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互联网就像一把双刃剑,其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也有诸多问题的存在。譬如在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问题上,网络作品的纠纷问题比比皆是,我国虽已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著作权在网络上的权益保护初见雏形,但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尚未成熟,仍需要亟待完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著作权的权威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本文将结合互联网上的著作权诸多特征,对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进行进一步探讨,以便利于不断完善我国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2.
单麟 《现代妇女》2014,(7):118-120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著作权的内涵进一步扩大,而传统的立法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的要求。在刑事保护方面,我国的立法有很多不完善之处,导致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日益猖獗,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新兴的侵权手段让刑法规定措手不及,让很多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逃避了法律的制裁。针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侵权情形以及刑法适用进行研究,有助于使刑法对这一特殊环境中的著作权起到更有效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著作权的保护不得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简要分析了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和限制。著作权法的基本精神就是通过赋予作者或其他著作权所有人对其作品进行专有权的保护,促进作品的创新和传播的一种权利。著作权的限制制度符合著作权法的基本精神,是实现立法目的的主要工具之一,本文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限制制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对现今立法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以期能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宋玉茹 《现代妇女》2014,(11):218-218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更是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发展迅速辐射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的广泛运用空前的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然而,中国作为一个网络技术起步晚,发展快,网民人数最多的网络大国,在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及学术理论还有很大争议的当下,网络著作权侵权的问题在网络环境中屡见不鲜,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合理使用和保护著作权已经关系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网络环境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环境构成之一。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无论是通信还是生活娱乐、办公活动中,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网络环境以及互联网设备也已经成为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网络环境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共享资源,网络作为一个重要的资源共享平台。在音乐作品的共享方面,它为用户提供了很大便利,但是,在音乐作品共享的同时,作品的版权保护再次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本文就从网络背景下的音乐作品范围界定及特殊性出发,首先分析了网络背景下音乐作品著作权保护现状,其次介绍了网络背景下音乐作品著作权的变化,最后提出了网络背景下的著作权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6.
评刊     
《中外书摘》2010,(4):93-93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法官于晓向2月3日透露,随着著作权领域的不断拓宽,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数量大幅上升。而全同法院涉及网络的著作权案件更是占著作权案件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7.
网络信息技术时代,著作权在网络空间得到延伸.本文对网络著作权的基本概念和权利,以及网络著作权的保护问题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网上活动越来越丰富的大背景下,网络著作权也发展起来,与此同时,网络著作权在线纠纷的发生日渐频繁,而网络著作权在线纠纷解决机制也逐渐形成。本文将从我国网络著作权在线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这两方面展开论述,通过分析我国这一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这一机制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进入信息时代之后,发生在网络环境中的侵犯著作权案件与日俱增,且侵权表现形式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愈发复杂,对现有的著作权保护体系提出了挑战。由于产生了立法代差,我国历次民刑立法对著作权的保护都存在着不一致的地方,这种不一致依然存在于现行的法律体系当中,导致了民刑衔接不协调的问题。法秩序统一性原则视角下看待民刑衔接问题时,应注重实质统一。  相似文献   

10.
限制和反限制是一对矛盾,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限制和反限制构成著作权法的两条主线。著作权限制与反限制的实质在于如何认识著作权法律关系中作品的创作者、传播者、使用者三者之间的利益并加以分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著作权要玩完了?现在,Napster和Gnutella在互联网上明目张胆的盗版行为引来了欧美媒介的注意,但是.美国音乐工业的盗版问题其实早在Napster之前就有了,而且将来也不会消失:在数字时代里,要想杜绝对所有公开领域的知识产权的盗版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白育珂 《现代妇女》2014,(7):109-110
微电影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快速发展,在欣赏微电影的艺术美感时,微电影的法律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微电影虽然以电影冠名,但是其实质却与传统电影有着根本的区别。微电影不仅涉及著作权问题,而且更涉及到广告的法律性质问题。因此在探求微电影法律问题应当从知识产权法学和广告法学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飞跃。与此同时,新的市场和规则也应运而生。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网络经济在其自身特点的推动下,竞争激烈,也产生了该范围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由于法律的滞后性,使得网络环境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出现了规范其行为的法律法规的缺失,这也是网络环境下不正当竞争行为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的原因之一。由于我国网络发展起步较晚,相关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都存在相对薄弱的环节,使得网络环境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也使被害者难以得到法律上的救济。因此,本文对网络环境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简要介绍,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人们日益重视维护自己的著作权,与著作权相关的法律纠纷也不断产生。一旦图书被认定存在侵权行为,著作权人、出版社及相关责任人不但要承担经济损失,其名誉及市场美誉度也会遭受重大打击。既使经过审理认定图书不存在侵权行为,对出版社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也是极大的浪费。因此,作为图书编辑,在审读书稿的过程中把好"引用"的度,避免过度引用及抄袭的发生,从而防止产生著作权纠纷。规避法律风险,是维护出版社和编辑个人权益的必要条件。要把好"引用"的度,需要编辑对合理使用、过度引用和抄袭有明确的认识,能够准确区分三者。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10年2月26日实施第二修正,2010年4月1日实施。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当今师范生对著作权知识掌握较少,什么是著作权、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是什么?由于著作权意识淡薄,不少大学生存在著作权纠纷,如论文写作时,引用不著明出处,甚至从网上摘一篇文章换上自己的姓名就算完成自己的学术论文,大量的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却不以为然。教育学生知法,懂法,用法,护法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网络的迅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都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的可能性,我国个人信息在网络环境下的保护更是面临着现实和理论的两大冲击,结合世界各国的经验,根据我国的实践,通过对保护模式的选择以及相关法律的制定、解释的完善,增强对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人工智能愈发凸显出其价值,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不断完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已经与人类作品差距越来越小,因此衍生出的新的问题在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归属应当如何确定?尽管人工智能所有者可以取得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但这个著作权是应当受到限制的,至少不能将人工智能所有者认定为作者。  相似文献   

18.
如今网络的普及,人们隐私权受到侵犯的情形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传统隐私保护方式已经远远不足以保护现今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被侵犯的情形,比如网络个人数据泄露、各种不雅"门"等。网络环境下的隐私利益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并纷纷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相比之下,我国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法律保护却几乎为空白,这使得许多侵犯网络环境下隐私的行为都得不到有效的救济。因此,对我国网络隐私的保护进行研究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直播的盛行,网络直播中慢慢凸显出一些伦理问题需要引起关注。主要表现为直播内容杂乱,网络直播容易诱发群体性事件,"网红"效应影响青少年价值选择。其原因主要是相关的法律监管不到位,直播平台对一些违规直播内容采取放任态度,网络主播和网友的道德意识淡薄。对此,需要各方面相互协调,解决网络直播中的伦理问题,为广大网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研发,网络已经完全占据了高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高职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有限、抵制不住网络诱惑、缺少法律约束网络言行,业余生活单调迷恋网络等问题都会严重的影响到学生,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网络道德教育,完善网络道德教育机制,培养大学生网络修养,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文明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