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哲学的立足点是什么?“逻各斯”与“玄学”都不能回答这样的问题。从理论的反思回到现实的具体或反之则是哲学思考的出发点。如何确立这一出发点,又成为不同哲学阵营的分野线。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现实的具体到理论的抽象或以理论抽象指导现实的具体,超越了  相似文献   

2.
《人为什么犯错误?》(矛盾、立场与对矛盾之处理方针)是少奇同志在一九四一年十月我党伟大的延安整风运动前夕写成的。这是一部闪耀辩证唯物主义光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 这部著作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人;第二部分,我们的哲学;第三部分,辩证法的基本法则;第四部分,立场与对事物的处理方针;第五部分,质与量、否定之否定;第六部分,哲学中的诸范畴。全文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这把犀利的解剖刀,对“人为什么犯错误”这个大多数人常常碰到并为之探索的问题进行了唯物辩证的分析,同时也指出了对  相似文献   

3.
5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50年过去了,今天仍然是我们文艺的根本问题. 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根本问题”时,还指出:“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我们文艺中反映出来的许多问题,例如要不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问题,文艺是有为而作还是下意识非理性的产物,文艺作品是艰苦创造的结果还是“玩”出来的,创作是从生活出发还是从自我出发等.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根  相似文献   

4.
作为高校“两课”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神圣使命。这些年来,这门课程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保证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性质,以及在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方面,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应该承认,尽管许多高校,许多教师在这门课程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可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就在于这些探索和尝试,大多仍拘泥于原有的教学体系。而在笔者看来,我国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科书,其结构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只有打破传统的…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真理是一元性的,还是多元性的?这是哲学真理论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的回答,使得哲学真理论区分出真理一元论和真理多元论这样两种对立的真理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从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立场出发,对上述问题作了“一元性”的回答,因此,马克思主义真理论实质上是真理一元论。我们只有准确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真理一元论的哲学内涵,才能认识到它的科学性、真理性,也才能真正看清它与真理多元论的对立及其实质。但是,从实际的理论探讨来看,马克思主义真理一元论的理论内涵一直受到某些人的严重误解与曲解。这种情形在国内理论界近几年的讨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在近几年的哲学真理论的讨论中,就有一些人或是以“真理的表达形式是多样的,而不是唯一的”、或是以“人类真理的具体形态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或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固然是真理,但马克思主义没有、也不可能囊括全部的人类真理”等等论断为理由,来否认真理一元论和主张真理多元论。更有少数人将真理一元论与学术自由不相容地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6.
刘纲纪同志关于“美是人在改造世界的实践创造中所取得的自由的感性具体表现”这一新界说,就目前我国美学界对美的本质问题的研究来看,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新观点。它贯串在刘纲纪的一系列著作——《美学与哲学》、《艺术哲学》、《美学对话》以及和李泽厚同志合著的《中国美学史》中,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可以称之为“实践自由说”的美学新学说。这个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美学所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对于回答当前艺术实践中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都富于理论意义和现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要研究批判问题呢?批判的精神本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本质的东西。因为辩证法在对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就包含着否定的理解。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内在的包含着批判的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强大动力之一。但是,由于过去“左”倾错误,特别是“十年动乱”把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严重地曲解了、践踏了,批判的精神变成了打击好人、摧残干部、实行“专政”的工具,使很多人深受其苦,饱受其害。  相似文献   

8.
常常有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按老师教导的做人准则——以诚相待去对待别人,不但没有好的结果,反而还被讥讽、被挖苦,甚至还引出许多的麻烦和苦恼来?人与人之间,到底该如何相处?是至诚相待,还是尔虞我诈,这是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最感困惑的问题,为此,本文就大学生的交友准则作一探讨,以期能对广大同学处理人际关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真理是一元性的,还是多元性的?这是哲学真理论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的回答,使得哲学真理论区分出真理一元论和真理多元论这样两种对立的真理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从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立场出发,对上述问题作了"一元性"的回答,因此,马克思主义真理论实质上是真理一元论.我们只有准确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真理  相似文献   

10.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在《宪法》中已作了明确的结论。三十多年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这也是有目共睹的。那么,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处于一个怎样的历史阶段?现在提出这个问题,自然会引起人们的思索。人们会问,党的十三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确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它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要正确回答这些问题,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深刻意义,就需要对这些问题作一番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1.
“我是谁”,在哲学史上这一简短而又深刻的发问不知由此而产生了多少的哲学家,也不知由此而困惑了多少的哲学家。人们也许会轻易地回答:我不就是人吗?可人是谁?从哪里来?在哪里?到哪里去?事实上,这一发问真正触及到哲学的灵魂,“全部哲学就在于了解我是谁”(罗伊斯语)。打开人类哲学史,不论中国圣人孔子的“知人”,还是印度佛祖释迦牟尼的“佛”之  相似文献   

12.
从生动形象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入手,借助高更的一幅哲理性巨幅油画标题提出了三个让无数人绞尽脑汁的基本哲学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并试图从医学、解剖学、史学和哲学等角度给予回答。通过寻找答案,笔者重新认识了马克思主义,并运用萨特的话说明“马克思主义是不可超越的”,马克思主义是博大、深邃而完备的哲学体系,是迄今为止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果,对三个基本哲学问题作出了科学全面而令人信服的回答。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不要以是否“实用”为标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作目光短浅的取舍,也不要简单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同于政治,其实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之精华,是真正使人聪明的学问.这门课时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青年马克思”和“成熟马克思”在价值理论上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通常用“青年马克思”和“成熟马克思”来标定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阶段,并认为代表这两个特定阶段的典型著作,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 许多研究价值问题的同志认为,青年马克思重视人的价值问题,这方面的论述集中表达在《手稿》里对“人的异化”问题的解释中。那么,成熟马克思是否也重视人的价值问题呢?这些同志绕过《资本论》,认为成熟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问题的论述,可以用马克思的《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的那条“马克思主义普遍价值概念定义”——  相似文献   

15.
哲学能否指导科学技术特别是自然科学是我国哲学界经常探讨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建国初,在科学技术领域开展学术批判,许多科学理论受到哲学的“裁判”;文革中,哲学“代替论”盛行,科学技术又遭劫难。粉碎“四人帮”后,人们深深认识到哲学“裁判”和“代替”科学技术的错误,开始了对哲学和科学技术关系特别是哲学能否指导科学的重新认识。从目前的争论来看,基本上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哲学能指导  相似文献   

16.
研究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期发表的一组文章 ,就如何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从方法论上进行了思考 ;从历史和现实的高度回答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当代文化价值 ;并从“问题意识”、“科学技术”以及“直面文本”、“直面哲学”和“直面时代”三个维度 ,深入探讨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7.
我将力求简明概括地描述一下我们对人、文化和价值问题的态度。首先谈一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观念。众所周知,一系列的自然和社会学科都在研究人,但无论是它们中的那一门,或者它们全体的总和,都不能回答“什么是人?”的问题。这些学科中的每一门研究的是人的这个或那个方面,但人并非其  相似文献   

18.
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总是千方百计地寻求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以指导科学地、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那么,一种认识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客观世界本来的面目,用什么标准检验呢?对于这样一个认识中的重大原则,历史上不同的哲学派别有不同的回答,并进行过反复激烈的争论和交锋。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无论是唯心主义哲学还是唯物主义哲学,都没有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这一重大历史课题,明确地  相似文献   

19.
人为什么会犯错误?错误是难免还是可免?对于这些问题,古今中外各派哲学家都有着不同的回答。刘少奇同志的《人为什么犯错误?》,对于上述问题作了唯物而又辩证的科学回答。 刘少奇同志说:“任何人都要犯错误,人从降生的那一天起,便不断地犯错误(……),只有在不断的错误,不断的碰钉子的过程中,才能逐渐懂得事情。”少奇同志这个论断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是符合人类认识史的。这个论断与唯心主义先验论、英雄史观是根本对立的。少奇同志在一九四一年整风运动中发表这些意见,是有很强的针对性的。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王明等人曾经自封为“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一贯正确,自认为是真理的化身,是不会犯错误的。他们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压制党内民主,不许提不同意见,更不许别人对他们的错误提出批评,否则就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少奇同志这个论断,不仅是对王明等人的错误观念的尖锐批评,也是同个人迷信相对立的。“任何人都要犯错误”,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就是: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铸中国传统文化,推动和促进中国先进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粹,用以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使马克思哲学具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考察和分析中国的当前现实,从中提升出具有时代性的哲学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创造性的回答,指导当前中国的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如此繁难和艰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事业,在其推进过程中必然要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