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瑾  梁欢 《浙江社会科学》2013,(2):101-105,159,160
对336位中国企业的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探讨国人典型的文化特征———集体主义倾向对组织承诺的影响。采用Meyer的划分方式将组织承诺分为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持续承诺三种。结论证明,集体主义倾向越强的员工,对组织的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越强,对组织的持续承诺越弱。该结论启发管理者应注重企业的文化建设,培养员工的集体主义感。  相似文献   

2.
随着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人员的低组织承诺、高离职率逐渐引起了学界和实践界的重视,服务业一线员工高情绪负荷的工作特征是导致员工低组织承诺的一个重要原因.本研究探讨了情绪劳动对组织承诺三个维度(情感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情绪劳动越多工作倦怠的程度也越高;(2)员工的工作倦怠对继续承诺、情感承诺、规范承诺皆有负向作用;(3)工作倦怠在情绪劳动与三种组织承诺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企业员工组织承诺表征为切入点,从情感承诺、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三个方面阐述了企业员工组织承诺的表征变量体系及内涵,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某企业员工组织承诺及其重要程度二维矩阵。结果表明,通过对组织承诺的表征变量及其重要程度的科学测度,可以将企业员工对组织目标与价值的认同状态,以及员工促进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因客观地表现出来,此项研究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潘锡泉  项后军 《浙江社会科学》2012,(9):32-41,155,156
本文基于产业集群中非对称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关系资本视角就关系资本如何维持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可信承诺进行了理论研究。研究认为,关系资本投入的增加显然会有效提升核心企业(配套企业)承诺的可信程度,是维持承诺可信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地,关系资本的投入与背弃承诺的赔偿金水平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两者共同维持了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之间承诺的可信。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以市场治理、关系治理与科层治理三维(经济纬度、社会纬度、行政纬度)互补架构形式的核心企业和配套企业承诺可信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职工组织承诺研究   总被引:95,自引:0,他引:95  
本研究首先在访谈、项目收集、多次预试和科学检验的基础上 ,研制出一套“中国职工组织承诺问卷” ,然后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采用多元统计解析方法中的因素分析 ,探讨了中国企业职工组织承诺的心理结构 ,提出五因素模型。这 5种基本的承诺类型是 :感情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经济承诺和机会承诺。文章还采用相关分析、交叉分析等方法 ,探讨了中国不同组织承诺类型职工的工作行为表现。最后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检验、交叉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中的路径分析方法 ,探讨了影响中国职工组织承诺的因素模型 ,从而为正确处理中国员工与企业 (组织 )的关系 ,改进人事管理 ,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对515名员工和调查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探讨了我国企业员工主管承诺的四因素结构模型对员工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向的影响效果,以及主管的个人品德对主管承诺与员工态度行为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第一,主管承诺对员工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离职意向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第二,主管品德对主管承诺与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向之间的关系均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ESG表现是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对企业并购交易业绩承诺具有影响。以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并购事件为样本,检验ESG表现对并购业绩承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表现与并购业绩承诺负相关,即企业并购交易中双方签订业绩承诺的可能性、规模和期限均会随着ESG表现的提高而降低。良好的ESG表现具有治理效应,能够通过降低企业内部代理成本和提高企业外部媒体关注来抑制并购业绩承诺。拓展性研究发现,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较低、政府干预较强的情境下,ESG表现对业绩承诺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民营企业员工组织承诺影响因素及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1家民营企业559名员工进行调查,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民营企业员工组织承诺整体水平一般,理想承诺水平显著高于情感承诺、规范承诺、经济承诺及机会承诺几个因素的水平;不同性别的民营企业员工在组织承诺各因素及总体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年龄与组织承诺正相关;个人受教育程度与组织承诺负相关;不同婚姻状况的民营企业员工在情感承诺、经济承诺、规范承诺及总体组织承诺上差异显著,已婚者显著高于未婚者;个人职位与组织承诺正相关。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对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组织公平感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分析组织公平感与员工工作绩效关系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提出了组织公平感的三个维度(包括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分别对员工绩效(包括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的综合影响模型,指出组织公平感不仅对员工工作绩效产生直接影响,还会通过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和组织承诺这两个中介变量对员工绩效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宏 《社会科学》2012,(8):52-58
供应商关系品质对政府采购绩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采用SPSS建模方法,可以分析其如何影响政府采购绩效。供应商和用户的关系品质主要包括信任、满意和承诺三个维度;政府采购绩效,通过管理绩效、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三个维度来衡量。研究结果表明供应商关系品质对政府采购绩效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因此,政府采购首先要对供应商采取信任的态度、全面加强与供应商的关系、承诺要尽可能保证实现不故意放大承诺效应;改进与供应商的关系品质和协调自身的关系治理,应关注提升自己的实力和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政府采购管理者需要较为全面地考虑供应商关系交互情境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作者从概念入手,对民族主义及相关的民族、族群等概念作了辨析,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相关概念的实质,并认为民族主义及相关概念大多是应时之需的权力话语。此外,还对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这对纠缠不休的概念进行了区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飞廉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廉是春秋时期晋国世家大族赵氏的祖先,也是颇具争议的一位历史人物。本文通过钩稽史料,并借助地下出土资料,对飞廉的政治作为及其族居地进行考辨,从而认定他是商代末期力挽政治狂澜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13.
对不确定性会计问题的认识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鄢涛 《学术探索》2004,(2):26-29
作者认为,迄今为止的会计学仍然是在确定性情况下提供会计信息,其"确定性"是以一系列假定和限制的条件为前提。在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不确定性会计提到了科学研究的议事日程,确定性经济逐渐被不确定性经济所取代。因此,在会计领域,要求在提供会计信息的同时考虑不确定性,以使会计信息更加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隐逸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呈现出研究面宽、朝纵深方向发展的纷呈局面。稽诸正史,旁及笔记文集,研读今人著述,发现对"隐士"的定义及"隐士"文化理论建构的过程认识和描述,莫衷一是,各持一端,多有不符合历史实际之处。考察"隐士"一词出现以前的"隐士"文化的历史衍变,探究儒道两家对"隐士"文化理论的建构,方能明白"隐士"最为本初的面貌,也才能更准确地理解"隐士"这一文化现象的特质。  相似文献   

15.
在乔姆斯基看来,语言是一种心智活动和表现;语言机制是心智的组成部分,进而是大脑的组成部分;对人类语言的研究就是对人类心智,最终对人类大脑的研究.乔姆斯基"语言-心智-大脑"研究的意义在于:将语言研究转到人脑研究,这是语言学的一大进步,有助于认识人类思想和智慧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江右先秦古佚名(虫枭),异译坚牢又讹写为(*蚤);汉晋俗称谿狗;明清诨号蝦蟆,远播巴蜀变名咽噜又转呼为哥老(会).口耳相传,笔墨互讼,虽查无史据,必始出有音.本文勾沉烛幽,辩证源流,经严格的学术批判、严密的文化解读,从一个不为人知的侧面还原出江西地方史与洪门会史不容忽视的若干盲点及其纵深关联,首揭江西(抚州)蝦蟆与四川咽噜的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17.
杨充霖 《河北学刊》2003,23(2):48-50
本文分析了资产定价问题,认为资产定价的实质是首先确定一个时间参考点与风险基准,然后通过时间贴现率和风险调整系数把资产的现金流转换到统一的时间参考点和风险基准下,再计算调整和贴现了的现金流的赢利能力,这个赢利能力的市场价格就是资产的公平定价。  相似文献   

18.
苏正道 《理论界》2014,(5):137-140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采用经学训诂的形式对义理内容进行建构,在学术思想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对戴震的义理旨趣、考据特征以及对《孟子》的创新阐释及其缺陷作了分析,认为其过度目的性阐释导致了《疏证》在接受方面的诸多困局。戴震义理学表面上对程朱理学持批判立场,但双方在动机、旨趣和义理内容的建构上不具同源性,戴震把程朱理学瑕疵当成程朱理学本身加以攻击,对原始儒意的理解并没有超越宋儒而进行。戴震对于《孟子》的把握仍有未达,但《疏证》所展现出来的批判精神却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联系又互为条件的。“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以物质文明建设为基础原则、求真务实原则和统筹安排原则。我们应该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入认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工资和失业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可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工资和相对过剩人口的一般规律,实现了逻辑和历史的统一;而在数理分析方面,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