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伊斯兰历史上,释奴问题是值得考察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阿拉伯-伊斯兰历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种族上说,释奴既有白种人,也有黑种人和黄种人.从宗教上说,释奴改宗前既有犹太教徒,基督教徒,也有祆教徒和佛教徒等,宗教背景相当复杂.释奴和阿拉伯人的斗争结果是,释奴最终执掌了政权,改变了命运,但同时也接受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释奴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贡献是全方位的,涵盖了文学、历史、宗教、语言、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他们既是阿拉伯社会中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是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
麦瓦里问题是阿拉伯伊斯兰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麦瓦里在伊斯兰社会各个领域的贡献,构成了整个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字上看,麦瓦里是阿拉伯文的译音,是一个多义词。事实上,这个词在不同的范畴,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含义,本文所论的“麦瓦里”,是指那些非阿拉伯血统的穆斯林,主要是波斯籍的穆斯林。麦瓦里在伊斯兰史各个发展阶段的处境、地位不一,他们对伊斯兰社会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在阿拉伯中世纪这一段时期内,波斯麦瓦里同阿拉伯人的关系如何,他们在伊斯兰社会中处于什么地位,对伊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同属天启宗教,有共同的"先知传统",有共同的历史责任。历史上阿拉伯世界的穆斯林与基督徒之间的关系,既有冲突、矛盾、对立的一面,也有和平相处、彼此尊重、相互依存的一面。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和谐共处的历史经验,可为当代建构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和谐关系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同属天启宗教,有共同的"先知传统",有共同的历史责任.历史上阿拉伯世界的穆斯林与基督徒之间的关系,既有冲突、矛盾、对立的一面,也有和平相处、彼此尊重、相互依存的一面.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和谐共处的历史经验,可为当代建构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和谐关系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萨提·胡斯里的生平与著作进行了简单介绍后分析了他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与伊斯兰教的关系:在民族、民族主义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上,萨提·胡斯里把语言和历史作为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基础与构成要素,反对把宗教作为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基础.在阿拉伯民族主义与泛伊斯兰主义的关系问题上,胡斯里提出了反对泛伊斯兰主义的"穆斯林统一",倡导"阿拉伯统一"的政治主张,实际上也就是以泛阿拉伯主义取代泛伊斯兰主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萨提·胡斯里的生平与著作进行了简单介绍后分析了他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与伊斯兰教的关系:在民族、民族主义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上,萨提·胡斯里把语言和历史作为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基础与构成要素,反对把宗教作为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基础。在阿拉伯民族主义与泛伊斯兰主义的关系问题上,胡斯里提出了反对泛伊斯兰主义的“穆斯林统一”,倡导“阿拉伯统一”的政治主张,实际上也就是以泛阿拉伯主义取代泛伊斯兰主义。  相似文献   

7.
征稿启事     
《阿拉伯世界》2011,(6):F0003-F0003
尽管《阿拉伯世界研究》从内容到形式上均有较大变化,但我们关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及能源等问题的办刊初衷不变,只是更注重在20多年介绍、了解阿拉伯世界的基础上,对中东重大事件、国际关系、外交、能源、安全、宗教、历史、地理、文化及教育等问题作深入系统的学理探究,  相似文献   

8.
征稿启事     
《阿拉伯世界》2011,(1):F0003-F0003
尽管《阿拉伯世界研究》从内容到形式上均有较大变化,但我们关注阿拉伯一伊斯兰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及能源等问题的办刊初衷不变,只是更注重在20多年介绍、了解阿拉伯世界的基础上,对中东重大事件、国际关系、外交、能源、安全、宗教、历史、地理、文化及教育等问题作深入系统的学理探究,  相似文献   

9.
征稿启事     
《阿拉伯世界》2009,(5):F0003-F0003
尽管《阿拉伯世界研究》从内容到形式上均有较大变化,但我们关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及能源等问题的办刊初衷不变,只是更注重在20多年介绍、了解阿拉伯世界的基础上,对中东重大事件、国际关系、外交、能源、安全、宗教、历史、地理、文化及教育等问题作深入系统的学理探究,进一步增强本刊的学术内涵,力争与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保持同步。今后将透过主题栏目作具体努力,希望读者一如既往地支持本刊,欢迎国内外有志于阿拉伯-伊斯兰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继续赐稿,并请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10.
征稿启事     
《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5):F0003-F0003
尽管《阿拉伯世界研究》从内容到形式上均有较大变化,但我们关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及能源等问题的办刊初衷不变,只是更注重在20多年介绍、了解阿拉伯世界的基础上,对中东重大事件、国际关系、外交、能源、安全、宗教、历史、地理、文化及教育等问题作深入系统的学理探究,进一步增强本刊的学术内涵,力争与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保持同步。今后将透过主题栏目作具体努力,希望读者一如既往地支持本刊,欢迎国内外有志于阿拉伯-伊斯兰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继续赐稿,并请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11.
《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1):F0003-F0003
尽管《阿拉伯世界研究》从内容到形式上均有较大变化,但我们关注阿拉伯一伊斯兰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及能源等问题的办刊初衷不变,只是更注重在20多年介绍、了解阿拉伯世界的基础上,对中东重大事件、国际关系、外交、能源、安全、宗教、历史、地理、文化及教育等问题作深入系统的学理探究,  相似文献   

12.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阿拔斯朝初期定型,确立了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哲学、理性、宗教相统一的制度宗教文化特性。在近代,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现代化整合。冷战后期开始发展至今的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超越现代化的趋向,是一个统一与断裂的平行矛盾体,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是机遇又是挑战。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必须展开新一轮的整合,才能在全球华进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发扬光大。从短期看,这一整合仍将以宗教为核心,并面对不利的内外环境,但只要顺应时代潮流,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将走出困境,并对全球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征稿启事     
《阿拉伯世界》2008,(6):F0003-F0003
尽管《阿拉伯世界研究》从内容到形式上均有较大变化,但我们关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及能源等问题的办刊初衷不变,只是更注重在20多年介绍、了解阿拉伯世界的基础上,对中东重大事件、国际关系、外交、能源、安全、宗教、历史、地理、文化及教育等问题作深入系统的学理探究,进  相似文献   

14.
征稿启事     
《阿拉伯世界》2008,(3):F0003-F0003
尽管《阿拉伯世界研究》从内容到形式上均有较大变化,但我们关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及能源等问题的办刊初衷不变,只是更注重在20多年介绍、了解阿拉伯世界的基础上,对中东重大事件、国际关系、外交、能源、安全、宗教、历史、地理、文化及教育等问题作深入系统的学理探究,进  相似文献   

15.
征稿启事     
<正>尽管《阿拉伯世界研究》从内容到形式上均有较大变化,但我们关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及能源等问题的办刊初衷不变,只是更注重在20多年介绍、了解阿拉伯世界的基础上,对中东重大事件、国际关系、外交、能源、安全、宗教、历史、地理、文化及教育等问题作深入系统的学理探究,进  相似文献   

16.
征稿启事     
<正>尽管《阿拉伯世界研究》从内容到形式上均有较大变化,但我们关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及能源等问题的办刊初衷不变,只是更注重在20多年介绍、了解阿拉伯世界的基础上,对中东重大事件、国际关系、外交、能源、安全、宗教、历史、地理、文化及教育等问题作深入系统的学理探究,进一步增强本刊的学术内涵,力争与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保持同步。今后将透过主题栏目作具体努力,希望读者一如既往地支持本刊,欢迎国内外有志于阿拉伯-伊斯兰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继续赐稿,并请注意以  相似文献   

17.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极其重要的物质象征,它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伊斯兰教的新月在阿拉伯半岛升起时,清真寺最初级的形式已经萌芽。清真寺的历史与伊斯兰教的历史同样久远,它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民族历史的见证,清真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无疑也是伊斯兰教兴起和发展的真实历史写照。本文试从伊斯兰教的兴起开始,对伊斯兰教早期清真寺建筑的沿革、建筑特征及其功能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征稿启事     
《阿拉伯世界》2011,(3):F0003-F0003
尽管《阿拉伯世界研究》从内容到形式上均有较大变化,但我们关注阿拉伯一伊斯兰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及能源等问题的办刊初衷不变,只是更注重在20多年介绍、了解阿拉伯世界的基础上,对中东重大事件、国际关系、外交、能源、安全、宗教、历史、地理、文化及教育等问题作深入系统的学理探究,进一步增强本刊的学术内涵,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事     
《阿拉伯世界》2009,(2):F0003-F0003
尽管《阿拉伯世界研究》从内容到形式上均有较大变化,但我们关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及能源等问题的办刊初衷不变,只是更注重在20多年介绍、了解阿拉伯世界的基础上,对中东重大事件、国际关系、外交、能源、安全、宗教、历史、地理、文化及教育等问题作深入系统的学理探究,进一步增强本刊的学术内涵,力争与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保持同步。  相似文献   

20.
阿拉伯语对阿拉伯民族统一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伯语是阿拉伯人民的民族语言。尽管从东亚中心的两河流域到尼罗河畔直至大西洋沿岸的北非阿拉伯马格里布国家有着各自国家的不同方言,然而,阿拉伯语仍被认为是统一的民族语言,是跨越地区跨越国界相互了解、沟通思想的语言工具。阿拉伯国家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种族、亲缘、近邻的关系,但是,阿拉伯国家直至伊斯兰宗教的兴起才开始有了共同的历史、团结的民族和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之所以能传播的一个历史解释是宗教缘故,这并不表示阿拉伯语自身不能生存。阿拉伯语不仅能作为宗教语言存在,而且给了操各种语言的穆斯林一个共同生活的语言环境。 阿拉伯文字是文明的财富,是修辞学的一大奇迹。集信仰、思想、文学、宗教于一书的《古兰经》是用阿拉伯文字写成的最伟大的阿拉伯语著作。无疑,我们会坚定不移地维护它,如同所有的文明民族、天神教教徒维护他们的经典著作和宗教语言一样。哈里发麦蒙曾清楚地说道:“如果那些外国的国王们向我们炫耀他们的经典著作和宗教语言时,我们就应该自地向他们展示无处没有、无时不在、人人会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