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青海蒙古族有71515人,占我国蒙古族总人口的1.49%左右,占我省总人口的1.60%(1990年)。主要分布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部分散居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刚察县以及东部农业区的部分地区。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从全省蒙古族语言文字的使用情况看,只有海西通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其他地区的蒙古族基本失掉了自己的语言。在校生的学龄儿童没有学习本民族的  相似文献   

2.
谈谈藏语地名汉译用字的问题耿显宗一引青藏族是青海省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占地面积最广的土著民族。主要分布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全省其他各县亦有散居。全省地名中藏语地名约占...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位于祖国东北边睡,是一个多民族杂散居的边疆省份。有48个少数民族,人口约200万,占全省人口的5.6%。在这些少数民族中,世居黑龙江省的有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锡伯、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10个民族,其总人口198万,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9%,除锡伯族外,其他世居民族均建有行政村,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大分散、小聚居,居住在农村的占70%,居住在城市和县镇的占3O%。全省建有三个自治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个民族区(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70个民族乡(镇)及920个民族聚居村。1998年…  相似文献   

4.
张建民 《中国藏学》2011,(2):231-238
夏河藏语是藏语安多方言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土语群。由于夏河地区的藏族人民与周边的汉族等其他民族长期群居杂处,语言互借的情况较多。文章从借用方式、发音、词序等方面论述了夏河藏语中汉借词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夏河藏语中的汉借词与汉语西北方音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青海省蒙古族有50546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占全国蒙古族总人数(341万余)的1.48%。主要聚居在海西州的都兰县、乌兰县和德令哈镇(海西州蒙古族18664人)和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8076人),其余居住在海北州(3701人)的海晏县(托勒公社等)、祁连县(多隆和野牛沟公社)、刚察县(哈尔盖公社)和海东地区的湟源县(1059人)。在清代划分为左右两翼盟29旗,黄河以南有4旗(在今河南县3旗,在今同德县1旗),今海西州有8旗,今海北州有12旗,海南有5旗。解放后成立了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1954年1月),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954年10  相似文献   

6.
回族是中国除汉族外,少数几个主要使用汉语作为交际工具的民族之一。这里说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全国700多万回族,大约90%以上使用汉语;二是回族实际上并不都使用汉语,换句话说,部分回族并不使用汉语而使用其他语言。如海南岛崖县的回族,有三四千人在公元12——13世纪由印度支那的占城(今越南南部平定省一带)迁来,至今使用着一种称为回辉话的语言。回辉话不同于占语,是一种独立的语言。此外,部分世居在新疆、西藏、甘肃、青海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回族,也不使用汉语,而使用当地的维吾尔语、藏语、东乡  相似文献   

7.
桓仁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全县总人口31.9万人,有满、汉、蒙古、回等1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达到55.7%,其中满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3.1%。  相似文献   

8.
互助土族自治县有21个乡(镇)。土族等少数民族比较集中居住在东沟、东山、五十等7个乡,散居在其它各乡(镇)。据1988年年底统计,全县总人口为331105人,其中土族52491人,占总人口的15.85%;藏族18720人,占总人口的5.65%;回族5272人,占总人口的0.05%。  相似文献   

9.
我校是一所蒙古族完全中学,现有学生291名,设11个教学班级,教职工47人。其中,汉语责任教师5名。学校除汉语和电脑采用汉语授课外,其余各课程均采用蒙语授课。我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除汉族外,尚有蒙古、藏、回、撒拉等共17个少数民族。主体少数民族是蒙古族,全县总人口3.6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6800人,占全县人口的19.4%。我校是乌兰县惟一一座蒙古族完全中学,生源全部是蒙古族,基本上是从乌兰县各乡镇牧区上来的学生,普通话水平较差。其中赛什克乡卜浪沟来的学生是纯牧区人口,普通话水平极差,学生基本上不能掌握汉语的写作方法。有的学生甚至连汉语拼音都无法掌握。因此,我校在上级主管领导部门的,领导下,始终把“双语”教学做为教育教学的重点来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县与外界的联系与世界的联系将会日趋频繁。所以我校领导始终有一种大局观,因时制宜地提出两点方针:一方面,不断加强蒙语教学、蒙语是蒙古族的母语,要从学生从小使用母语的实际和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角度来学习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要从民族发展、民族利益的高度看问题,想尽方法,创造条件,努力提高学生汉语和普通话水平,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汉藏两民族的亲密友好关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可以从历史文献和现实生活中找到许多见证;同时,也可从汉藏两民族的交际工具——语言的交流和影响方面,找到许多实例。由于汉族是我国的主体民族,人口众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较发达,汉语的词汇,特别是新词术语更为丰富。同时,汉语汉文已成为我国各民族共同的交际工具。因而,藏语(其他民族语也如此)借用汉语词汇来丰富自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运用手头的一部份材料,就藏语中的汉语借词问题发表一些粗  相似文献   

11.
唐营子村是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44个少数民族聚居村之一,也是县、乡人民政府确定的养牛基点村。全村居住着蒙古、达斡尔、锡伯、汉等4个民族。总户数为96户,其中少数民族91户,占总户数的94.8%。总人口为420人,其中少数民族398人,占总人口的94.8%。全村幅员面积4.3万亩,其中草原面积3.6万亩,耕地面积1407亩,饲料地603亩,有林面积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省份,现有伊斯兰教、佛教(包括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种宗教。伊斯兰教在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中几乎为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在藏族、蒙古族、裕固族、土族等少数民族中几乎为全民信仰;汉传佛教和道教主要为汉族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信仰者主要是汉族,有的少数民族中也有少数人信仰。截止1995年底,全省信教人数约为21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7%,其中信仰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的人数约为202万人,占全省信教总人口的96%。  相似文献   

13.
§0 天祝藏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武威地区南部,西面和南面与青海省门源、互助、乐都诸县相接。全县人口204,426人(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居民有汉、藏、土、回、蒙、满等民族,除汉族外,藏族人口最多。藏语把该地区称华热(dpav ris),传统上还包括毗连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语言也基本一致。现今该县中青年多数已掌握藏汉双语,有的已转用汉语,牧区仍以藏语作交际工具。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天祝藏话内部发生  相似文献   

14.
我省有藏、回、土、撒拉、蒙古五个世居少数民族,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人口流动加剧,少数民族数目达30多个。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我省现有少数民族人口18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2.10%。其中回、满两个民族使用汉语汉文,其他几个世居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立语言。这些语言分属汉藏和阿尔泰两个语系。蒙藏两个民族不但有自己的文字,而且有相当丰富的用自己民族文字记载的文献资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土族  相似文献   

15.
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青海省有蒙古族71515人,占青海省总人口的1.6%。分布于青海省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都兰、乌兰、德令哈、格尔木,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海北藏族自治州的海晏(托勒)、刚察(哈尔盖)祁连(默勒、多隆、野牛沟)、门源等县(苏吉),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倒淌河、湟源、大通、同德、西宁、互助、乐都和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州县。  相似文献   

16.
青海藏族主要分布在地域辽阔的海北、海南、黄南、玉树、果洛五个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都兰县、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在海东地区的农业八县和西宁市也有部分藏族居住。藏族是全省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民族。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全省有藏族人口911860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0.46%。同1982年相比,八年间藏族人口增加了157606人,增长20.95%.比全国藏族人口平均增长速度高2.33个百分点,且分别比四川、西藏高3.12和2.15个百分点。青海藏族人口占全国藏族总人口的19.85%,是全国第三大藏族聚居地。  相似文献   

17.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是中国“彩陶王”的故乡,大禹治水的源头。自治县成立于1981年,是甘肃省唯一的多民族自治县。全县共辖16个乡、2个镇,总人口为22.38万人,有保安、东乡、撒拉、回、汉、土、藏、维吾尔、羌、蒙古等10种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2%,其中保安族13250人,占全国保安族总人口的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是黑龙江省唯一的自治县。全县有4镇7乡,135个村,344个自然屯,15个国营农林牧渔场(其中省属三个)。蒙古族聚居的有2镇5乡,44个村,61个自然屯。1990年末统计,全县总人口为235681人,其中蒙古族4277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8.1%,其他少数民族470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98%。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自1980年10月成立人大常委会以来,始终把民族立法和贯彻实施地方法规作为工作的重点,先后制定了《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和《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蒙古语文工作条例》,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民族工作,收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蒙古国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古国的民族构成以蒙古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0%以上,蒙古族内的十几个部族虽然在方言、风俗习惯和服饰上有所差别,但能自由交流。哈萨克、乌梁海、图瓦、霍屯等突厥民族只占6%多一点。蒙古国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是哈萨克族的迁徙问题。在1991-1992年间就有4.1万人迁居到哈萨克斯坦国。迁徙的主要原因:一是蒙古国历届政府对民族理论和民族宗教政策的研究落实不得力;二是受国际大气候的影响,泛民族主义意识抬头。针对这种情况,蒙古国政府采取了协商解决一切问题的方针,及时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喀左)位于辽宁省的西南部,地处长城塞外喜峰口东北。县内群山蜿蜒,丘陵起伏,傲木伦河(汉语大凌河)由东南入境纵贯全县80多公里,折向东北出境流经朝阳、锦州入渤海。此外,还有大小河流十多条,构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自然地形。全县总面积326万亩。人口有37万2千多人,其中蒙古族4万3千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1.3%。除蒙、汉族外,还有回族、满族、壮族、朝鲜族、彝族、鄂伦春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