的另一面,即如何能从亲属关系推展到天下范围。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本文对京剧《四进士》剧本进行了细致分析,从中发现“异乡人”和“好人”两个重要概念,通过探索其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来理解“差序格局”中“推”的真正含义。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亲属关系”与“异乡人关系”之间的复杂关联,并重新理解“伦理精神”的含义。  相似文献   

20.
刘城 《唐都学刊》2013,29(3):63-68
传统学者多认为唐传奇名篇《李娃传》体现了对封建门阀及婚姻制度的批判,但从中唐“好奇”风尚及《李娃传》的行文所体现的情感要素来看,该传奇最基本的创作主旨乃传李娃这一奇人之奇事,充满着对符合封建妇德的“节行”之赞赏。荥阳公的角色塑造,也透露出作者对土族礼法家风的肯定。这些均表明该小说的主旨是对封建思想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