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崇祯皇帝是个亡国之君。但他很有明君色彩:不好色.私生活不仅检点。而且简朴:但他喜欢杀人,对犯了错误的部下,更是从不轻饶。袁崇焕的下场,三百年之后还让人寒心。崇祯不仅杀了袁崇焕,对其他能臣也猜忌颇多、非常苛刻。例如“五省总督”陈奇瑜招抚义军失败.把责任推给了几位无辜的官员.崇祯不分青红皂白就把那几个倒霉蛋抓了.还抓了五十多个“共犯”,其中包括陕西巡抚.被充军到了广西。有人看不下去了,向崇祯揭发了陈奇瑜.他又把陈奇瑜也充军到了边疆。还好.没动刀子。  相似文献   

2.
现在一说明史,就会说到明亡始于神宗,而直 接崩溃始于已巳之变。金庸先生1975年写成的 《袁崇焕评传》至今给我印象深刻,以至后来读到 方舟子1994年写成纪念袁崇焕诞辰410周年的 《功到雄奇即罪名》,总觉他的论述没能超脱金先 生所构成的巨大影子。我对袁崇焕悲剧产生一点 新认识始于樊树志先生于1997年写成的《崇祯 传》。按樊先生的观点,崇祯算得上是"一个励精图  相似文献   

3.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面对李自成、皇太极的交相侵扰,他力图振作,也有多次振衰起弊的良机,但终究逃不过亡国的命运。台湾女作家林佩芬的《天问——明末春秋》一书,史实考据平实严肃,小说笔法典雅流畅,对造成明末皇朝衰败、困弊,乃至于走向灭亡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整体因素,以及帝王、黎庶的个体因素,都作了完整而精当的诠释,目的是以古鉴今,使浩劫不再。本文选摘的“崇祯磔杀袁崇焕”,在奋扬的情绪中,小说抒写了不幸生长在破败、腐朽的时代中的袁崇焕狂飙英雄式的“知其不可而为”的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4.
治国乏术,邀誉有方——崇祯帝的悲剧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明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之一,天灾人祸频传。当时的崇祯皇帝面对这种山崩地裂的局势,曾思有所作为,他为了摆脱阉党的控制,钦定“逆案”,将魏忠贤等人处死;并平反冤狱,革除弊政,天下事似有可为。但崇祯帝才能平庸,对臣下以重刑控驭,加上赏罚不分,凡事诿过臣下,甚至认为“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臣僚人人自危,不思有功,但求无过。崇祯乃不得不再重用宦官,委以军事、财政等大权,朝政更加败坏。  相似文献   

5.
正一崇祯十一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河北巨鹿贾庄,明军主将卢象升的五千人陷入了清军八万大军的重围,血战中,部下一个个倒下,他也身中四箭、四刃,仍格杀数十人,后来因战马跌倒在地,他被杀害,年仅39岁——跟岳飞遇害时一样的年龄。后人常把卢象升跟岳飞对比,不仅因为他的勇猛(卢被誉为"明末四大猛人"之一),更是因为两人极其相似的悲剧命运,因主战而被主和派害死。卢象升虽是江南书生出身,但特别能打仗,武艺娴熟、气力过人,又特别有人格魅力,训练出了明末战斗  相似文献   

6.
正公元1644年3月19日,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朱由检怀着无限的遗恨,在京城煤山的一棵歪脖树上自缢,统治中国276年的大明王朝自此覆灭。崇祯帝并不是那种骄奢淫逸、荒淫无道之君,登基之初,面对危机四伏、弊病丛生的政治乱局,他忧心忡忡,殷切地寻求治国良方,渴望扫除朝廷多年积弊。为此,他勤于政务、一生操劳,宵衣旰食、  相似文献   

7.
正一千多年前,宋太祖不动声色地"驾驭"官员,使他们既感恩戴德,又不敢动歪脑筋,还造就了一批百姓认同的官员。宋太祖赵匡胤的韬略闻名古今,"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他担任后周皇宫卫戍部队首长时发起的政变。赵匡胤导演了一场高超的行为艺术,兵不血刃地登上了皇帝宝座,领导着宋朝初期统一了的大半个中国,史料显示他不仅治国有方,而且驭人有术。《石林燕语》里记载了一个经典故事:开宝八年(975年)十二  相似文献   

8.
河之洲     
人格威力这里讲两个关于杨绛先生的小故事。J君出身贫下中农,成长于边远山区。"文革"初期,用他本人的话说,他曾以"极不礼貌"的态度狠批了杨绛先生。不料,风云变幻,J君从一个响当当的无产阶级革命派突然被指控为"五一六反革命分子"。J君是个"一根筋",不肯说瞎话欺骗组织、侮辱自己、诬陷他人,于是就陷入即将受到"从严惩处"的险境。他最担心的是,自己一旦入狱,身在农村的老父、妻儿就失去了生活来源,将无法生存。  相似文献   

9.
正乱世之中,"使功不如使过"的智慧总是熠熠生辉。因为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任何英才都会出于一雪前耻的动机而迸发出巨大的内在力量,即心理学中所谓的"拿破仑效应"。若没有这样的用人智慧,往往会明珠暗投、事业受挫,如诸葛亮不给马谡一雪前耻的机会;或者陷入无法挽回的挫败,如袁崇焕擅杀毛文龙。毛文龙有问题是不错的,但是他打仗有章法,练兵则更有一套,又是皇太极侧后唯一有破袭能力的将领,对于皇太极来说恰如芒刺在背。因此,袁崇焕抓住了毛文龙冒领军饷甚至私通皇太极的过错后,最为理性的做法应是"使功不如使过",可以或明或暗地警示毛文龙的过错,以此迫使毛文龙更加积极地袭扰皇太极的后方。但是袁崇焕没有如此之用人智谋,一如既往地表现出眼里不容沙子的态度,处心积虑地诱杀了毛文龙,结果不仅铸就了毛文龙的悲剧,自己更被连累至死。目前,史学家公认曹操的用人艺术高超,我们从一个微观角度即"使功不如使过"来谈曹操用人的内在逻辑,以启发当今的领导者,促进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君道"思想是荀子的领导思想。基于领导科学所研究的几个基本范畴对荀子领导思想作初步的探讨,揭示出荀子以"王制"为基础,通过对礼的改革,逐步建立礼法并提的"君道",使之成为适应封建君主统治的礼义法度。"君道"思想不仅提出君主在用人上应该尚贤使能、"王霸"并用,更要求建立相应的体制保障"君道"在各级领导中的实施,这体现出"君道"思想是对古代领导活动及其规律的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成为超人之前85岁的李嘉诚,从早年创业至今,一直保持着两个习惯:一是睡觉之前,一定要看书,非专业书籍,他会抓重点看,如果跟公司的专业有关,就算再难看,他也会把它看完;二是晚饭之后,一定要看十几二十分钟的英文电视,不仅要看,还要跟着大声说,因为"怕落伍"。这种勤奋和自律,非一般人能比。  相似文献   

12.
雷池月 《领导文萃》2007,(9):108-113
做宰相难,原因在于他处在封建政治的枢纽位置。君相、君民、官民、官府、僚属各种矛盾在他这里汇集。这就要求他不仅有远见卓识,能知人善用,更要能宽容大度(忍人之所不能忍)。协调平衡各方面的关系;而且还要善于揣摩圣意。因势利导,把体制的缺陷所可能导致的恶果减低到最小程度。这几个方面缺一不可。十一世纪的中国,基本上达到了贤相标准的有好几位,当然都不够全面。其中比较突出的典型应当首推王旦。  相似文献   

13.
小宝 《领导文萃》2013,(16):75-78
曾国藩是王闿运寄望最深的王闿运的帝王学主要就是"通经致用"之学,改造经学,把经学运用于当下的政治,并非一般意义上所讲的推一个人帮助他做皇帝,当然也有"致君尧舜"的意思,但不是刘伯温这样的,也不是马基雅维利。他和政治人物当然要发生关系,帝王学要行天下,要得人,一定要跟合适的权势人物合作。肃顺和曾国藩是他  相似文献   

14.
楚文王:临终处臣,善定后事《说苑·君道》、《吕氏春秋·仲冬季·长见》以及《左传·僖公七年》记载:楚文王病重时,对大夫说:“管饶这个人总是用礼仪来规范我、约束我,与他相处总是感到不安,不看见他也不会想他,但从他那里我得到不少益处,一定要替我封他爵位。申侯伯这个人,凡是我有的欲望,他都鼓励我去做;凡是我喜欢的事,他都为我事先安排好了。与他相处感到安逸,见不到他就想他,但我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各种主题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可谓风起云涌。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报告会不考虑时效性,背离了"巡回报告"的本意,使得"巡回报告"过多过滥,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少数领导喜欢搞"轰动效应",觉得组织巡回报告团不仅场面宏大,影响面广,又能体现抓工作的力度,同时还能争取到专项活动经费。二是一些地方把"巡回报告"作为一种政绩,干工作不是看实  相似文献   

16.
正组工干部要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真正选好用准干部,关键一条要把握,那就是:既要在大事中看人,也要在小节中察人。大事看人,就是看干部对大是大非的立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对重大问题的思考、对名利地位的态度;就是看干部抓科学发展的能力、抓社会稳定的水平、抓民生改善的成效、抓生态建设的举措、抓党的建设的自觉;就是看干部在"急"事面前的定力、在"难"事面前的办  相似文献   

17.
<正>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曾经约定不杀大臣的宋朝,开160余年之先河,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了岳飞。到了明代,崇祯帝再次冤杀袁崇焕。这两次领导悲剧不仅使民族背负了屈辱,冤案的制造者本人同样以害人不利己乃至害人更害己的结果得到了报应。因此,探究这类领导悲剧的成因,方能在未来避免类似的悲剧。下面主要以岳飞、袁崇焕被冤杀的历史事实来加以诠释。一、宋高宗杀岳飞的三大缘由:保自己的皇位,拿岳飞做交易,顺应内斗要求  相似文献   

18.
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李畲新任监察御史,掌管宫廷百官考察.一次,官仓小吏送来俸禄米,家人量过后发现多了 15斗,小吏说:"历来送米只多不少,这是仓官的安排,下次注意便是."李畲吩咐:"下不为例."李母闻讯道:"畲儿,多收的米娘一粒也咽不下.这次下不为例,下次还会下不为例,人心不足蛇吞象,能贪米就能贪金."李畲顿悟,连忙向母亲谢罪,让小吏把多送的米带回.李畲身居高位,但李母这个终身"老师"依然不忘教儿戒贪,体现了古人对"贪"字的深刻认识.李畲也因此得以善终和赢得人们对他的称道.  相似文献   

19.
《领导文萃》2014,(11):66-67
正据说现在通行的,是什么都"秀"一把。古人不如此。《史记》的《老子韩非列传》里,记载了一个两位先哲当面交流心得的故事,其中就有这句和"秀"相反的名言,两位先哲是大名鼎鼎的孔子和老子。据说孔子到周王朝所在地,向老子请教有关礼的学问。孔子先畅谈了一通,老子接着说:"你说的这些,说的人跟他们的骨头一样,都早已腐朽,只有他们曾说过的话还在。"他很实际,教给孔子两个重要的生活原则。一个是:"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意思是,君子如果遇到好时机,就坐专车,干大事;如果生不逢时,就把自己深藏起来,随大流。  相似文献   

20.
一个朋友在谷歌公司得到了一份工作。他是这样得到工作的。一天,他偶然在大学校园的广告栏里看到一张小小的广告。上面没什么具体内容,只写着"www."然后是个很奇怪的数学符号。他把这个网址记在了脑子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