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要具体回答智力心理活动的矛盾结构 ,必须科学地划分心理活动及其要素 ;以心理活动的反映对象为根据 ,把心理活动及其要素划分为认知心理活动及其要素和价值心理活动及其要素 ;认知心理活动和价值心理活动的对立统一 ,构成了智力心理活动的矛盾结构 ;认知心理活动是智力心理活动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价值心理活动是智力心理活动的主导和充要条件 ;欧美各种智力结构理论 ,弃本求末 ,近于烦琐哲学 ;智力矛盾结构论的确立 ,必将对实验心理学、学校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和创新活动发挥更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的思惟.”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教授,有鉴于此,长期以来,就很注意心理学基本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在1964—72年写作《心理学简札》时,对此更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探索.其中,批判了西方和苏联心理学界惯常采用的关于人的心理活动的三分法——把心理活动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项.明确地主张二分法——把心理活动分为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两方面.1979年心理研究所又印发了他写作的《唯物论心理学试拟提纲》.在本提纲的“总论”部分,他  相似文献   

3.
信仰作为一种主体追求信仰对象的精神趋向活动,根源于人类精神活动的能动超越性,依赖于人类心理活动“知、信、情、意”各环节的综合作用。人类不仅仅是一种生物性存在,更是一种超生物性的精神存在,正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能动超越性,才给信仰活动提供了精神杠杆。而人类“知、信、情、意”的心理活动过程正是实现精神活动的超越性而达致信仰的基本环节,构成着信仰活动的心理活动基础。  相似文献   

4.
现代心理学必须克服旧唯物主义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的缺陷,坚持辩证唯物的统一观。人类的心理活动既具有自然的属性又具有社会的属性,自然性是其基本属性,社会性是其本质属性。人类个体只有参与社会实践并掌握反映人类实践经验的概念和语言,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有人类的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5.
论矛盾群体     
在我国,大多数哲学教科书和哲学论文在研究矛盾问题时,都侧重于把矛盾作为个体进行考察.比如探讨矛盾是二极结构还是三极结构,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及斗争性,矛盾的共性和和个性等等.这些探讨都是在把矛盾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前提下进行的.这是必要的,有一定意义的.这样的研究可以称之为对矛盾的微观研究,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比西方意识流小说与现实主义小说在心理活动叙述形式方面的区别,从叙述的逻辑性、客观性与时空观念三个方面论证西方意识流小说中心理活动叙述形式的合理性,认为叙述形式的革新是意识流作家大胆而有益的尝试,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 正视生产力的内在矛盾,认识生产力的内在矛盾,切实掌握正确处理生产力内在矛盾的科学方法,这对于我们提高建设本领,加速四化进程,是具有十分紧迫的现实意必的。那么,究竟什么是生产力的内在矛盾?对于这个问题,我国理论界众说纷纭,没有一致的意见。有的认为是人和工具的矛盾;有的认为是人和物的矛盾;也有人提出是人和自然的矛盾。上述意见均有偏颇片面之处。“人和工具的矛盾”这种说法,把劳功对象排斥于生产力之外,这样,生产力就成了一种可能意义上的生产能力,而不是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了。“人和物的矛盾”这种说法过于笼统、含糊,因为毕竟不可以把“人”和“劳动者”、“物”和“生产资料”完全等同起来。“人和自然的矛盾”这种说法,  相似文献   

8.
心理活动,例如知觉、想象、思考是如何产生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心理活动是什么”的理解。在这个问题上,亚里士多德认为心理活动既不是单纯地由外在的物理对象引起的生物体的生理运动,也不是单纯地由灵魂实体引起的精神活动,而是由内在的灵魂作为原初的动力因和由外在的物理对象作为辅助的动力因协同作用而引起的生物体的运动。本文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的运动的四种解释模型以及灵魂作为不动的动者对身体的作用,进而指出心理活动的原因机制不是物理线性的,而是外在的物理原因和内在的灵魂原因协同作用的双层结构。而这个双层结构为我们解决当代心灵哲学的“心理因果性”问题提供了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和社会主义矛盾,它们虽然并存于社会主义社会中,彼此互相联系、制约,有时甚至错综复杂地结合在一起,但二者毕竟是两种完全不用的社会矛盾:前者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生活中各种不同类型、不冈性质的矛盾的混合体,从社质来看,有非对抗性的矛盾,屯有对抗性的矛盾;后者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反映这种制度的观念形态的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话矛盾的统称,从性质看,都是非对抗性的。  相似文献   

10.
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不同作家在这种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是文艺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将能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类似的社会生活现象在不同的作家身上会唤起不同的反响,为什么这样的而不是别样的艺术形象会以如此这般的特色出现在这个作家的作品中。沿着这个方向探索,也许会使我们对于文学创作的特殊性和它的规律,获得更为真切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论邓小平的矛盾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上看 ,邓小平善于通过对立把握同一 ;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上看 ,邓小平善于通过普遍性把握特殊性 ;从矛盾及内在要素的地位和作用上看 ,邓小平善于通过全面把握“两点”和“重点” ,实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秦始皇“并海内,兼诸侯’,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但是,赫赫秦王朝为什么二世而亡?我们用马列主义观点研究这段历史,从错综复杂的各种社会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及其发展变化以及它和儒法斗争的关系,不仅可以廓清两千年来关于秦亡原因的种种误传和谬说,而且可以通过分析秦亡的真正原因,总结秦末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这对于搞好现实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加强无产阶级专政  相似文献   

13.
对概念不能局限在静态考察上,而应从动态上把它看成是由矛盾推动发展的过程。概念的本质就是矛盾,概念包含有许多矛盾,是多种矛盾的统一体。比如;概念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矛盾统一;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统一;抽象性和具体性的矛盾统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矛盾统一;确定性和灵活性的矛盾统一。  相似文献   

14.
论历时性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时性矛盾是指两极的现实态非共时并存,而是先后相继、彼此更替、历时并存这样一种矛盾。它与两极现实态共时并存的矛盾相对应,是辩证矛盾存在的一种客观形态。它在具有辩证矛盾共性的同时,又具有自身的一系列特性。它与共时性矛盾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交融、相互作用,并可以相互转化。研究历时性矛盾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辩证矛盾的逻辑公式是(A1,2)[A1,2是(A1○A2)],逻辑矛盾的逻辑公式则是(A1)[A1是由A1∧A1],二者存在着7个方面的根本区别。“A是A又不是A”只是一种自然语言形式,而不是逻辑公式,它在不同语境和条件下,可以表达辩证矛盾,也可以表达逻辑矛盾。要想正确识别这一语言形式表达了何种矛盾,就必须对该语句谓词的矛盾语境情况、整个语句的条件限制情况,以及其谓词内部是否存在着个别与一般等辩证关系进行语义分析,并且要正确补充被省略的语句成份。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中。这种普遍的相互联系说到底,也就是事物内部对立面不可分割地处在一个统一体中。毛泽东同志指出:“矛盾着的各方面,不能孤立地存在。假如没有和它作对的矛盾的一方,它自己这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试想一切矛盾着的事物或人们心中矛盾着的概念,任何一方面能够独立地存在吗?”①列宁也说:“黑格尔认为,‘存在’和‘无’的统一或不可分性(第90页[79]这个用语有时比统一更好)提供转化、生成。”②这里列宁特别强调了“不可分性”,认为“这个用语有时比统一更好”。可见无论是黑格尔,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一致认为,矛盾的双方是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的矛盾观不同于黑格尔的矛盾观,也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中国人矛盾观的最大特点是,把矛盾看成是一种消极的东西,因此矛盾不可能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对矛盾的解决,中国人有三种方法:和稀泥、妥协、斗争。中国人更看重前两种方法,至于后一种方法,即斗争,中国人一般是不会使用的。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中国人才会拿起斗争的武器。  相似文献   

18.
目前,有些学者仍然否认辩证假说的存在。他们说;形式逻辑已对假说的一般形成过程和逻辑结构进行了相当充分的研究和揭示,哪里还有辩证假说呢?我们认为,他们对假说研究程度的估价是正确的,但得出辩证假说不存在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因为,第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思维运动是从个别到特殊,再从特殊到一般的发展过程。思维发展史也证明运动是从同一性思维,经过对立思维,再上升到对立同一思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处理矛盾的艺术可以集中概括为“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思想是涵盖邓小平理论诸多领域的重要思想。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也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具有诚恳的包容性,明确的指向性,坚定的原则性和鲜明的务实性等特征。在当今矛盾错综复杂的社会转型时期,深入理解、把握并继续贯彻这一光辉思想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是人类个体以及整个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生理基础和心理动力,然而物质欲望本身在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间接引发和深化了种种严重的社会矛盾和危机。只要不带狭隘的个人偏见我们不难承认,社会上有多少人受物质欲望的驱使而严重损害了身体健康、破坏了家庭和谐、扰乱了社会秩序。从唯物史观的视野探讨物质欲望与社会矛盾产生和深化的内在关联,以及人类能否有效规约自身物质欲望膨胀的趋势,从而提出一个反思的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