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评后现代女性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女性主义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产生的一个新的女性主义思潮.虽然表面上看后现代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有某些相似之处,并且后现代女性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进行了充分发挥.但两者的本质却相去甚远,因为后现代女性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是一种"宏大叙事"并予以批判,它还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理论和概念都将失去效用,同时大部分后现代女性主义都否认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包含着女权理论.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后现代女性主义对待历史唯物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和认识是偏颇的.女性主义思潮要想取得真正进步,必须吸收马克思主义的主流原理和理论策略.  相似文献   

2.
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是一部后现代主义的小说代表。本文从隐喻的角度出发,用隐喻这个传统的概念,来解读这部作品,分别从白雪公主这个人物在巴塞尔姆笔下和在格林童话里两个形象的隐喻,保罗与青蛙之间的隐喻以及红色的毛巾与红浴帘的隐喻这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和总结了该部作品中的女性主义道德伦理观。在后现代女性呈现出的自由与平等观,左右着女性对道德伦理的评定,分析《白雪公主》中的女性主义道德伦理观,使得巴塞尔姆的这部作品就呈现出了鲜明的女性主义色彩,也让该作品成为现代文学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3.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与西方女性运动和理论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作为第三次浪潮的后现代女性主义对女性团体内部的异化和压迫进行关注,并认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女性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二元认识论。英国女剧作家卡丽·邱吉尔的《上等女性》充分揭示了女性内部的异化和压迫及其产生的根源,指出了二元认识论陷女性于对男权模式的不自觉模仿,体现了女性文学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特色。  相似文献   

4.
从近年电视剧《潜伏》的白日梦情结,反顾上世纪70年代麦克罗比的少女杂志《杰姬》分析,由此来切入后现代女性主义,可以发现它的立场是,以往女性主义的全部策略,都是建立在“女人”这个一成不变的范畴之上,故而后现代女性主义是以颠覆传统性别、性向中似乎是与生俱来的社会等级秩序,引为己任.诚如朱迪斯·巴特勒所言,今天对妇女的歧视仍在继续,但是性别研究也关注性别身份等一系列新问题.这可见,在后现代女性主义看来,性别歧视的对象,已经从笼统的妇女,转移到形形色色的“第三者话语”了.由此关注这些边缘群体的生存状态,事实上也成为后现代女性主义的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正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在88岁高龄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裂缝》。小说以圣经语言般神秘的口述,勾勒出一个女性首先产生于世,而男性作为女性的变异出现的创世纪神话。该小说一经出版就引起广泛关注且备受争议。我国学者多从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视角对其进行评论,鲜有人从后现代女性主体性的构建角度解读该作品。本文基于法国后现代女性主义代表人物伊利格瑞的理论,力求解读莱辛在小说中对后现代社会中女性主体性的  相似文献   

6.
在进入后现代社会的美国家庭模式发生了巨大变迁的背景下,女性主义提出的后现代家庭模式与美国主流家庭意识形态、功能主义建构的现代家庭模式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价值争论。本文分析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女性主义在家庭多样性研究基础上对后现代家庭的建构,讨论了女性主义视野中家庭的重新思考,家庭研究方法的特征以及女性主义后现代家庭主张的意识形态特征,试图为全球化时代中国家庭变迁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杰 《河北学刊》2007,27(4):253-255
本文对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研究所诉求的诸多新型范式,如反本质主义的差异性女性思考、男女性别二分结构的颠覆以及酷儿理论特别是性别表演理论的建构等进行简要清理。在此基础上,对后现代女性主义所面临的宿命性困境,如话语突围的无奈、反本质主义的无根性以及女性主义研究目标的脱轨等,作出了本土化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艾丽斯.沃克的小说《紫色》以后现代女性思想对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进行了深刻批判,同时阐释了她的妇女主义思想——维护人类两性的和谐发展。《紫色》作为一部具有后现代女性思想的文本,对今天女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和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西方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学术的发展紧密结合,形成了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潮。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潮不仅以性别身份的文化构成论变革了长期以来的性别问题和性别观念,还作为一种跨学科领域或方法以一种全新的性别视角构成来重新审视教育管理,对现有教育管理理论进行批判、反思、重构。从而赋予教育管理新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完善、中和了两性经验并能有效指导实践的教育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10.
根据哈丁的分类,女性主义知识批判分为女性主义经验论、女性主义立场论以及女性主义后现代论,这三种批判各具特色,在今天已经呈现出融合的趋势.女性主义知识批判的许多议题尚处于争论中,存在三种批判困境,即偏见悖论、认知特权以及解构带来的困惑,它们分别彰显于女性主义经验论、女性主义立场论以及女性主义后现代论中,女性主义知识批判面临的现状,有可能激发其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1.
女性主义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激进自由派女性主义、激进文化派女性主义理论犯了和男性中心主义思想同样的本质主义错误,走向了同样不平等的性别等级制的极端道路.#后现代女性主义站在反本质主义的立场上,开始了女性主义的理论方法和方向从宏大叙事向微观分析的转变,但同时又陷入了相对主义的泥沼.本文在反思激进女性主义理论倾向错误的基础上,借助德勒兹微观政治学理论中的分子哲学和"生成女人"理论.拓展出躯体微观分析的新视角,这个视角是一种既能逃离激进女性主义的本质主义陷阱,也能避免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相对主义错误的分析方法.躯体微观分析将打开躯体-身份-气质-角色-地位之间通过性别神话建立起来的意义链条,为性别特征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开放空间.以此形成的性别非固定性的理念将破坏男权制性别的身份分类,消解在性别问题上的本质主义和两分化的思维模式,探索和开创出一个多种性别特质的、多元的、包含着一系列问色的性别色谱体系.  相似文献   

12.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一百年来经过自由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或称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三大阶段的发展,其内在的统一性与一致性已经基本解体,尤其是后现代女性主义正式登场后,女性主义思想许多立论的基点已经受到根本性的质疑,由此形成的多元化的女性主义研究格局,是否会成为女性主义理论重获新生的基点,也许仍然是一个疑问,但是,女性主义理论本身却因此获得了一个自我反思、甚至自我否定的机遇。与女性主义一样,后现代主义本身是一个庞大松散的理论思潮,然而以启蒙理性为代表的宏大叙事的合法性,则是后现…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主义研究的历史回顾和当代发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女性主义理论可以大致地分为几个派别: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激进的女性主义和后现代女性主义。从19世纪中叶至今,女性主义作为一种妇女有意识地研究自身、解放自身的思潮,逐渐发展成为一场遍及全球的运动,对全球妇女的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精神立场,已灌注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等领域的研究之中,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4.
传统女性主义的局限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超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霞 《江汉论坛》2001,(2):87-91
作者认为,女性主义自60年代以来的发展大体上都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形成了其历史发展中的重大转折,因此可以把整个女性主义的发展简略地划分为传统女性主义和后现代女性主义。本文阐述了传统女性主义几大主要流派的基本思想,剖析了它们各自的局限及其根源,分析了后现代女性主义对它们的局限的批判性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王淼 《理论界》2007,32(1):170-171
后现代女性主义是自20世纪80、90年代兴起的女性主义理论和思潮。它是在女性主义自身发展需要的内部原因和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外部原因的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是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遇和结合的理论产物。因此它有着自身鲜明的理论观点和特征,在当代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对指导我国妇女的自由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从而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地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遇,围绕着解构主义、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等方法论难题而发生了无休止的争论,在两者的争论交锋中,早就有一种走出解构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动向。解构主义的策略尽管是必需的,但是随着这一语境的隐退,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必须重构它自己的方法论。与斯皮瓦克的"策略本质主义"、巴特勒的"女性主义双重运动"以及康奈尔的"解构主义的女性主义"不同,弗雷泽把德里达和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思想与女性主义批判理论整合起来,从批判的维度重新审视了后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之间的冲突与张力,既吸收解构主义批判中的独特见解,又坚持标志着女性主义批判伦理主张的对抗政治改革,对后现代女性主义方法论进行了多维重构。从这个意义上说,弗雷泽的后现代女性主义方法论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超越性,对于女性主义朝向更完整和更多元的路线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紫色》和《灿烂千阳》两部小说以女性的视角呈现了黑人女性和阿富汗女性所面临的深重苦难以及她们的抗争历程。女性之间的关怀互助是女性的觉醒关键因素,而与男性展开平等合作、寻求和谐美好的解放之路是两部小说对于女性解放的共同阐释,体现了后现代女性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与西方后现代知名学者迈克尔·彼德斯教授在访谈和对话中,就后现代哲学的特征、后现代哲学的走向、后现代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后现代影视、后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等论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放弃理性的和统一的主体,宣告"主体已死",挑战并质疑现代主义的主体解放事业。受其影响,女性主义理论内部就是否存在统一的女性主体、如何建构女性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等关键问题上,存在着极大的争议。通过与本哈比、巴特勒等女性主义哲学家的交锋与论辩,弗雷泽颠覆了后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指出当代女性主体应是具有主体性、差异性和能动性的多元主体,重构了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主体理论。  相似文献   

20.
李敏 《兰州学刊》2008,(3):81-83
利奥塔是西方后现代理论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重新思考了西方的思想传统,并把自己的思想用“后现代”来命名。1979年出版的《公正游戏》和《后现代状况》两部著作标志着他的后现代思想的日趋成熟。他的后现代转向始于对公正性的考察,他以元叙事的危机和后现代话语为主线,对后现代知识状态做了迄今为止最深刻的分析,使“后现代”问题走到了理论的前台。他的后现代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解构总体性。他的观点在后现代思想领域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