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落实精准扶贫政策。目前,精准扶贫政策在实践中形成了分级落实的制度安排,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基层政府和村民的利益诉求并不完全一致,各自遵循着不同的行动逻辑,使政治机制、行政机制和治理机制共存于政策落实的过程中。行政机制意味着地方政府只会遵循官僚制的惯性逻辑,将精准扶贫从一个宏观政治层面上的战略问题转换成为一个官僚体制内部行政层面的政策执行问题,按照事本主义的原则落实政策;治理机制反映出村庄场域中不同利益参与主体在贫困户指标的分配中遵循着乡村逻辑,影响了扶贫政策的落地;行政机制与治理机制间的内在紧张关系,造成形式主义在基层行政中的泛滥,使政策呈现出“悬浮”状态。这促使中央政府启用政治机制,发起运动型治理,将“行政问题再政治化”以克服官僚体制的内在弊病,推进政策落实。受此影响,省级政府只得调整、修订政策,而政策的变动又加重了地方政府执行政策以及进行贫困治理的难度,这构成精准扶贫政策陷入基层实践困境的内在制度逻辑。  相似文献   

2.
区域行政协作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力保障。从阐述我国地方政府关系基本态势出发,着重分析了长三角地方政府协作关系形成、区域行政协作多赢格局的内在动力、地方政府区域间协作的起点与关键,并运用健全需求表达机制、完善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基础等改革方式,以期重构区域行政协作体制。  相似文献   

3.
人际关系渗透到政治生活中,就会产生关系行政。政府政策运行活动作为政治行为的一种,难免深陷“人情陷阱”。根据对泰安地区民办教师政策运行过程的研究分析和对近年针对民办教师“转正”“清退”等政策研究成果的梳理发现,在现代社会,个人或团体为维护自身利益,破坏正常的政策约束,严重情况下,关系的影响力甚至将强于政策本身影响力。通过关系行政对政府政策运行过程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为政府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执行探寻合理思路以及高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在中国的提出是在社会矛盾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无疑会推进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创新的又一着力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政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谐社会的建设与行政体制改革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因此政府应当注重行政体制的优化和完善,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在着重解析当代中国政治参与对于政党政府政策活动的影响,以及政党政府的政治回应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和检讨公民政治发展的成就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政党政府在回应公民政治参与过程中的态度、理念、政策和体制等诸方面的变化及其不足,从政策和制度两个层面就发展民主和稳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发展,兼顾政治参与的有序性和有效性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和政策分析。  相似文献   

6.
问责制作为现代政府民主政治建设的契机和有效手段,从理论的萌芽阶段发展成为行政体制内的一项重要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并在我国深化政府体制改革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对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和理论基础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推进宪政体制的完善,规范政府制度安排,构筑社会问责文化等方面,分析问责制政治实践的显性和隐形功能,提出问责制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深入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塑造社会责任文化,从而更有效地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7.
政策执行难本质上是中央与地方间政策关系不相协调的表现和结果。政治集权与行政分权体制的内在矛盾增加了中央与地方间政策协调的难度,引发了政策执行难的问题。消除政策执行难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统筹政治与行政体制改革,合理进行集权与分权。当前,应建构有效的协调机制,克服制约中央与地方间政策协调的障碍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曹东 《南都学坛》2008,28(2):136-140
党的执政方式是影响党的执政能力、执政安全和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其逐渐成为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党的执政方式从广义上说是执政党与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从狭义上说是政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它经历了政党指挥型、政党取代型、政党引导型的演变过程。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需采取以下措施:党政职能要分开;党的执政方式应向依法治国转变,即要规范党和国家权力机关、党与行政机关、党与司法机关以及党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从体制与机制的角度出发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也就是要明晰党的领导体制与执政方式之间的关系、建立执政党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9.
运用行政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山区乡镇行政体制所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行政生态环境,探讨山区乡镇行政体制与其行政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对推进山区乡镇行政体制改革,促进山区乡镇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行政生态环境不断变化发展,山区乡镇行政体制中与行政生态环境不相适应的问题也日渐凸显。通过发挥山区行政体制与其行政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科学设置职能部门、推进行政执法权与审批权的下放、完善山区乡镇财政制度、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推进山区乡镇行政体制改革,从而保持山区乡镇行政体制与其行政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政府与公众关系,是人类文明社会最重要的社会政治关系之一。政府与公众关系的调节方式主要有思想调节、行政调节和法律调节。本文着重论述了法律调节的作用,并指出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因此,建构政府与公众关系的法律调节模式,充分发挥法律调节与其他调节方式的作用,是使政府与公众关系和谐发展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1.
进入“后农业税时代”的村级治理在村级组织的日常运转、村干部职能的转换、干群关系和村民的参与意识方面都面临着严峻挑战。直面挑战,国家应该在为农村发展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理顺乡村关系,限制公权过大,激发农民的民主意识,从而促进民主化的村级治理的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新的执政理念,构建和谐社会既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景,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而这正是政府所需要应对和解决的。本文从政治学的视角,以分析和谐社会所饱含的价值意蕴及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切入视角,对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中应担负的责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认为,政府应该担负起四个向度的基本责任,即:政治责任、行政责任、道义责任、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3.
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在公共行政学的百年历程里一直是盛久不衰的论争焦点。古德诺在著述中指明了政治与行政应有的功能界限,但强调国家意志若想得到有效实现就必须让二者功能相互协调。从他思想的叙事逻辑中可以发现,国家有机体的宏观理念早已内含了这一主题。政府要实现主权者的意志就必须摒弃机构间的绝然分立,促成两种功能在实践上的有机统一。所以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实际包含着协调品质,对于新时代条件下的经济社会治理依然具有借鉴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初中国行政改革的十大关系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世纪之交,中国政府有必要适时启动国家行政体制创新工程。为此,有必要首先厘清和解析制约中国政府行政改革的重要变量及其十大关系,进而形成关于21世纪初期中国政府行政改革的系统的政策理念和政策思想。这十大关系是行政改革理论规范与行政改革政策阐释的关系、行政改革基本价值标准与行政改革政策选择的关系、行政典范革命与转变行政观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公私协力:非协调约束下公私灾害救助困境的破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大部分文献从经济、政治和管理等角度对"全能政府"与灾害危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过于重视政府角色的扩张,或者讨论当 "政府失灵" 及"市场失灵"时,非营利组织可以协助解决.然而在灾害救助过程中,非营利组织也可能产生"志愿失灵"情形.若要解决三个部门"失灵"的问题,可通过建构"公私协力机制"来解决.社工非营利组织能发挥积极的"补充性"而非"替代性"作用的观点,通过志愿服务、公民参与与政策倡导等方式,非营利组织督促与协助政府开展救灾工作,克服政府由于威权化和分权化所导致的反映迟缓的缺陷.对于政府和非营利组织而言,这不是一种"零和博弈",而是一种"双赢博弈",当然,最大受益者是广大灾民.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后半期中韩两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两国的行政机构身处这种变化大潮之中,或者主动地、或者被动地,先后对自身进行了改革。其中行政与政治、政府与企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的调整是两国行政发展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审视现代西方宪政制度运行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和价值冲突,本文认为,寻求政治价值的某种均衡与和谐,是现代宪政发展的必然选择。寻求政治价值均衡既是现代社会多元利益关系相互博弈的合理抉择,也有着厚实的理论基础。从政府权力运用这一维度来考察,实现政治价值均衡的路径主要是解决公共权力"有限"与政府"有为"之间的关系问题。解决权力"有限"的核心是建构多元化的、相互补充的有机控权机制;实现政府"有为"的基础是塑造有效政府,保障政府治理在实现公共性、公平性、回应性、开放性、合作性、凝聚性等方面积极有为,增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参加旧金山制宪会议的代表团问题源起于1944年中国战场形势的发展、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以及国内政治关系出现的新变化。从根本上讲,中国代表团问题是国共“联合政府”之政治争议的延伸,反映了国内政治力量独裁与民主的不同诉求。在中国代表团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罗斯福政府特别是总统本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从而折射出抗战末期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出现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9.
基于GRP的高校行政管理系统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资源规划(GRP)以优化管理、合理配置政府资源为目标,有利于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高校行政管理以优化行政管理流程,整合教育信息资源,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为目标。本文探讨了GRP与高校行政管理的关系,给出了GRP思想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示例,并借鉴GRP思想构建新型的高校行政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0.
明王朝的建立重新确立了以汉民族为中心的统治格局 ,在大汉族主义民族观的支配下 ,洪武、永乐时期对退入漠北的蒙古族北元势力进行了军事打击的政策 ,“土木之变”则标志着这种战争政策的失败。明代后期在明蒙边境开设马市 ,允许少数民族进行贡赐贸易 ,是以经济形式发展民族关系 ;对蒙古族统治者进行分封 ,施行怀柔与笼络的政治手段则是军事政策失败的必然结果 ,也是对传统的民族羁縻、怀柔政策的继承。其总的目的仍然体现出防御、限制的政策倾向。这种政策倾向的直接结果就是削弱了历史上形成的蒙古族和汉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