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皋古之 《职业》2012,(29):121-122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所谓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运用观察、类比、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基本数学思维方法,对具体的数学活动进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对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现在部分职业院校把数学教育简单地看成是数学解题的教育,而忽视学生数学思维的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思维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重要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在中职数学课堂中,强调数学知识的应用性,重视问题创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数学思想是数学文化的精髓,是数学的灵魂。它对高职数学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渗透数学思想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发展学生开拓思维和提高想象力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阐述了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重要性,分析了在我国的高职教学中数学思想渗透力不够的原因,提出加强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开展数学活动课是由我国的国情和教育现状决定的,改“学数学”为“做数学”,对扩大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创新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学数学教学是一种“目标教学”。一方面,我们一直想教给学生有用的数学,但学生高中毕业后如不攻读数学专业,就觉得数学除了高考拿分外别无它用;另一方面,我们的“类型+方法”的教学方式的确是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但是学生一旦碰到陌生的题型或者联系实际的问题却又不会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它。大部分同学学了十二年的数学,却没有起码的数学思维,更不用说用创造性的思维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了。由此看来,中学数学教与学的矛盾显得特别尖锐。  相似文献   

6.
数学思维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和本质。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掌握科学合理的数学思维方法,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的巩固提高、各科的互助学习,甚至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师们可以通过展示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案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来介绍和渗透一些数学思维方法,从而解决问题。因此,数学教师们需要思考如何将抽象数学思维方法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思维方法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概念、判断、推理是数学思维的三种形式,在数学学习中.概念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之一,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各种法则、公式、定理,也就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概念是思维的基础,没有概念,思维就不能进行,判断和思维就无从做起。对此,本人就如何加强数学概念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知识信息剧增,仅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儿童的求知欲望.所以时代呼唤多媒体教育。多媒体以其形象性、直观性、演示性等特点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静止的图文视听化,复杂的内容简明化,抽象的思维可视化.知识的发生过程化,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形象、直观视听结合的情境.提升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中,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统称数学思维,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在小学就得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良好的思维体系,这不仅能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运用数学思维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还能为学生们以后学习数学夯实的数学根基。  相似文献   

10.
孟岳 《职业》2012,(6):146
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而发展数学能力的核心是培养其数学思维。本文将从两个维度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教师应多多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因为这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满堂灌”的舞台;学生不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数学知识,通过温故、联想、求同、求异、理解和发散,有力地促使学生广泛、灵活地思考,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应变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及周密性。符合目前高考发展的形式,也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也使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数学的发展越来越使人们认识到,数学是运用抽象分析方法研究事物关系结构的量化模式的科学。内容高度抽象,语言的精确是数学的特点。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容易产生语言上的障碍和恩维上的空白。为使学生能够较顺利地学习并掌握数学,我结合几年的课堂教学,总结出了一些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思维的方法。以资交流。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教师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方能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好的学习数学,应用数学。  相似文献   

14.
卢展安 《职业》2014,(20):143-144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人的每一项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本文从数学教学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可以起到启发作用并做出奠基性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方面展开探析。  相似文献   

15.
数学的逆向思维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十分普遍,同正向思维不同,逆向思维是根据结果倒推条件。逆向思维在平时的数学训练中至关重要,逆向思维的合理应用能够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开拓学生的解题思维,并且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培养,最终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发散思维有积极陛、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等特性,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性进行训练与培养,既可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障碍,而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情性的克星。所以,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极其重要的基矗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例如:在一年级《乘法初步认识》一课中,教师可先出示几道连加算式让学生改写为乘法算式。由于有乘法意义的依托,虽然是一年级小学生,仍能较顺畅地完成了上述练习。  相似文献   

17.
王金香 《职业时空》2008,4(5):19-20
数学是一门较为成熟的,被高度模型化、公理化了的科学。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内在理性活动。它具有一般思维的根本特征,但又有自己的个性,特别是作为思维载体的数学语言的简练准确和数学形式的符号化、抽象化、结构化倾向,是按照客观存在的数学规律的表现方式进行的,即具有数学的特点和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18.
方平  邵志刚 《职业》2011,(30):60-61
一、数学实验教学的内涵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未来社会中,其学习价值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基础和工具,更多地在于让学生提高数学探索、数学应用与数学创新的能力。在数学领域里,对数学实验有着许多不同的理解。本文所阐述的数学实验是指类似于物理、化学实验等的科学实验。即:为获得某种数学理论,检验某个数学猜想,解决某类问题,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参与下,在典型的实验环境中或特定的实验条件下所进行的一种探索、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19.
代数运算在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中占了很大的比重,通过训练学生的细致严谨思维,使学生掌握运算方法和技巧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找到数学计算的法门,提高学习自信,保持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本文提出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中初中数学运算素养的内涵和培养意义,并就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运算思维和能力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数学课堂上应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能积极动脑思考,不但能顺向思维,更能逆向思维以解决问题,让学生懂得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只要积极开动脑筋、大胆放飞想象,就会有不同的求证办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创新思维体现为教师的教学观念,也体现为教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