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朝鲜半岛与中国的交流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在数千年的交流过程中,汉文化对朝鲜半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末明初,高丽朝末期将军李成桂登基,建立朝鲜,尊明朝为永世的父国与天朝,儒家价值观更成为衡量整个社会行为的准则。朝鲜第四代王世宗命令几大学者共同创作了建国史诗《龙飞御天歌》,诗中大量引用中国的历史事实,从中可以看出朝鲜对汉文化的受容。  相似文献   

2.
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  相似文献   

3.
唐太宗《晋祠铭并序》有着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其中所蕴含的主要思想均来源于儒家传统,如宗周、德治、亲亲、诚信等,且在艺术手法上遵从儒家诗教传统。对这种渊源关系的探讨不仅为《晋祠铭并序》的研究拓展了视野,而且印证了儒学在唐初贞观年间政治文化领域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4.
冯凌宇 《江汉论坛》2007,(6):130-132
文化产生于人,以人为中心,而人的物质形态是人体,人体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和基础,因此,对人体的体认不同,会影响不同文化及观念的产生和发展,当然,社会文化的发展也会改变人们的体认.人体体认与汉文化关系的具体情况就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朝鲜半岛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决定了其必然要受周边大国的重要影响。19世纪下半叶扩张到太平洋沿岸的沙俄开始了与朝鲜半岛为邻的历史,从沙俄与中国、日本争夺对朝鲜的控制权和影响力到冷战时期苏联与朝鲜的结盟和对韩国的敌视,再到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与两个朝鲜国家关系的正常化与平衡发展,俄罗斯与朝鲜半岛各自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之间的关系也起起伏伏,错综复杂。现在的俄罗斯在实现富民强国的目标时,在朝鲜半岛事务中也越来越起到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朝鲜现代文学中出现的中国城市有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其中上海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城市,许多朝鲜青年知识分子和文人来到上海,上海在朝鲜现代文学中成为出现次数最多的中国城市。现从形象学的角度,对上海这座城市的虚像与套话以及城市形象语境特点加以阐诉,通过对上海的优越性和阴暗面的描述,体现朝鲜知识分子对现代化进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1429年,在朝鲜多年陈请下,明廷免除朝鲜的金银岁贡,为了避嫌,朝鲜从此在国内禁用白银,而以楮布为主要流通货币。1592年,日本侵朝战争爆发,明廷迅速赐给朝鲜两万两白银,宣祖当即赐给身边人员,人人有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白银是朝鲜国王给朝臣的赏赐,并非军饷,亦非货币。在跟明、日交往时,常需用白银,战争期间更是必不可少。明大军开赴朝鲜,带来大量白银,对朝鲜产生巨大影响。为了确保朝鲜白银的来源,宋应昌等极力鼓动朝鲜开采银矿,发现了端川等多处银矿,1594年以后,每年都能开采一些白银,宣祖终于解除白银禁令,朝鲜各地渐渐接受白银为货币。尽管历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朝鲜最终融入了东亚白银世界之中。  相似文献   

8.
在以祈祝内容为主的东汉镜铭中,多见"黄帝"和"白牙(即伯牙)的字样.本文结合这一类镜铭和相关传世文献,对"黄帝"和"伯牙"出现在镜铭中的文化含义作一些探讨分析."黄帝"与"伯牙"同时出现在镜铭中,是当时宗教信仰、风俗人情、社会思潮及经济状况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元中都汉文化的源流大漠深吃的苍狼,靠“结绳”“刻木”记事和“声诉”的原始文化,统一了蒙古各部落;成吉思汗,一介目不识丁的武夫,铁蹄踏遍欧亚大陆,先人称“世界征服者”,现代人评为“世界”十大军事家之一,伟人定论“一代天骄”。1204年,成吉思汗在攻破乃蛮部落时,俘获了怀揣太阳汗金印的维吾尔人塔塔统阿,才懂得了使用印玺。这之后,他让“性聪慧,善言论,深通本国文字”的塔塔统阿用维吾尔字母拼写蒙古语,当蒙古贵族子弟的先生,并创制了维吾尔字蒙古文(忽必烈命八思巴采用藏文字创制文是后事),结束了蒙古没有文字…  相似文献   

10.
作者按"诗经"原则,从西周铭文中"读"出诗四首,将不合诗韵的旧释"推陈出新"。"史墙盘"旧释有误处略作纠正,"术语解释"作说明。文章考证"庙"即"灵台",先哲在此测黄道而治平朔历。考证古人祭祀"北子"(月王),非时王之父。证"昭格"(各)为"昭阁",均以出土文物、遗址为凭证据。首创西周铭文学:以科学的西周年代学为前提,再以周文字、语规律讨论铭文内容,考证周史时自觉规范于二大学科部类中进行史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朝鲜族民间图形无处不在,它突出地体现了朝鲜族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同时又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情趣和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通过揭示朝鲜族民间图形的特点和创作规律,旨为整理、传承、改进和发扬朝鲜族民间文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李方桂先生及其高足柯蔚南教授的合著《古代西藏碑文研究》,可以说是从语言文献学角度对古代吐蕃藏文碑铭研究方面最为重要的著述。最先由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为英文版。由于刊行于台湾,大陆许多学术同行很难看到这部著作。汉译此书出版确有必要。译者早有整理出版李方桂先生著述的夙愿,因此早就与李林德教授取得联系,希望能授权出版李方桂先生著述。李林德教授与家属商量后,很快就(于2002年)给予了令人鼓舞的答复。2003年3月,清华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将本书汉译纳入了当年的科研项目,由我来具体完成。全书汉译工作主要是我在哈佛大学燕京学社期间(2003-2004)完成的,完成后译者曾经请原书作者之一柯蔚南教授校订过一次,并赐中译本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书汉译工作开始以后,2004年2月,清华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决定合作编辑、翻译、整理出版《李方桂全集》。这本书就自然列入计划,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用繁体字本作为《李方桂全集》第9卷出版。不过,在此之前,承蒙《西藏民族学院学报》慨允摘刊,让读者先睹为快,此举实在令人高兴和感佩。在此译者谨代表自己,也斗胆冒昧地代表广大读者对学报同仁深表谢意。至于译文中在所难免的不足和错误之处,当由译者负责,希望读者多多指出,以便今后再版时更正。  相似文献   

13.
汉赋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文体,其中还包含了十分丰富的文化意蕴。将汉赋还原到汉代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把握汉赋的精神实质。汉赋和汉代政治和汉代帝王息息相关,并随着汉代政治而勃兴或衰微、随着汉代帝王对汉赋的喜恶而或盛或衰;汉代经学占据汉人思想的主导地位,辞赋之士受经学影响最深,经学中的大一统观念、天人感应观念、君权神授观念在汉赋中得到了积极的传播和浓重的渲染;汉赋有自己独擅的艺术意境,总体上讲究辞采华丽之美,讲究音韵之美,细分之,大赋小赋又有不同的审美趋向;汉代赋家多有论赋,从司马相如到王充,汉代的辞赋观大抵由全面肯定到折中批判再到全面否定。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与朝鲜半岛和日本的文化交流,汉唐时期达到了高潮,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三条主要的文化线路,即北方经辽西辽东到朝鲜半岛的陆路、从山东半岛出海的海路以及南方从长江口出海的海路。这三条主要文化线路的畅通,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与朝鲜半岛和日本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阐述了独立研究时间词的意义,然后确立了判定甲骨文时间词的标准,对各家的观点进行了一番梳理,最后得出甲骨文时间词共有109个。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的信任文化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高度信任的社会,反之亦然。在和谐社会的视域下,社会信任具有超情感性、知识性、利益性、契约性与公共性等特征,并受到产权关系、信任文化、人生经历、理性选择、个人道德期许、社会分配不公等因素的影响。要建设和谐、信任的社会,应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强化法治以保护产权,维护信任理性;其次,深化经济文化的濡化功能,培育社会信任文化;再次,创建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区,塑造信任道德心理;最后,扩大社会平等,缩小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17.
阿艾石窟保存有十余条汉文题记 ,题记里保存着珍贵的历史信息 ,是研究唐代龟兹文化、佛教、社会生活等方面不可多得的资料。本文对题记从分布、分类、内容、特点和社会背景等方面进行考证和辨识。通过考识 ,可以透视到唐代安西大都护府时期汉人在龟兹生活和中原大乘佛教西传西域的某些情况  相似文献   

18.
妇媟贞娩考     
在宾组一类卜辞中,今见有"帚(妇)枼","帚媟"之称40余例."媟"为族名之"枼"(葉字初文)的女化字.枼(葉)族之女妇媟为商王武丁所宠幸的王妇之一,曾有三次关于她生育的占卜纪录.其中使用龟甲进行的占卜纪录,多见于1936年出土的YH127坑卜辞.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利用卜骨所进行的占卜,其内容盖可与YH127坑所见妇媟分娩卜辞相系联.根据对这些著录材料的爬梳整理,本文推断妇媟分娩的时间大致是武丁在位中期的某年二月、某年四月和某年七月.其中在四月分娩的这一次,正值洹水秋汛之时.该类卜辞中还见有武丁祈告母媟的记录,故可推知商王武丁的父辈亦可能娶配有葉族之女.甲骨文中所见到的妇媟,应是迄今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葉族人.  相似文献   

19.
刘正 《殷都学刊》2008,(3):20-23
《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一书中第1506片甲骨刻辞涉及到所谓的“家谱刻辞”,对其真伪的研究,在过去的百年甲骨学史上,一直是甲骨学界和殷商史研究中争议不决的热点问题。而且,明显地形成了观点截然对立的以于省吾先生和胡厚宣先生为代表的真伪两派学术阵营。本文在认真考证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这片甲骨为真品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完整七言诗的形成年代,历来有争议。现有的文献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七言诗形成于汉代之说,而地下出土文物——汉镜七言铭文恰可帮助我们证明,完整七言诗的形成年代绝不晚于西汉中期。汉镜七言铭文句式整齐,结构完整,写作程式化,并且铭文中还常有"言"、"七言"的字眼,甚至"言之句从竟始"的诗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